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的回收市场,最近出现了这样一拨人:他们声称有大量的货要出,可每到一处,都不是现结现算,而是开一份送货单,几份单据一起结算。
看似顺理成章合乎常理的做法,谁知竟然是个骗局。陈先生就上当了。昨天,他告诉钱江晚报记者,四个月来,有35万的货款被骗走了。
究竟是怎么回事?
四个月来,账面上少了35万
陈先生在慈溪开了一家金属回购公司,主要业务是铜丝回购,已经做了十多年。
今年6月,公司里来了一拨人,他们自称来自福建,说手里有一批黄铜和紫铜要出售,黄铜单价每公斤20多元,紫铜贵些,每公斤售价要30元。
看了货后,陈先生就和他们签了合同。让他诧异的是,这批人特别大方。别人来出货,都是一手交货一手收钱,而福建人交了货后,并不当场要钱。他们带来了发货单,让陈先生公司的会计在上面写下货物数量和金额,签下大名,一式两份,自家和对方都留存一份,待几次后再一起结算。这样一来,也给了陈先生资金周转的时间。
在回收市场上,陈先生还是第一次碰到事后结算的。他认为,这是对方对自己的信任。
前几天,公司例行检查仓库的存货,会计一对账,发现少了15吨的铜丝,按照市价算,损失高达35万元。
这批货究竟去哪了?陈先生一检查库容,发现问题出现在今年6月以后,上百个订单查下来,只有福建人的货和款项对不上。
“回收货物,偶尔少一点正常。但这么大的量,太奇怪了!”陈先生觉得不对,开始注意起这群人。
10月底,福建人又来了,表示要出货。 过秤卸货,陈先生都一一盯着。起初以为对方用遥控器控制了称重器,他还特地在网上买了个干扰器,但搜了一圈,机器也没反应。
而就在这一天,这伙人走后,账面上又有3万多元不翼而飞。陈老板懵了:眼皮子底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监控拍下票据被“狸猫换太子”
陈先生的仓库里装着9个监控。账款连续不翼而飞,他专门调取监控一一查看,这一次,他终于发现了一个细节:在开发票时,背着包的福建人一度将手放到了口袋,左手本该拿着的票据进了口袋,过了一会儿票据却从右侧的口袋出来。
“难道票据被调包了!”看到这,陈先生和会计仔细辨别,终于在发票上找到了端倪:在前几天的交易中,福建人提供的票据上多开了几项虚开的内容,而且数额和实际也有出入。票据上公司会计的签名也是伪造的。
原来,这伙人趁着结算货款时,以查看为借口,要过陈先生公司会计的发货单,快速调包,再还给会计。而这时,回到会计手中的发货单,货物和金额都比之前的多了一些。因为发货单有好几张,会计一时也记不清每张的具体金额,被蒙混了过去。
“我就觉得奇怪,这伙人怎么这么大方,别人卖货都是现场拿钱,他们自己开个送货单就走了,也不催款,一吨铜都要分三四次出。原来是通过调换假冒的送货单,虚开(金额多开)发票的形式进行诈骗!”陈先生气不打一处来。“回收行业本来就不像大企业这么正规,我还是第一次碰到不当场收钱而要出票据的,被他们浑水摸鱼了去。”
掌握了证据,陈先生立即去派出所报案。目前,警方已经立案。
第二天,不知情的福建人再度上门,说要拿货款。这一次,陈先生留了心眼,将他们控制住,出示了监控等证据。
证据确凿,福建人耷拉着脑袋承认了诈骗。当天下午,陈先生就追回了款项。
回收市场的多个骗局
陈先生告诉钱江晚报记者,目前回收市场遇到的骗局还真不少。 除了票据调包,这两年也发生过其他的骗局。比如,宁波曾有回收公司遇到称重的秤被遥控干扰,原本100公斤的货物,秤上的数字变成了120公斤。
有一家回收企业,还遇到过这样的骗局:对方以收货的名义骗取货物。一伙人上门收货,称重卸货都完成后,要付钱时却推说老板不在,要明天打款。协商不下,只能卸货了。但老板在清点时发现,货物无端端少了几百公斤。后来他们才发现,来装卸的车辆被动了手脚,车上挖了个洞,截流了部分货物。
“慈溪的回收企业都快要被这些骗子搞坏了!”陈先生痛心疾首,他希望通过本报呼吁同行们引起高度重视,遇到类似的团伙要留点心,如果有损失,请第一时间报案,让大家都好提高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