今年是夏季征兵的第二个年头。在昨日上午举行的2014年全市征兵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军地领导就做好今年的征兵工作做了具体而全面的部署,今年我市大学生征集比例将达40%,再创历史新高。
本期关注,大学生参军,这个渐渐成为我们身边常态的“专属名词”。
或许,你刚参加完高考,正在为填哪所大学的志愿而发愁;或许,你正在大学校园里为了期末考试挑灯夜战,捧卷苦读;或许,你正穿着学士服四处合影,向大学做最后的告别。
这个热情似火的季节,也是从戎的最好时光。2011年10月,新修订的《兵役法》中删除了关于大学生缓征的相关规定,把大学生纳入征集对象。如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走出象牙塔,迈入军营敞开的大门———参军入伍,已不再是曾经的那份“迫不得已”,而是一份“主动选择”后的收获满满。
知识报国、知识强军
每年数万大学生参军入伍
为什么参军入伍?
这是悬在不少大学生心中的疑问。都说“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从军”对于端坐象牙塔里的大学生来说,为名、为利,还是无奈的权宜之计?
“叠被子一定得是四方块,拐弯必须得直角———刚入伍时,我对这些规矩特别不感冒,老是怀疑大学生在军营里能否实现价值。”对于毕业于浙江大学的应炉平来说,从军是1984年出生的他做出的重要抉择,不适和困惑,曾反复纠缠着他。
但应炉平始终坚信,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有责任将理想追求同民族命运结合起来,知识报国、知识强军,在军营同样有舞台去实现人生价值,入伍8年他荣立二等功1次,被评为南京军区爱军精武标兵、集团军优秀基层政治干部等,成为大学生军官中的翘楚。
和应炉平一样,我国每年有数万名大学生参军入伍,在沿海经济较为发达的宁波,大学生参军入伍也渐成常态。宁波大学党工部主任俞党跃表示,2001年以来,宁波大学共向部队输送兵员162名;在高校云集的鄞州区,近年来的大学生参军入伍数量呈现每年数个百分点的增长趋势,一到征兵季,咨询者络绎不绝。
回顾我军历史,曾有过三次知识分子或大学生大规模入伍潮,延安时期、新中国成立后不久以及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每一次都促进了我军建设的大发展。“大学生文化素质高、反应快,学习和掌握新装备的能力强,更有利于部队人才队伍建设和优化发展。”市征兵办相关负责人说。
目前,中国军队正在向信息化转型,其中高学历人才是支撑,部队对大学生也是求贤若渴,在提干评优方面总有种种“优先考虑”。很多大学生参军入伍后多有同样的体会:在部队,你会找到一个支点,把你的全部潜能释放出来,自身知识优势会得到充分体现。
在宁大输送到部队的162名大学生中,在部队服役期间荣立个人二等功1人次,个人三等功27人次,集体三等功1次,优秀士兵123人次,嘉奖112人次,获得期他奖励49人次,加入党组织的有54人。
历史证明,只有将个人的抱负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一个人的人生价值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
快速成长的“大课堂”
吃苦耐劳、奋斗拼搏精神受用一生
“军事训练,最能锻炼人、考验人、造就人。那种吃苦耐劳、拼搏奋斗的精神是我一辈子都享用不了的。”似曾相识的话,或许你曾在很多退伍的大学生士兵口中听到过。
和坐在课堂里学习不同,在军营,你会明显得感到自己的综合素质成长得更快,更早地能够脱下“90后”的稚嫩,承担起未来社会栋梁的责任。杨利伟、李素芝、丁晓兵、徐洪刚、郭明义等人,他们的骨头和血液里有着共同的底色,那是军旅生活所赋予的。
固定的体能训练、政治文化课程、军旅文化展示……和一般年轻人捧着智能手机不见天地所不同,在部队里的年轻人他们心怀的就是报效祖国的理想,吸取的就是部队里浓厚的英雄文化底蕴,更加能吃苦,更加能坚持,更具有执行力。
