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

首页>地方频道>宁波>社会

宁波古林手编草席濒临失传

  地处浙东地区的宁波市鄞州区古林镇是我国“草席”的发源地,有着上千年历史。考古证实,早在七千年前的河姆渡遗址就出土了草席残片,当时的先民们用此来遮身、铺地或避风雨。

  以往古林镇家家户户靠编织“草席”致富,现在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60、70乃至80余岁老人在传承这一手艺,而且人数逐年减少,已到了青黄不接、濒临失传的境地。

  古林手编草席

  1954年,周总理指名黄古林的“白麻筋”草席作为国礼,赠送给参加日内瓦联合国大会的各国首脑,从此,“黄古林草席”名声鹊起。旧时,百家卖席的席市是黄古林最绚丽的标志。而如今,万家做席的景象已不复存在。

  7月初的宁波,气温骤降,记者来到草席之乡古林镇,找到了中国草席编织工艺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袁阿蓝。

  88岁高寿的袁阿蓝

  今年已经88岁高寿的袁阿蓝头发虽已花白,笑起来眼角满是皱褶,不过精神依旧矍铄。

  手工编织草席非常辛苦,一条草席的制作有十几道工序。编织则必须以两人为一组,配合默契。一个人坐在席机的正面,进行压筘,另一人坐在席机侧面叉草。筘重达17、8斤,必需将其用力压下编织出来的草席才紧实耐用。整个过程,十分讲究悟性和手感。有些人做了一辈子,却依然无法做出完美的作品。

  一人坐在席机正面压筘

  另一人坐在席机侧面叉草

  为了选拔最正宗的纯手工白麻筋编织工艺的承传人,近几年古林镇经常进行草席手工编织比赛。几经选拔,该村的王卫国和陈仁菊夫妻俩终于接过袁阿蓝的班,被推荐为新的传承人。

  不过,说起草席编织的现状,袁阿蓝说:“村里编织草席的人,越来越少了。”村民们放弃手工编织草席的原因很现实,这活实在太苦了!

  手工编织草席非常辛苦,王卫国双手布满了大大小小的老茧

  从种下蔺草到织成一张席子,至少需要一年的时间。而且,由于上午空气比较潮湿,编出的草席质量会比较好,因此一般编织草席都需要4点多起床,工作又很枯燥。在这个浮躁的现世中,有几个人耐得住这样的寂寞?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9774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