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更具国际影响力的制造业创新中心,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如何把这张“设计图”早日变成“实景图”?记者获悉,为了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我市将连发五支创新利箭。
一是搭建高水平创业创新大平台。瞄准世界一流科技园区目标建设新材料科技城,率先试点创新驱动体制改革,争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推动一批涉海研发机构和创新载体建设,打造我国重要的海洋新兴产业示范基地和海洋科技创新平台。培育众智、众包、众扶、众筹等平台,建设一批专业化众创空间。
二是集聚实力型科技创新大机构。引导我市科研力量与国内外知名科研机构、大型企业研究中心联合,建设一批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和专业特色创新中心。围绕产业重点优势领域,加快推进建设一批制造业创新中心,集中攻关一批事关我市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关键瓶颈技术。
三是培育创新创业企业大集群。鼓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提升研发与试验经费占比。培育创新型企业梯队,实施创新型领军企业提升工程。加快集聚以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创客帮为主体创业创新“新四军”。实施新甬商精英培育工程。
四是促进生产方式和组织模式创新。推广“制造业+互联网”“协同创新+互联网”模式,积极发展基于互联网的个性化定制、众包、众创、众扶、众筹等新型制造模式和新业态。推进建设一批产业云制造服务平台鼓励企业开展协同攻关,突破一批基础材料和关键部件、瓶颈工艺与共性技术。推动优势制造业企业实施跨国并购、兼并重组。
五是积极融入全球创新大网络。围绕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装备等领域,加强与世界制造强国的重点企业、大学、科研机构、产业组织等对接。推动跨国公司、国际知名研究机构、国际学术组织和产业组织在我市设立研发中心和分支机构。探索建立海外甬商产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