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

首页>地方频道>宁波>文化

宁波学生“奇文”被疯狂转发38000次

  词典对园丁的解释,一是从事园艺的劳动者,二是比喻老师。

  用园丁来比喻老师,由来已久。这几天,新浪微博却在疯传一篇孩子的作文,引起热议——老师到底应该是园丁还是导游。

  “我希望老师像导游……而不像园丁,修剪掉我们不听话的枝桠,最终让我们长成了只会听话的植物。”这段文字,出自一名小学六年级学生的作文,题目叫作《园丁与导游》,在教师节当天被班主任老师@我们1班作为一份特殊教师节的“礼物”,放到了新浪微博上。

  截至昨天傍晚6点,这篇稚嫩却“见解独特、深刻”的作文,被网友转发了38000多次,评论超过1万条,连《环球时报》官方微博也转发并评论了。

  记者王颖章萍

  小学生:学生不应该是被修剪的花草

  作文写在三张格子纸上,约700字。

  一开始,小作者就强调,从幼儿园到小学,大家一直都被反复告知:老师就像园丁,哺育你们成长。当高段出现老师像()这类的题目时,深受“园丁”思想影响我们,大多数都会毫不思索地写上“园丁”。

  于是,他提出了质疑——园丁这个词,真的适合老师这个职业吗?在小作者看来,如果孩子是花草,老师是园丁,已经种在花园里的花草“命运都是已经安排好了的”,就像“牡丹不会变成玫瑰,百合不会变成月季”,花草们只能被动地吸取养分然后长大,却“没有自己的想法”。

  那用什么来比喻老师更合适呢?小作者建议用“导游”来替代“园丁”。

  他把原因阐释得通俗而透彻。导游仅仅是带领大家走进风景,去看风景,至于怎么看,看到了什么,各有不同。就像学习一样,同样的知识,我们对它们的理解不同,也就造就了不同的人才。

  这篇作文的中心思想是:园丁不适合用来比喻老师,因为学生不应该是被修剪的花草,只能接受,而没有自己的想法。希望老师是导游,带我们看世间各种风景,让我们自己体会、自己领悟。

  上万评论夸赞“有思想”,《环球时报》微博:好深刻

  1万多条评论有500多页,记者翻看了其中的200多页,几乎一片肯定声。

  很多网友实在不敢相信这篇“神级作文”竟是一位小学生写的。关于文字,大家并没有太多的评述,文字背后的思想才为大家所关注。

  “这个孩子不盲从,不屈从于习惯和‘绝大多数’。能够独立思考,想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才是成长成才中最重要的品质。”——大多数网友都表达了类似的观点,认为这篇作文点破了传统教育体制的弊病。

  网友“double_zh”:太有思想了,一直被园丁修剪的我看到了另一面!

  《环球时报》的官方微博:好深刻的小朋友,点赞!

  网友“永远的男孩1978”:这孩子的思想绝对可以让所有的教育工作者去反思。

  网友“豆蔻囡”:发现我已经被园丁后,希望我的宝宝能被导游。

  网友“C货象牙塔”:要导游不要园丁,对剪刀说不的孩子,有思想!

  网友“瘦风皱水”:孩子们把老师当成园丁还不算可怕,可怕的是老师自己把自己当园丁,动不动就想“修剪不听话的枝桠”。孩子能写出这样的文章,起码说明老师没有把自己当成园丁!

  这篇作文也引发了宁波不少教育工作者的思考。

  宁波大学硕士生导师徐晓虹说:“现在很多人对老师的评价发生了变化。以前好老师就是不辞辛劳地去家访,挑灯夜战为学生批改作业,强忍病痛坚持上课。现在大家的要求高了,老师除了要爱学生,还要懂得怎么爱学生。老师还应该是情感专家,是网络高手,是会和小伙伴一起做游戏的朋友,会耐心地和同学讲故事;要说话算话、要时而铁面无私时而温柔体贴,总之要真实,不能只是站在讲台上的那个人;要能理解学生,欣赏学生,走入学生的心田,成为学生的社会支持系统之一。

  “名师”是华天小学六年级1班班主任

  这篇文章,是被网友“我们1班”9月10日上传到新浪微博的。

  “今天是教师节,祝各位老师节日快乐。分享一篇班上学生的作文,和各位同行共勉。”

  “我们1班”虽然没有加V认证,在新浪微博却有着很高的人气,粉丝有33万多。备注是“六年级一班的班主任”。

  昨天晚上,记者经过多方努力,都没有联系上这位老师。不过,记者了解到,“我们1班”是宁波市华天小学六年级1班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

  在这个班上,出过的网络高人气作文还有不少,比如《历史乱套了》,由“我们1班”在今年2月上传。

  小作者说:“我认为历史是这样的:本来全世界的石头都是连在一起的,由于盘古开天地时力量无比大,所以把石头都震成了现在我们看见的小块块。但有一块石头例外了。”然后从石头写到孙悟空,写到生了个女儿叫慈禧,写到李清照等。

  这篇“想象诡谲”的“穿越文”在当时也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8682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