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首页>文化>文化热点

春节美食,从舌尖到心间的那份“乡愁”

  人间烟火处,辞旧迎新时。蛇年春节是首个“世界非遗版”春节,今年春节假期,“年味游”正成为越来越多游客的选择。人们在极具地域特色的仪式、习俗、技艺,以及文旅项目中感受农历新年的喜庆氛围,在旅途中拾年味、寻年俗。

  美味好寓意

  餐桌上这几道菜肴寓意着吉祥和幸福。

  炒水芹代表着“路路通”(因水芹菜茎部中通);炒豌豆苗则象征着“安安稳稳”(在扬州话里豌豆称“安豆”);红烧大鲢鱼寓意“年年有余”;清蒸鳜鱼希望“富贵有余”;烧杂烩,又称全家福,祝福“家庭和睦,团团圆圆”。

  南京:街巷烟火气,寻味地道美食

  扬子晚报讯(记者 徐昇)为迎接第一个“非遗版”春节,今年,南京多个旅游度假区、乡村旅游点纷纷推出“新年第一餐”。如园博园景区打造的“新春千人自助盛宴”,浦口区九龙湖畔的第十一届“吃村宴看村晚”,让游客品尝地道美食。

  很多游客到南京,喜欢将菜场当景区逛,三七八巷、科巷、能仁里等菜市场基本“挤不动”了,“茶南市场—南湖—城南”这条新晋路线,也藏着南京的烟火气。一家家熟悉的小店,串联起城市的专属美食记忆。青团、马蹄糕、梅花糕、赤豆小元宵、桂花汤圆等“南京味道”,都可以吃得到。

  提到南京,就不得不提到牛肉锅贴,很多牛肉锅贴老店,成了各旅游攻略里“必去打卡地”。一份合格的牛肉锅贴,要有金黄酥脆的表皮,料足肉多的馅料,还有一口下去溢出的精华——汤汁,刚出锅的锅贴更是“抢手货”。

  苏州:品“酥”式味道,过“酥”式年

  扬子晚报讯(记者 张毕荣)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丰厚富饶的物产,造就了苏州自成一派的饮食文化。从冷盘、主菜、主食到点心,满满都是“酥”式味道。

  在苏州观前街一家中餐厅内,这里很早便已经推出春节菜单,菜单上既有油焖冬笋、腌笃鲜等经典菜,也有蚌肉金花菜、马兰头拌香干等特色搭配。在另外一家餐厅的春节菜单上,记者看到,以凉拌马兰头、油焖冬笋、荠菜虾仁等经典菜式为主。碧螺虾仁这道菜,清新可口,虾仁白里透红,晶莹饱满,碧绿的茶叶点缀其中,甚是清爽。茶叶的清香中和了虾的腥味,还提升了它的鲜美。荠菜炒年糕算是一绝,夹一筷子入口,荠菜的清香和年糕的软糯搭配得当,混合着春天的味道,怎一个“鲜”字了得!

  苏州的年夜饭也非常有特色,从冷盘、热菜一直到汤锅、点心,每一道都很有讲究,每一道菜品都讨了好口彩,黄豆芽叫作“如意菜”,鱼寓意“年年有余”,除了清蒸或红烧的整鱼,爆鱼也是苏州人年夜饭必备。

  常州:独特的儒林羊羔受青睐

  扬子晚报讯(记者 毕俊星)羊羔营养价值受到世人公认,高档酒宴之佳肴,它不但味道鲜美,而且是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滋补珍品。

  长荡湖之滨,常州市金坛区儒林镇是江南水乡古镇,历史悠久,水乡资源丰富,盛产名优土特产,其中儒林羊羔远近闻名。每到深秋寒冬时,宰杀山羊,烧制羊肉、羊汤,已然成为一种时尚。

