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康有为 右:梁启超
9月20日,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副会长孙家洲公开宣布,因今年新招硕士生郝相赫在微信上对北大、人大教授“无端嘲讽”,经苦口婆心劝导无效,决定与该生断绝师生关系。消息一出,引发舆论关注,相关争议不断。
东汉学者王充在《论衡·量知》中说:“不入师门,无经传之教。”在古代,“师门”是非常神圣之所在,学生与老师的关系是很亲近的,但是,历史上也有老师与学生,或者学生与老师断绝“师生关系”的个别特例。
冉求为军阀敛财
孔子与其断绝师生关系
冉求是孔子的学生,很能干,鲁哀公三年(公元前492年),冉求在跟随孔子周游列国时,被鲁国的权臣季康子作为人才召回国内,担任季氏家族的大总管,此后一直受到季氏的重用。由于冉求功勋卓著,季氏最终听取了他的意见,把其老师孔子请回了鲁国,孔子也由此结束了长达14年的周游列国之行。
但是,对季氏家族把持鲁国朝政的行为,孔子相当厌恶。
在孔子回国的这一年,季氏为了积聚战争储备,决定搞税赋制改革,当时称作“以田赋”,就是说把原先只有战争时期才征收的军赋,制度化为不是战争时期也征收的税赋。孔子听说要增加老百姓的负担,这与他的执政理念相违背,于是坚决反对。
但是反对无效,季氏第二年依然正式“以田赋”。作为季氏的家宰、得力干将冉求,他当然是站在了季氏这一边,并为季氏的这次增收赋税制度的执行出了大力。
孔子相当看不惯冉求为季氏家族敛财的行为。有一天,季康子同孔子闲聊,问孔子:“冉求是仁义之人吗?”孔子回答:“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冉)求也可使治其赋。仁则吾不知也。”可见,孔子对于冉求的人品道德是有看法的。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某一天,孔子大骂冉求后,对自己的其他学生说:“(冉求)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那意思很明确,冉求不再是我的学生了,你们可以大张旗鼓地去攻击他!显然,孔子的这句话就是一个与学生冉求断绝师生关系的严正声明。而且,这个声明流传了两千多年。
张居正违背礼制
学生们跟他断绝关系
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家、改革家,万历时期的内阁首辅张居正,赫赫有名,但是,他的学生们却曾经与他断绝“师生关系”。
张居正受李太后的重托,在辅导万历皇帝的学习以及施政上殚精竭虑,并且,他还针对当时吏治积弊,积极推行改革措施。正在他锐意改革,而且初见成效的时候,万历五年(1577年),张居正的父亲死了,按照明朝的规定,父母死了,身为官员的儿子必须回家守孝3年,称作“丁忧”,而实际的“丁忧”时间是27个月。
对于一个正在实行改革的政治家来说,27个月实在太长,张居正毅然选择了“夺情”。所谓的“夺情”即大臣按照儒家规矩向皇帝申请回家守孝,但是,皇帝因为工作需要不同意其回家丁忧。
我国封建时期尤其是礼教鼎盛的明代,士大夫们极其重视所谓的“礼制”,明朝自朱元璋开始,就一直要求以孝治天下,没有孝心的人没办法在官场立足。而官员“丁忧”是礼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张居正是皇室的大红人,当时的士大夫们还是以其不“守孝”之事,对他进行了猛烈地攻击,甚至有人大声斥责:“阁臣百僚师表,夺情不丧,何以示天下。”
反对张居正“夺情”的奏折如同雪片一样,飘到万历皇帝和张居正的面前,更让张居正不能接受的是,他的学生赵用贤、吴中行两人竟公开声称与他断绝师生关系,这是明朝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事,学生反对老师,几乎是大逆不道。但是这些身为读书人的学生,为了坚持儒家训教,宁愿冒着极大的风险,也要与老师张居正断绝“师生关系”。后来赵用贤、吴中行被朝廷惩罚,受了杖刑。
