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广开门路,多元引才汇聚发展 “新动能”。一是聚焦郎溪重点产业,坚持将地域特色与招才引智相结合,依托十字镇为民服务中心试点建设人才驿站,提供接待窗口、综合会议室等一体化人才服务平台。二是搭建人才产业合作桥梁,借助全国首个“纺织科技小院”与东华大学在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人才培养、招商引资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三是开展“高校行”活动,先后组织新涛光电等31家企业前往合工大、黄山学院、安师大等多所高校,探索建立更加紧密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将县内企业人才招用与实习实训工作相结合,洽谈共建实习实训基地、校企合作等事宜。
二、精耕细作,全面培育锻造人才 “硬实力”。一是加强专技人才队伍培养。组织全县500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网络继续教育学习课程;推荐383名各类人才参加职称评审;推荐申报乡村振兴高级、中级、初级人才12人、9人、10人。二是加大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指导华菱精工等9家企业和3家社会评价机构开展企业自主评价和社会评价工作。三是加快人才平台建设。帮助安徽亘浩智能制造有限公司申报县级博士后工作站并顺利获批。同时,对标省级博士后工作站,指导企业按标准建设。持续利用柏维力等3家已建成的省级博士后工作站,在郎开展科研、指导企业技术人才工作。
三、贴心服务,优化保障筑牢人才 “暖港湾”。一是做实各类补贴申报。推荐申报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2人。做好“宛陵优才卡”申报工作,2024年我县共4人获批“宛陵优才卡”;推荐上报16人(十杰1人、百优15人)参加宣城市乡土人才“十杰百优”评选并获批。二是做优各项服务保障。优化人才服务流程,简化办事程序,提高服务效率,为人才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建立人才服务评价机制,及时了解人才对服务的满意度和需求,不断改进服务质量。配合县委组织部做好购房补贴等人才政策落实。对接协调人才公寓、学校宿舍,县公交集团,保证来(在)郎实习实训学生人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