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

首页>地方频道>宁波>社会

洋垃圾为何成了我们“手心里的宝”?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伯克利市生态中心垃圾回收部,每天都有大量的居民垃圾在这里经过分类筛选。回收部门经理丹尼尔称,如果是塑料,无疑会流向中国市场。因为中国市场太好了。中国的买主能出别人两倍以上的价钱。纪录片《塑料王国》的导演王久良通过追踪拍摄发现,每年进入中国的塑料垃圾远不止来自美国一家,这些垃圾最终都进入到了大大小小的废塑料回收厂,有的分拣工人还会患上各种奇怪的疾病。(1月4日《法制晚报》)

  洋垃圾的危害巨大,调查发现就连外国人用过的医用针头都变成了孩子手中的玩具。这些已经被污染的塑料,已经成了我们的生活用品。有的成了家中的装饰,有的成了孩子的玩具,有的成了塑料碗筷。想想都恶心,中国成了外国的垃圾场,这种现象想要改变,就必须找到原因,我们就要搞清楚一个问题:洋垃圾为何成了我们“手心里的宝”?

  笔者认为,这和很多事物是有关系的。

  一者,资源利用标准太低。我们是一个提倡节约的国家,对很多资源我们鼓励再利用,造福社会。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标准却是很模糊的。比如说,什么样的资源是不能再利用的,什么样的资源再利用时不能用于什么。外国的这些洋垃圾,我们在引进的时候,何尝不是打着资源再利用的旗号,资源利用标准需要提高了。

  二者,塑料颗粒企业遍布中国。没有使用者,洋垃圾就不会进入中国。在中国有很多塑料颗粒生产企业。这些企业多不是正规的企业,有相当一部分是一家一户的小作坊。上世纪90年代,这种小作坊在很多地方都是鼓励的。当时很多地方的口号是“家家有项目”。在“家家有项目”的导向之下,这类投资小、收益高、见效快的小型塑料颗粒加工作坊就如雨后春笋一样了。在那个时期,发展这类小型作坊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但是,眼下来看,就应该大力限制了。遗憾的是这类小作坊依然在各地冒着黑烟。

  三者,塑料制品成为最爱。在我们生活中,塑料制品受到大家的喜爱。一个原因是,这种塑料制品价格较低;另一个原因是,这种塑料制品外观好看;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很多一次性用品都需要塑料这个原材料,比如一次性塑料袋,一次性餐盒。这就需要我们转变观念,让市民更多使用环保类型的生活制品,而且要摒弃喜欢使用一次性用品的习惯。如果我们对塑料制品不是情有独钟,也就不会有更多的塑料制品企业存在,没有了这种需求,洋垃圾也就进不来了。

  当然,需要关注的还有我们的“国门洞开”问题。去年,广东监管部门查获了一批来自国外的“翻新衣服”,这些衣服经过熨烫和上色之后,就成了时尚的衣服。而这些服装都是通过海关进来的。试问,当我们的国门门槛较低的时候,洋垃圾能不包围中国吗?

  洋垃圾为何成了我们“手心里的宝”?找到原因才能对症下药。

  郭元鹏

  靠洋垃圾赚钱的日子该终结了

  据报道,这些洋垃圾数量巨大惊人。如,据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的数据,自2000年至2011年,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垃圾废品交易额从最初的7.4亿美元飙升到115.4亿美元,2011年占中国从美国进口贸易总额的11.1%,仅次于农作物、电脑和电子产品、化学品和运输设备。

  要命的是,这些洋垃圾对垃圾处理地的百姓身体和生态环境造成了触目惊心的伤害:洋垃圾分拣厂工人关节肿大无法伸直;在这些进口的塑料垃圾中,时常还可以看到严禁进口的医疗垃圾。这些布满细菌甚至可能携带病毒的医疗垃圾到了孩子们的手中却成为了玩具。清洗焚烧洋垃圾,对水资源造成严重污染,百姓都不敢喝,靠买水度日。清洗焚烧洋垃圾,也侵蚀着旁边的农田,空气有毒鱼虾死绝,村民苦不堪言。令人悲催的是:大部分工人明知道这些塑料垃圾会给自己的健康带来种种危害,但为了生存,他们却不得不坚持下去。

  中国正在打造美丽中国,下大气力整治生态环境。在这种态势下,必须对洋垃圾进口叫“不”。不能一边大投入治理生态环境,而另一方面大量进口洋垃圾。无论洋垃圾中有何再生资源,无论洋垃圾的处理有何巨大利润,这些都不应当成为进口洋垃圾的堂皇理由。按照国内相关法律,须对进口洋垃圾予以严格限制,环保、海关等部门要依法监管,对顶风上者要追究法律责任。地方经济要实现产业转型,开辟新的产业,为洋垃圾处理人员解决生计问题,绝不能让当地的产业利润带着产业员工的血与泪。以牺牲环境和健康为代价的产业,早就该终结了。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8057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