沈葆桢不敬
老师气得与其绝交
刘禺生的《世载堂杂忆》记载,清代的孙锵鸣曾是道光丁未年会试的同考官,按照科举惯例,后来的晚清重臣李鸿章与沈葆桢都是他的门生弟子。李鸿章为人圆滑,他与孙老师关系很好,但是,学生沈葆桢对孙老师就不那么待见了。
光绪四年(1878年),侍读学士孙锵鸣因事被撤职后,主讲钟山书院。当时,学生沈葆桢正是当红的两江总督,按理说,在学生的地盘上,孙老师的日子会很好过的。但是,就是在孙锵鸣担任这钟山书院山长的时候,他气得与学生沈葆桢断绝了来往。
沈葆桢才上任两江总督时,按照当时官场规矩,与他同城的江宁藩司应该第一时间来拜见他。但是,这个江宁藩司迟迟不来,让他大为光火。原来,这个江宁藩司是沈葆桢的老师孙锵鸣的哥哥,叫孙衣言,也是个大名士,他“自居老辈”,对于这个后生晚辈领导“既未迎迓,亦未莅衙”,当然,沈葆桢因为他是自己老师的哥哥,也不好拿他怎么样。但是,就因如此,沈葆桢才当两江总督时就对老师有了意见。
在孙锵鸣担任钟山书院一把手时,有次选拔考试,孙“院长”按照自己的评判标准批阅书院学生的试卷,“取课卷前十名”,上报两江总督。但是,沈总督却不认同老师的评判结果,而且,身为学生的沈葆桢拿着总督的架子,当着下属的面指责孙“院长”在批卷中的诸多错误。孙锵鸣在朝野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这一来,他觉得颜面扫地,气得立即抬腿走人,与学生沈葆桢断绝了来往。
章太炎违背师训
俞樾将其逐出师门
章太炎是清末民初著名的思想家和学者。1891年,章太炎入杭州诂经精舍,师从俞樾等人,在俞樾门下学习七年,学问大进,很受老师的赏识。
俞樾,1850年中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后被罢官而潜心学术,是晚清著名的朴学大师,其学识、人品都为人称道。
后来,章太炎的民主主义观增强,与晚清趋新的知识分子严复、汪康年、唐才常、梁启超等人来往密切,并于1900年义和团事件发生后,参加了在上海召开的“中国议会”,他主张驱逐满、蒙代表,并割辫明志,反清意识浓厚。
第二年春,章太炎到苏州东吴大学执教,特地去拜望住在苏州的恩师俞樾,没想到俞老师对其来访火冒三丈,声色俱厉地斥责章太炎“背父母陵墓,讼言索虏之祸,不忠不孝,非人类也!”可见,秉持忠君底线的俞樾明确提出了与章太炎断绝师生关系。不但章太炎为之惊诧莫名,而且,当时的舆论也极为惊诧。
被厉责之后,章太炎气愤难平,当晚写下《谢本师》一文,也宣布与老师俞樾的师徒关系一刀两断。
不过,事情过去后,俞、章两人并未真正断绝师生关系。
1907年,俞樾去世后,章太炎在《国粹学报》上发表一篇《俞先生传》,对老师的学术与人品都给予很高的评价。
康有为拥护张勋复辟
梁启超与其决裂
近代晚期以来,因为西方学科制度的引进,师生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老师在学生面前并不是绝对的权威,学生在学术上也不必完全按照老师的规划或主张而为,所谓“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梁启超后来因为康有为拥护张勋复辟而与其分道扬镳就是一例。
当时梁启超说了那段著名的话:“且此次首造逆谋之人,非贪黩无厌之武夫,即大言不惭之书生,于政局甘苦,毫无所知。”所谓大言不惭之书生,就是指他的恩师康有为。康有为看到后自然咬牙切齿,专门写诗怒斥“逆徒”:鸱枭食母獍食父,刑天舞戚虎守关。逢蒙弯弓专射羿,坐看日落泪潸潸。这是说梁启超违背伦常,食父食母,禽兽不如,够狠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