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传媒记者项瑶莹
“一批批医疗专家的到来,完善了制度管理,更新了诊疗理念,填补了技术空白,给了我们很大的‘医靠’。”近日,温岭给予阆中的医疗帮扶,得到阆中卫生健康系统的点赞。为此,他们专门制作相关纪实片,呈现帮扶成果,表达感谢之情。
自2021年6月,温岭接过援川接力棒,围绕人才交流、医院管理、技术发展、学科建设、项目支撑等方面不断发力,搭起温阆医疗技术、科研能力运输的桥梁,变“输血”为“造血”,有效促进阆中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走深走实。
深化人才培养 提升输血造血能力
“挂职之初,目标很明确,就是培养一批技术精湛、且‘带不走’的妇科微创医疗骨干人员。”朱君彪是温岭市妇幼保健院的妇科医生,2021年7月,他作为援川医生进入阆中市妇幼保健院工作。很快,朱君彪发现,该院微创设备的缺位导致妇科发展严重落后,妇科微创发展基本等于零。
援川初定半年,时间短,任务重。朱君彪迅速制定妇科微创培训方案,开展教学手术,参与临床教学查房,讲座一场接一场,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内培养科内医护人员妇科微创理念,加强相关理论基础。
当年9月底,在朱君彪的指导下,阆中市妇幼保健院妇科与手术室、麻醉科等多个团队协作,顺利完成了该院首例宫腔镜手术,实现该院妇科宫腔镜技术“零”的突破,妇科手术进入可视、微创时代。11月底,朱君彪又开展了该院第一台腹腔镜手术。
“将技术留下,才能变‘输血’为‘造血’。”朱君彪说。因为技术推广需要,朱君彪应邀将挂职时间从半年延长到8个月,其间,阆中市妇幼保健院的妇科微创技术取得了长足进步,陆续完成近百台妇科微创手术。
3年来,支援医院通过签订“师带徒”协议、线上远程诊疗、定期举办专业技术人才培训班等方式,帮助受援单位医务人员掌握新管理方法和临床技能。
强化学科建设 提升核心竞争力
2022年7月,阆中市人民医院成功被授予“中国创伤救治联盟创伤救治中心建设单位”称号,实现省级科研项目“零”的突破。
3年来,阆中推广临床适宜的新技术和新业务,实现多项医疗技术“零”的突破:完成首例神经内镜下脑出血的微创治疗;完成首例完全自主腹腔镜下膀胱癌根治+回肠代膀胱术;完成首例宫腔镜下宫腔粘连松解手术……
破“零”背后,是技术的迭代、理念的更新,更是台州医疗团队不遗余力的协助帮扶。
台州医院高级创伤中心团队与阆中市人民医院创伤中心建立长期帮扶机制,建立严重创伤预警信息联动系统,不断优化创伤救治流程,提高创伤患者救治能力。
台州医院、温岭第一人民医院与阆中市人民医院建立三甲医院结对帮扶机制,共建泌尿科、骨科等5个学科。
“援助时间有限,学科建设要扬优势,也要补短板。”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王军友表示,阆中饮食中重油重盐,当地卒中高发。为此,援川期间,他做好手术带教和示范,积极推动阆中市人民医院神经内镜下脑出血的微创治疗。
在科研水平方面,主动实施科研项目“青蓝计划”,截至目前,支援专家团队开展临床科室科研项目培训8次,指导阆中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成功立项省级科研课题1项、市级科研课题3项,指导建立院内科研项目课题17项、发表临床研究论文3篇。
优化体系建设 提升基层服务能力
自新一轮东西部协作以来,温岭先后投入协作资金800万元,主要用于老观镇中心卫生院和柏垭镇中心卫生院两个农村区域医疗次中心建设。
如今,老观镇中心卫生院(阆中市第二人民医院)已成为辐射14万群众的农村区域医疗次中心,并与当地市人民医院组建医疗联合体,强化体系建设,引领带动提升阆中市基层医疗水平。据最新数据统计,2024年1至5月门(急)诊突破3.7万人次,同比增长19.9%,实现“输血”向“造血”的完美转变。
温岭帮扶团队还多次深入乡村开展慰问、咨询、义诊等惠民活动;深入基层医疗机构,开展手术指导、内科大查房、疑难病例讨论等工作。
此外,积极助力线上服务体系建设。在支援名医工作站设立“空中会诊室”,采取台州医生“线上”、援川医生与本地医生“线下”共同会诊模式,让偏远乡村群众享受到高质量服务;帮助阆中市人民医院建设全市首家“互联网医院”,让农村患者在家享受到三级医院的诊疗服务,助力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
“通过推进县域医共体系、在线服务体系、基层服务体系建设,全力打造阆中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体系,让受援地群众能够在家门口享受到更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构建起新型医疗卫生立体式协作模式。”浙江赴四川省南充市帮扶工作队队长张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