“军营就是一所培养人、教育人的大学校,大学生大有用武之地,只要你有一颗炽热的心,就会找到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张飞跃,宁波大学文学院学生,在部队时曾荣立一次三等功,两次“优秀士兵”,驻守在被誉为“东方第一团”的东北边防部队,由一名战士成长为副班长、班长。
“两年的军旅生活,使我们懂得许多立身做人的基本道理,学到了在校园、在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让我们的人生更精彩。”唐斌原就读于宁波大学传播与艺术学院,大二时响应号召,应征入伍,到广东参军。入伍第一年,就被评为“优秀士兵”。此后两次被嘉奖,并荣立一次三等功。
大学生士兵保留学籍,回校后他们在军营大学堂里学到的,立即变成了实实在在的人生财富。在宁大退伍回校复学的112名学生中,获得国家级专利1项,省市级奖励3项,校级各类奖励33项,奖学金获得者12人。
2001年入伍的宁大大二学生徐辉,2003年退伍复学回到母校继续完成学业,他把部队的优良传统带到学校,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也是该校“军徽战友团”的第一任理事长。毕业前夕,学校本想将他留校工作,但海曙区人事局意外得知了徐辉的情况,于是便把这名人才“抢”走了。
“回头想想,如果没有当年在部队的点点磨练,没有来自部队里锲而不舍的精神,当时的自己肯定挺不过去。”吕剑锋,宁波市第一个参军入伍的一本大学毕业生,退伍后自主创业,历经经济危机、被人欺骗、资金链不畅等种种困难,硬是咬着牙挺过来,如今其一手创立的公司经营情况蒸蒸日上。
算好“经济账”、“成才账”
多项优抚政策抛出“橄榄枝”
减免学费、发放补助、退伍返校换专业、考研加分……近年来,国家针对大学生士兵专门出台优抚政策,对刚被高校录取的新生、大学在校生入伍的,高校将落实保留入学资格和学籍的政策,及时办理相关手续,解除大学生参军的后顾之忧。“橄榄枝”的背后,是量身定制看得见的实惠。
“学费补偿”,这是近年来国家层面出台力度最为明显的优惠政策。针对普通高校毕业生、在校大学生和被普通高校录取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应征入伍,我国从2012年实行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学费资助等政策。补偿标准最高不超过6000元,低于6000元的,按照学费和国家助学贷款本息两者就高的原则,实行补偿或代偿。国家对申请学费资助的退役复学的高校学生每学年资助学费金额,最高不超过6000元,每学年学费标准高于6000元的,按照6000元的金额进行资助,学费标准低于6000元的,按照实际学费收费金额进行资助。
宁波军分区司令员秦景号表示,去年为积极破解“当兵难、征兵难”困境,我市专题研究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征兵工作的意见》,为适龄青年特别是高学历青年量身定制了诸多优惠政策。在宁波市入伍的非宁波籍退役全日制大专以上学历(含高职)士兵,复学后完成学业且被本市用人单位接收的,可办理进甬落户手续。退役大学生士兵服役期视工作经历并计算工龄。
高职(专科)学生入伍经历可作为毕业实习经历;退役大学生士兵入学或复学后免修军事技能训练,直接获得学分;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退役后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总分加10分,立二等功以上的免试(指初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具有高职(专科)学历的,退役后免试入读成人本科,或经过一定考核入读普通本科;荣立三等功以上奖励的,在完成高职(专科)学业后,免试入读普通本科;应征入伍的高校毕业生退役后报考政法干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招生时,教育考试笔试成绩总分加10分。
同时,我市已提高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大学生入伍定额补助和退伍复学减免学费标准。在甬在校入伍大学生给予每人每年1万元定额补助;退伍复学后,每年减免其学费的60%;对荣获优秀士兵的,复学后按不低于80%的标准减免学费;对在部队入党和荣立三等功、二等功、一等功或被授予荣誉称号的,复学后免交全部学费。