  儒林羊羔制作十分考究,一般得用当地当年的成羊,且必须是现时宰杀的健康活羊,其肉质嫩、脂肪少,烧制出来的羊肉具有酥而不散、肥而不腻、肉色红润、香而不膻的特点。同时在烹饪加工过程中添入多味中草药以作调味之效,从而使得儒林羊羔风味独特,与众不同,也成为春节餐桌上的一道美味。儒林羊羔以肉色红润、醇香化渣,成为佐酒、馈赠宾朋之佳品而受消费者青睐。食客买羊羔回到家中,将其切成薄块状,放入碟中,可根据各自口味,放入咸、酸、辣、香基本作料,选择最佳口味进以组合调配成汁液。

  无锡:品“太湖三白” 赏太湖美景

  扬子晚报讯(记者 季娜娜)作为苏南地区著名系列菜“太湖船菜”的招牌食材——“太湖三白”深得食客青睐。银鱼剔透、白虾晶莹、白鱼鲜亮,品“太湖三白”,已成为太湖旅游中的一桩乐事。

  白鱼学名翘嘴鲌,太湖出产的白鱼,以其肉质特别肥嫩而享有“太湖白鱼冠天下”之美誉。在烹制上,太湖白鱼红烧、清蒸皆宜。尤其是清蒸白鱼,莹白如银的鱼体上,撒上翠绿的葱花和金黄的姜丝,可谓色、香、味俱佳,入口更为鲜美。

  太湖银鱼洁白鲜嫩,肉质细腻,无鳞、无刺、无腥味。用银鱼烹制的名肴品种繁多,如银鱼炒蛋,外形似金镶白玉簪;银鱼还可以制作银鱼丸;干炸银鱼,则是外脆里嫩,香酥可口;著名的银鱼莼菜羹,更是誉满太湖。

  太湖白虾是太湖著名水产,这种虾外壳比较薄,活着的时候晶莹如玉,呈透明状。被烹饪煮熟之后,就会由透明色转变成温润饱满的白色,也正因为如此才会被人们称之为“白虾”。

  盐城:金刚脐让你想起家乡的味道

  扬子晚报讯(记者 陈燃)说到盐城美食代表,“盐城八大碗”是必不可少的主角。盐城人的年夜饭上,烩土膘、大鸡抱小鸡、红烧糯米圆、涨蛋糕、萝卜烧淡菜、芋头虾米羹、红烧肉、红烧鱼构成了正宗的盐城八大碗。

  盐城还有一种极具特色的传统美食小吃:金刚脐。它的模样十分独特,形似六角的车轮,每个角微微翘起。刚出炉的金刚脐,表皮金黄酥脆,轻轻一咬,酥脆的表皮“咔嚓”作响。再往里咬,内里的面团柔软有韧性,麦香十足。盐城人对金刚脐有着深厚的情感,小时候,它是孩子们心心念念的美味,如今,它更是家乡味道的象征。

  泰州:吃“头菜”既喜庆又吉祥

  扬子晚报讯(通讯员 方培力 记者 王国柱)“做厨师做了40年,烧‘头菜’烧了40年。”说这话的是百年老店——泰州富春酒店第21位传承人丁士安。在泰州,这道又名“全家福”的“头菜”,几乎家家必备,不但寓意好,还非常美味。

  丁士安指着刚上桌的“头菜”介绍,深黄颜色的是鱼肚,浅黄一点的是皮肚,白色的是鱼球,红色的是虾球,这是虾,那是肉圆、香肠……“头菜”在明炉上滋滋冒着热气,散发诱人的香气。

  在泰州市烹饪餐饮行业协会执行会长兼秘书长方培力眼里,“头菜”在餐桌上的地位至高无上。在过去,“头菜”一上,鞭炮响。“头菜”又叫全家福,春节一家人团聚在一起,有人突然喊了一嗓子“‘全家福’来了”,既喜庆又吉祥。

  宿迁:吃“瓦块鱼”感受不一样的热辣

  扬子晚报讯(记者 高峰)宿迁市宿城区王官集镇因一道传统名肴“瓦块鱼”而声名远扬,吸引了众多的美食爱好者纷至沓来。2023年,“王官集瓦块鱼制作技艺”被列入宿城区“非遗工坊”。

