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上午9点多,宁波的室外温度已超过37度,海曙区鄞奉路宁波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工地上,太阳直晒,基本没有任何遮阳物。记者戴着安全帽站在工地上,吹过来的风热乎乎的,一会儿功夫,只觉得脚上的凉鞋开始有点被烫化的感觉。
这一天,宁波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工作人员,到建筑工地检查高温津贴发放和防暑降温措施落实情况,记者随同前往。
42岁的王守社正推着小车清理着建筑垃圾,他穿着一件蓝色短袖工作服,衣服背后已被汗水浸湿,两只手臂都带着粉色的袖套。“老婆准备的,夏天阳光毒,晒一会,皮肤就火辣辣了。”让王守社高兴的是,这个月的300元高温补贴已经发了。
王守社来自河南,在宁波打工已有十来年了,他主要在宁波的工地上做小工。“天气这么热,现在一般是上午5点半开工做到10点半,下午是3点到6点。”
对于目前的收入,王守社还算满意,每月6000元左右,高温天会发高温津贴,从七八年前的每月70元开始,后来每隔几年这个数字都会涨。除了发钱,每天开工前,工地负责人还会以班组为单位,给他们发防暑药品和矿泉水,以及藿香正气水和人丹。同时,工地还会根据温度,不定时免费供应绿豆汤或者是咸菜汤。
记者了解到,为了保证高温天工作人员的安全,7月初开始,这个工地要求工人们结对开工,“尤其是那些独自在高空作业的泥工、木工等,万一天热中暑,至少有同伴能呼救。”
今年6月份,宁波的气温不算高,一旁正在查工地台账的宁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执法人员介绍,7月份才开始密集进行高温用工检查,暂时还没发现特别大的问题。
根据去年专项行动的情况,宁波共检查用人单位3882家,涉及劳动者228414人,责令16家企业落实高温措施,责令28家企业发放高温津贴23.04万元。该执法人员表示,去年发现的主要问题还是一些厂矿企业、小作坊高温保障不到位,有些老板以为发过绿豆汤、冷饮就不用发高温津贴了,这也是他们重点检查的地方。
执法人员提醒说,高温津贴是为了补偿劳动者因高温天气作业或高温作业的额外劳动消耗而支付给职工的津贴,高温天气是指地市级以上气象主管部门所属气象台站向公众发布的日最高气温35℃以上的天气,“气温以气象部门发布的为准,不以人的感受为准”。
高温津贴应以现金形式按月发放,即只要企业在6月至9月间,有安排劳动者在35℃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人员,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就应发放当月高温津贴,并纳入工资总额。如果企业不依法支付高温津贴,员工可拨打12333投诉举报,相关单位会将其按拖欠工资相关条款强制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