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油画院、新华通讯社新华书画院主办,中国油画院承办。北京融通四海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新华通讯社《中国名牌》杂志社、北京文化发展基金会协办的“王刚油画作品展”将于2015年6月21日在中国油画院开幕。媒体协调:上海艺冬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总顾问:何东君,总策划:宋冬。
中国油画院杨飞云院长策展并撰写展览前言。联合策展人:支华佳、刘艳。王刚这次个展,展出近十八年来的70余件精品力作,有老万头像、老万群像、五台山风景等。其中,《太行山》高2.8米,宽5.4米;其它高两米以上的画作30余件,除新作《黄河六号》和少量早期的人体、肖像、静物外,大部分曾经在全国多个省美术馆巡展,曾因其宏大深沉的精神内涵和雄强古朴的艺术风格,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响。
“静守本心,根植大地,神通远古。探寻泥土既为形式又为内涵的双重隐喻,创造多种可能的独特的根性艺术语言。崇宇宙,敬山河,铸魂魄,聚天地精气,为万千庶民造像。”王刚这一创作理念引起了观者的共鸣:
“泥土没有时间性——但是没有时间性的泥土质感,一旦和这些巨型头像结合,就自然地获得了深刻的历史性,几千年来人与黄河的漫长历史,就此在这些头像里默默地演绎。正是这演绎,让人们在面对它们的时候,不能不感动万分,以致血脉喷张。”
王刚,中央美院第十届油画研修班毕业,中国美协会员,河南省美协理事,河南省油画艺委会副主任,河南油画学会副会长,中原工学院教授,现居北京。
在中央美院、河南、宁波、黑龙江、山东等美术馆及中国油画院多次举办个展。
参加过全国第六、八、十、十一届美展,全国首届、第三届油画双年展,“农民·农民中国美术馆藏品暨邀请展”,“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展”等多次群展。
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央美院美术馆、河南、黑龙江、山东省的美术馆、宁波美术馆、美国、法国、英国、日本、德国、意大利、加拿大等的艺术机构和私人收藏。
出版过《中国美术家丛书·王刚画集》、《中国当代美术家王刚画集》、《王刚-老万系列作品集》、《河南省美术馆馆藏·大地之子王刚当代艺术作品集》、《大地·王刚油画作品》
王刚从中央美术学院十届研修班毕业展上便开始了他象征意味的“老万”系列创作,这是他以一种特有的大爱精神对底层人民生活的体验与表现。长久以来,他的艺术始终持守着这个主题,融合了油画、雕塑、装置、行为等语言方式,探求艺术表现的可能性,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特点。
旅美著名文艺批评家、著名作家李陀评价道:让时间以一种具体的物质形式凝固在他的作品里;这是极难的,但是他做到了。……黄河农民和黄河土地的形象就在画面上自然地合二为一,结合成不能分离也不能分别的艺术形象。这带来了奇妙的艺术效果:时间真地凝固了——泥土没有时间性——但是没有时间性的泥土质感,一旦和这些巨型头像结合,就自然地获得了深刻的历史性,几千年来人与黄河的漫长历史,就此在这些头像里默默地演绎。正是这演绎,让人们在面对它们的时候,不能不感动万分,以致血脉喷张。
看新的大型画作《太行山》,我又一次受到了震撼,雄伟的太行山陡然壁立于咫尺之间,重重叠叠,坦坦荡荡,崔嵬磊落,赫赫苍苍。……它是在山与画之间生长出来,兼有山与画共同特质的一种东西。因为那厚厚的颜料堆积,那依然粗狂又粗暴的笔触,那好似“斧凿”才可以凿出来的坚硬的画面肌理,都暗示着,或者直接显示着,它们自身已经是山石,是巍巍太行自己的真身。
《佛光寺》是一幅杰作,它不仅标志着画家的创作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而且还是一个征兆:当代艺术很可能面临着一个转折,也许,20世纪现代艺术形成的各种成规和教条正在瓦解之中。……总会有人出来挑战,结束旧的,开始新的,是不是王刚的艺术创作的意义就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