  瓦块鱼的制作过程并不复杂:精选大草鱼为主料,经宰杀洗净后,横切成瓦块状,再以食盐、八角、花椒等秘制调料腌渍入味,裹上面糊后入油锅炸至金黄酥脆。随后,以葱、姜、蒜等调料爆香,加入清水、炸好的鱼块和辣椒,大火煮沸后转小火慢炖,佐以老汤和各式调料,炖煮约一刻钟,一盘色香味俱全的瓦块鱼便大功告成。

  连云港:传承与创新的海鲜面

  扬子晚报讯(通讯员 李维媛 记者 张凌飞)连云港赣榆饮食文化历史悠久,菜系融合了淮扬菜的“鲜、细、新、雅”和鲁菜的“鲜、嫩、香、脆”,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饮食文化。除了赣榆当地地道的海鲜外,“赣榆名小吃”——海鲜面,尤其受到广大食客的欢迎,它采用黄鱼精心熬制汤底,再加上劲道的面条、近10种地产海鲜搭配,味道非常鲜美。赣榆地处苏北,有着温润的气候,适合小麦的生长,麦香味非常浓郁,特别有韧劲。特产海鲜品种繁多,做面条的时候,加入了一些鱼类、虾类,将它们打成泥,融入到面条当中,更加突出赣榆的地方特色。

  据了解,赣榆每年都会举办“山、海、湖”赣榆味道美食文化节,是对赣榆美食的全面展示、传承与创新,对于传承美食技艺、弘扬赣榆文化、提振大众消费有着重要意义。

  镇江:品“兰陵盐水鸭”让年味更悠长

  扬子晚报讯(通讯员 萧也平 记者 万凌云)过大年,怎么能少了大快朵颐美味佳肴?镇江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兰陵盐水鸭”,正是美味中的“美味”、佳肴中的“佳肴”。

  在镇江丹阳,有一位坚守传统技艺的匠人蒯建英,他是镇江市非遗“兰陵盐水鸭”制作技艺的传承人。2024年,“丹阳兰陵盐水鸭”被列入镇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蒯建英开设的“兰陵卤菜坊”所制作出的兰陵盐水鸭,皮黄肉嫩、肥而不腻,鸭香浓郁,咸鲜味美,深受食客们的喜爱。一块在嘴,满口生香,余味悠长。春节前夕,正是“兰陵盐水鸭”一年中最为忙碌的销售旺季。清新爽口的“兰陵盐水鸭”,不仅是太多丹阳人年夜饭桌上的“主打”,也深受周边居民的“追捧”。事实上,一家人围坐一桌,细品“兰陵盐水鸭”畅叙游子情,浓浓年味呼之欲出!

  徐州:烧烤让你体会古老时光的火热

  扬子晚报讯(记者 赵天)过年来徐州吃顿烧烤,是不少周边游客假期的出行选择。

  在徐州烧烤中,“羊”是绝对的主角。自信的店家会在菜单中写上“白串”选项,懂货的老饕最爱这一口。所谓“白串”有别于普通羊肉串的做法,在烤制时仅使用盐调味,不添加其他任何作料。这样的做法仅限新鲜的本地小山羊,没有丁点腥膻味,完美地保留了肉质的鲜美,每一口都能感受到羊肉的原汁原味。

  和其他地区相比,除了常见的各种肉串、蔬菜,光是羊就被徐州人吃出了多种花样。羊眼、羊头、羊排、羊球、羊蹄、羊尾……此外,外焦里嫩的烤“知了猴”也是不容错过的特色菜品。

  徐州烧烤的另一大特色当属独特的蘸料和吃法。一般情况下,烧烤师傅会将串烤至半熟后放在每桌一个的小烤炉上,这样客人便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掌握烤串的熟度、口味,最主要的是可以时刻享受到热乎的烤串,不用担心因烤串变冷影响口感。而甜醋,则是徐州烧烤中不可或缺的灵魂伴侣。蘸上一点甜醋,既能解腻,又能增添一份酸甜可口的层次感。

  南通:头菜是南通人过年必吃的“头等大菜”

