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讯 干部能上能下,凭印象,还是看实绩?记者从市委组织部了解到,目前宁波的公务员管理考核进入“大数据时代”———依托公务员“岗位对责、绩效对账”考核信息平台,全市4.2万名公务员每人有了专属“电子日记本”,干部考核评价,让数据来说话。
这个做法是宁波的独创。2013年9月,我市出台公务员“岗位对责、绩效对账”考核办法,随后与其相配套的信息平台应运而生。“日考勤”查出工,“周记录”看出力,“月对账”重质量,“季考评”论实绩———信息平台为每位公务员设置了岗位职责说明、日工作考核、周工作记录、月工作对账、年度民主测评等子项目,干多干少,一目了然;孰优孰劣,不言自明。
不仅要做到工作流程“全留痕”,还要做到考核对象“全覆盖”。去年9月起,“双对”考核对象扩展到县局级干部,我市1300余名县局级干部全部纳入“双对”考核体系,考核重点是敢于担当、推动中心工作的成效。数据说话,不留盲点,去年以来,4家市直单位因为“双对”考核推进不力而被通报。
“过去考核可能就是凭‘印象’,有些公务员难免有‘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顾虑。现在一切通过平时和年度的量化考核,让一些‘为官不为’‘为官慢为’的行为难以遁形,让整个政治生态焕然一新。”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
在镇海区环保局,有一名老科长,给人印象是人不错,但就是工作积极性不高。通过信息平台“量化”,他一下子看到了自己的“差距”:黄标车排查,去年8月底才完成全年任务的47%,同事的工作进度远远超过他。顶着压力,打起精神,他每天积极走访,还主动求教领导同事,去年11月底超额完成了年度任务。
能上能下看实绩,考核有了“大数据”之后,紧跟着的是更为精准有效的职务晋升和奖惩培训。根据规定,近3年“双对”考核中有两年以上被评为“优秀”等次,可作为破格提拔的条件之一;而“双对”考核被确定为“基本称职”等次,一年内不得晋升职务,连续两年年度考核被确定为“不称职”等次的,予以辞退。 据最近一次年度考核数据显示,宁波共有6774人被确定为“优秀”,而“基本称职”和“不称职”比上一年度增加25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