此外,大学毕业生入伍,同等条件下可以优先提干、保送入学、选取士官。曾就读于宁波大红鹰学院大一学生韩宇超,去年顺利考进公安海警学院航海技术专业,成为了一名光荣的“警官”。在他看来,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之中,响应时代的号召参军入伍,是每个热血青年的必然选择。
“‘军旅基因’,到我这不能变”
慈溪周巷夏家一门5人参军入伍
本报讯(通讯员宣力峰胡若科记者黄合)这几天,在慈溪市周巷镇夏家的村头巷尾,都在谈论夏如恺要去参军的事。村民都劝他:“好不容易大学毕业,眼看着考上个好单位能挣钱了,放弃太可惜。”但同时,也敬佩小夏作出这样的决定,盛赞“红色家庭出来的孩子就是不一样。”
据悉,小夏放弃工作机会选择当兵,还真源于他的“红色家庭”。从抗日战争时期到上个世纪50年代,从上世纪80年代初期再到2010年,夏家祖孙三代先后已有5人应征入伍。
上世纪4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早已踏上浙东大地,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小夏的曾祖母深明大义,毅然送家中的长子夏宝元参加当地的抗日武装“三五支队”。战争是残酷的,夏宝元在一次战斗中不幸牺牲,当时年仅21岁。儿子的英年早逝给母亲带来了沉痛的打击,却也为这个家庭注入了“军旅基因”。
50年代中期,小夏老祖母的大家庭十分困难,还是毅然送两个家里主要劳力的儿子踏上军旅。夏成根,是小夏的叔叔,出生时,伯父夏宝元已经牺牲了,但他从小就受到祖母和两位叔叔的影响,对军队充满向往。“我的伯父是烈士,正是因为他,才有了我们一家三代的军旅传统。”
上世纪80年代初期,小夏的叔叔夏成根到了征兵入伍的年龄,通过体检后,却被告知由于名额有限不能入伍。次年,年轻气盛的夏成根毛遂自荐,向当时的武装部领导提出想当兵的强烈愿望,终于顺利参了军。
2010年,夏成根的儿子,也就是小夏的堂兄夏恺恺到了服兵役的年龄。夏成根说起这事,没想到儿子欣然领命。“小时候经常听父亲讲大爷爷的事迹,自己也很想去部队锻炼一番。”夏恺恺告诉记者,在部队的两年时间,他作为通讯兵被安排在机务值机员的岗位上。虽然岗位平凡,但是他工作非常努力。由于表现出色,两年间夏恺恺被两次嘉奖,并荣获2012年度“优秀士兵”的称号。
“‘军旅基因’,到我这不能变!”如今,参军入伍的接力棒,又交到了夏家第三代男丁夏如恺的手里。日前他放弃了报考事业单位的机会,跑到村委会要求报名参军,希望能够如愿以偿,成为夏家第6个兵!
链接
2014年征兵工作安排
【征集时间】
8月1日全面展开,9月5日起运新兵,9月30日征兵结束
【征集对象】
男青年:非农业户口青年,应具备高中毕业以上文化程度,农业户口青年,应具备初中毕业以上文化程度,今年多征集高中毕业以上文化程度青年入伍。女青年:普通高中应届毕业生和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应届毕业生及其在校生。
【征集年龄】
男青年为2014年年满18至20周岁,高中毕业文化程度青年可放宽至21周岁,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可放宽到22周岁,高职、专科毕业生可放宽到23周岁,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可放宽至24周岁。女青年为2014年年满18至19周岁,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和应届毕业生可放宽到22周岁。根据本人自愿,可征集年满17周岁的高中应届毕业生入伍。
【征集办法】
应征青年除在其户籍所在地应征外,经常居住地与户籍所在地不在同一省且取得当地居住证3年以上,可以在经常居住地应征;已被普通高校录取的新生,正在高校就读或应届毕业生可在其所就读学校所在地应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