  扬子晚报讯(记者 朱亚运)美食有千味,但每个南通人的心底都藏着一口家乡味。南通头菜,是南通人过年、过节、办酒席必吃的“头等大菜”,也称作“三鲜”或杂烩。头菜是南通狼山地区老百姓吃的家常菜,也是南通传统宴席“八碗八”上的头道大菜。

  南通头菜以多种原料混合烹烩而成,其中包括肉圆、鸡圆、虾圆等。此外,还加入了肉皮、虾、如意卷、笋片、木耳等配料,丰富了口感。头菜的配料家家户户都不尽相同,但是有几种是必备的——斩肉圆、鱼腐圆、河虾、鹌鹑蛋、肉皮等,有些还会加入海参、鱼肚。所有配料烧在一起的浓汤,是许多人记忆深处难以忘怀的美味。

  南通头菜的制作过程相当繁琐,需要选用新鲜的蔬菜和优质食材,经过精细的烹调,使得头菜的口感更加鲜美。成菜口感鲜嫩松软,汤汁浓厚,色泽鲜明,多种食材的色香味完美交融,展现出独特的风味。吃上一口,就能感受到各种食材的鲜美和融合,让人赞不绝口。

  扬州:这道创新菜“鸿运当头”“牛气满满”

  扬子晚报讯(通讯员 徐颖 宏童 剑锋 记者 陈咏)新春前,记者从百年老店扬州富春绿杨邨店了解到一道新推菜品,名曰“鸿运金橘牛肋骨”。该店烹饪大师李家龙介绍,这道菜的主要原料为精选优质牛肋骨、金橘、特制的脆皮粉。先将牛肋骨与金橘一同烧至成熟。牛肋骨肉在烹饪过程中,肉质逐渐变得鲜嫩多汁,而金橘的果香则在高温中充分释放,为整道菜肴增添独特的风味。随后,将去骨的牛肋骨肉均匀裹上一层特制的脆皮糊,脆皮糊能够使牛肋骨肉在炸制过程中形成一层酥脆的外壳。接着,将裹好糊的牛肋骨肉下入八成热的油锅中炸至金黄。待牛肋骨肉微凉后,改刀切成整齐的薄片摆放盘中。最后,用烧制好的金橘适当点缀。

  这道菜肴色泽金黄,酥脆鲜嫩。金橘的清新果香与牛肋骨肉的鲜美肉香相互交融。金橘开胃生津,象征着圆满和吉祥,寓意着新的一年生活美满、万事如意。牛肋骨肉鲜韧,寓示着牛气冲天,象征着在新的一年里事业有成、蒸蒸日上。

  淮安:品黄花塘老鹅 感受浓郁的乡土气息

  扬子晚报讯(通讯员 丁文 记者 朱鼎兆)每到年末,正是大鹅最肥美的时候。而淮安盱眙的黄花塘老鹅,选用的是“四季鹅”,因一年四季都能产蛋而得名。初加工后的老鹅,用80℃水烫三分钟,将细微的绒毛轻推处理干净;快刀剁成四厘米大小的方块;起锅烧油,待油温达到150℃,下姜片煸出香味,再放入鹅肉,让热油充分包裹鹅肉,大火爆炒20分钟;改小火慢炖,炒至鹅皮微黄;经过20分钟的翻炒,激发出鹅肉中丰富的营养物质。此时,香喷喷的鹅油从肉中溢出。再炖煮一个半小时,最后大火收汁,鹅肉色泽红亮,汤汁浓稠诱人。

  陈金玉是黄花塘老鹅旗舰店的老板。开店28年来,陈金玉和妻子每天六点钟起床,六点半开工。陈金玉说,想要烧出好吃的鹅,品质一定要过关。“我开店两个原则,一个是品质、一个是卫生。所以,亲手选鹅、洗鹅的步骤必不可少。”

  团聚的日子里,亲朋好友围坐,一边品尝美食,一边分享生活,在品尝美食的过程中也感受到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家乡情怀。

  (徐昇 张毕荣 毕俊星 季娜娜 陈燃 方培力 王国柱 高峰 李维媛 张凌飞 萧也平 万凌云 赵天 朱亚运 徐颖 宏童 剑锋 陈咏 丁文 朱鼎兆)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256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