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一女子被告上法院后消极应诉,法官打电话不接,找本人也避而不见。近日,法官通过手机短信成功化解了这起纠纷。
宁海人葛某现年70岁。2009年,葛某的远房侄女王芽因资金周转需要,向葛某陆续借款共40万元,均出具了借条。后王芽一直未归还借款,葛某便将其告上了宁海法院。
法官发现借条落款的签名是“王华”,不是“王芽”。葛某称,因为宁海话中“芽”与“华”的发音极为相似,侄女签借条的时候用了错误的字。法官告诉他,如果不能证明她们就是同一人的话,可能存在败诉风险。
考虑到若直接驳回葛某的起诉,肯定会增加葛某的诉累,承办法官决定先联系王芽。当天法官给王芽打了四五通电话,对方均不接。第二天,法院工作人员将相关应诉材料送至王芽家,但是找不到其本人,于是改用邮寄送达。过了两天,承办法官发现王芽已经签收了材料,便发短信告诉她,法院材料已经通过EMS邮寄并由其本人签收,如果她不来应诉答辩,有可能面临败诉的风险,希望她能够积极应诉。
但信息发出去后犹如石沉大海,承办法官没有放弃,继续给王芽发短信,表示会考虑她现在的经济状况,并提出了一个大致的调解方案供参考。就这样,连续发了五次短信,王芽终于通过短信回复法官,同意到庭参与调解。到法院后,王芽提交了证据,证明其已经归还了部分欠款,葛某也予以认可。最终通过调解,双方达成一致协议:王芽在一年内归还剩余欠款18万元。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