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东大寺
中国明代大航海家郑和和宁波有什么关系?规模宏大的日本寺庙东大寺为何出自宁波工匠之手?这些答案都能在海丝传奇·宁波篇《国宝档案》中找到。
《国宝档案》是一档为国宝级文物重器进行揭秘建档的栏目。“海丝传奇·宁波篇”一共五集,在宁波拍摄的主题围绕海上丝绸之路,分为《崔溥和漂海录》、《郑和的船队》、《木石之缘》、《友通高丽》、《青瓷飘茶香》,分别在3月1日、2日、4日、7日和10日每晚18:45播出。
日本东大寺为何留下这么多宁波“印记”
日本奈良有一座历史悠久的东大寺,据说它的建造与几位来自中国宁波的工匠有关,而且寺庙的许多建筑材料也是从宁波运来的。日本的建筑为何出自宁波工匠之手呢?
这个故事还要从一位叫重源的日本僧人说起。
中国南宋年间的一天,重源从明州港登陆,来到他梦寐以求的中国。明州就是现在的宁波。
这一次来到明州,他身上还背负着一项重要的使命。
原来公元8世纪中叶,正值中国的唐朝时期,当时日本的光明皇后敬仰唐朝的武则天,她知道武则天在洛阳建造大佛铜像,于是效仿武则天,在奈良修建了东大寺,但是公元1180年的一场战火,让东大寺付之一炬。
第二年,日本朝廷颁布诏书复建东大寺,然而,在东大寺的重修工程中人们碰到了各种困难,重修工程被迫停止。
日本僧人重源就是担任东大寺大劝进一职,全权负责东大寺的重建工作。他提出,要想复建东大寺,唯一的办法是借助日本以外更先进的技术力量。于是,重源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来到明州,他遍防宁波的大小寺庙,终于从阿育王寺的主持口中得知明州最有名的匠师是陈和卿。
重源找到陈和卿,又邀请了明州当地最顶级的几名工匠,购买了大量宁波本地的梅园石,依靠海上丝绸之路运回日本。
一切准备就绪,一场声势浩大的寺庙建设工程开始了。
陈和卿按照中国明州寺院的建筑样式,和日本工匠一起,前后花费15年时间,建成了东大寺,寺内供奉高大的铜佛。如今,东大寺的南大门、钟楼、开山堂等建筑都是当年陈和卿建造的原物。
而其中用明州特产的梅园石雕刻的两尊石狮子因为身躯瘦长有力,张嘴扬头,毛发卷曲,胸佩腰带和流苏,装饰简洁精致被日本被誉为国宝。
郑和下西洋的船队和宁波又有什么关系
宁波造船的历史很悠久,隋唐时,随着大运河的开通,宁波造船业越来越发达;到了宋代,宁波造船技术已经居全国之首。
至于民间传说就更多了。相传,南宋建炎三年十一月,宋高宗赵构被金兵追赶逃到明州,也就是现在的宁波,有大臣提议乘舟船继续南行。然而,逃亡的大队人马需要的船只数量惊人,宋高宗心灰意冷,觉得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事。没想到,十天后,大臣来报,已经筹得舟船千艘。宋高宗大喜过望,得以继续南行。从中也可以看出,当时宁波地区造船业的兴盛。
不过在央视的《国宝档案》里讲的却是历史上有确实记载的宁波宝船。
第一艘是在宋朝宣和五年,宋徽宗下令建造两艘巨大的“万斛神舟”和六艘“客舟”,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出使高丽,这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轰动。这里的“万斛神舟”和六艘“客舟”,就是由宁波制造的。
大臣徐兢在《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中有详细的描述:“万斛神舟”巍峨如山岳一般漂浮在海面上。其中两艘“万斛神舟”船体巨大,长约100多米,载重约300多吨。
到了明朝,大家都知道郑和下西洋的故事,但是一定有不少人不知道郑和下西洋的船有许多就是在宁波制造的。
按照宋代船师留下的经验,海上航行的船只底部都是尖的,船体从上到下呈V形,V形船能够减少水下阻力,遇到风浪颠簸时,使船横向移动大幅减小,在风高浪急的海面能破浪前行。但是,尖尖的船底如何保证大船能够平稳的穿越大西洋呢?
宁波的工匠们反复试验,先在船底加了一根长长的龙骨,贯穿整个船身,就像船的“脊椎骨”;然后,在船体左右两侧,再加设两根和龙骨类似的粗壮的木头,这样船体结构就形成了稳定的立体倒三角形,增强船的强度和稳定性,船只可以更好地对抗风浪的冲击。
这种尖头尖底的船被称为“浙船”,成为郑和船队很重要的一部分。
郑和下西洋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而在宁波等沿海地区,人们更是把郑和奉为神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