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

首页>地方频道>宁波>文化

宁波是秘色瓷业的扛把子

   在中国瓷器史上,有一种叫做秘色瓷的瓷器和它的名字一样显得极为神秘。由于传世量极少加上缺乏文献记载,千百年来,秘色瓷一度只“活在”后人的想象中。

  昨日上午,上林湖后司岙唐五代秘色瓷窑址考古发掘入选“201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新闻发布会在慈溪举行,首次确认了秘色瓷的产地就在上林湖越窑遗址。伴随着大量秘色瓷器物的出土,它的生产工艺以及兴盛过程也揭开尘封千年的面纱。

  记者 张伟方 吴丹娜 施代伟 摄影 记者 贾东流

  在哪儿烧的悬案破了

  晚唐五代大多数秘色瓷出自宁波

  据传唐代有一种瓷器叫“秘色瓷”,除皇室成员外,其他人无权享用。在上林湖后司岙秘色瓷窑址发掘之前,考古界对秘色瓷的认识,也只停留在文献和实物比对的层次。

  浙江省考古研究所博士、上林湖后司岙唐五代秘色瓷器遗址考古项目负责人郑建明说,虽然浙江临安的吴越王族墓地以及北方的辽代皇陵都先后出土了秘色瓷,最早的与法门寺出土的文物相互印证,但是秘色瓷的烧制地在哪儿?怎么造?两个问题如历史悬案一般一直没有实证。

  2015年10月至2017年1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慈溪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对后司岙窑址进行了考古发掘。

  郑建明介绍,秘色瓷被认为是中国越窑青瓷发展到巅峰期的极品瓷器。这次在后司岙窑址中发现的秘色瓷产品种类相当丰富。“多个品种是首次发现,它们以碗、盘、钵、盏、盒为主,也有执壶、瓶、罐、炉、盂、枕、扁壶、圆腹净瓶、盏托等器物,同一种器物也有多个不同造型。这些瓷器胎质细腻纯净,釉色呈天青色,施釉均匀,釉面莹润肥厚,达到了如冰似玉的效果。”

  窑址出土的秘色瓷产品,与唐代法门寺地宫及五代吴越国钱氏家族墓中出土的秘色瓷不仅在器型、胎釉特征上十分接近,而且装烧方法几乎完全相同。还有在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唐代越窑秘色瓷八棱瓶,后司岙窑场也出土了一个几乎完全一样的唐越窑秘色瓷八棱净瓶的残件标本。

  “因此可以确定,晚唐五代时期的大多数秘色瓷器都出自这个窑厂,而且还发现了多个 官 字款的匣钵,证明了窑址所造秘色瓷的皇家身份。”

  怎么烧的秘法找到了

  烧制时外面还要套个瓷质匣钵

  秘色瓷的烧造工艺据说必须使用一种秘密配方。有关秘色瓷的记载大多流传在文人雅士的诗词里。“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好向中霄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唐代诗人陆龟蒙的这首《秘色越器》第一次向世人展示了越窑秘色瓷的神韵,但具体什么是秘色瓷却不得而知。在此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后人只能从诗人的诗词里想象秘色瓷的精美。而秘色瓷连同它的烧制秘密配方一同消失了。

  在此次考古发掘中,考古队员还在窑址中发现了瓷质匣钵,这才得以让后人还原秘色瓷神秘的烧制工艺。

  与一般的瓷器烧制不同,秘色瓷烧制用通俗的比喻来讲,相当于在瓷器本体外还要制作一个模具胚体。郑建明说,瓷质匣钵非常重要。从原理上看,匣钵之间用釉封口,以使在烧成冷却过程中形成强还原气氛。等烧制完毕后,再打破外面的瓷质匣钵取出秘色瓷,工艺繁杂、烧制技术难度以及废弃率之高,奠定了秘色瓷稀缺、珍贵,皇室特有的特征。

  另外,在窑业废品堆积中还分别发现了带有“大中”、“咸通”与“中和”年款窑具的地层。结合纪年地层中出土物情况,可以确定最迟于唐大中年间(847年—860年)前后后司岙窑址就已经开始生产秘色瓷,至唐咸通年间(860年-873年)秘色瓷已占有相当比例,于唐中和年间(881年-885年)秘色瓷的生产达到鼎盛,后这一过程一直持续到五代中期,于五代中期以后衰落。

  浙江省考古所、上林湖后司岙唐五代秘色瓷器遗址考古项目负责人沈岳明表示,“后司岙窑址被确认是上林湖越窑遗址中最核心的窑址,也是晚唐五代时期秘色瓷的主要烧造地,代表了当时中国青瓷烧造技艺的最高成就。这一发现,填补了中国陶瓷史上的空白。”

  记者面对面

  在昨天的新闻发布会上,慈溪市政府相关负责人及两位考古专家,就秘色瓷的传承保护规划,及有关秘色瓷的一些有趣话题与在座媒体进行了交流。

  秘色瓷到底是什么色?

  “就像春茶第二泡的颜色”

  秘色瓷也是青瓷的一种,但是不少看过的人总觉得说不出它具体是什么颜色。

  沈岳明解释说,秘色瓷的烧造过程工艺复杂考究,一般要外面加一个瓷质匣钵,一旦匣钵破裂漏入空气,都会影响秘色瓷成品的整体色泽。他说,秘色瓷应该呈现出莹润天青色,翠中带蓝、偏青绿色,而普通的青瓷与之相比就显得比较黄。现场有媒体记者打趣地说,“就像春茶第二泡的颜色。”这一形象比喻倒也贴切。

  为何南青能成为爆款?

  茶文化的兴盛功不可没

  秘色瓷在中国瓷器历史上地位极高。沈岳明表示,越窑青瓷至唐代进入鼎盛时期。彼时,上林湖一带成为越窑青瓷瓷业中心,代表了中国当时陶瓷工艺的最高水平,成为“南青北白”中“南青”的杰出代表。为何南青能成为爆款?

  沈岳明说,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唐时法令颁布不用金银器,因此瓷器便作为替代品慢慢普及;二是饮茶普遍,从达官贵人、文人雅士开始,到民间逐渐效仿,瓷器茶具增多,带动了整个瓷业的兴盛;三是当时著名茶文化家陆羽著书《茶经》,一下把越窑青瓷列为茶器第一位,这也更促进了越窑青瓷的繁荣。”

  秘色瓷为何衰落?

  主要与王安石变法有关

  沈岳明说,秘色瓷在南宋时期也有不少精品,南宋之后开始走下坡路,是原材料紧缺?还是烧造柴火不够呢?沈岳明指出,这两方面原因都有,但他认为最主要的还是与王安石变法有关。

  宋神宗时期,变法中的王安石提出,“凡上供之物,皆得徙贵就贱,用近易远”,也就是说当时朝廷主张以“贱”代“贵”,以“近”代“远”。王安石的想法得到了宋神宗的肯定,越窑青瓷因此失去了原本的市场,陷入低迷。有媒体同行说,“原来是王安石打乱了上林湖秘色瓷的巅峰之路啊。”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0669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