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是城市更新的大事,是民生关切的实事,是基层治理的要事。自2018年以来,在国家、省、市政策的有力推动下,扬州既有住宅累计加装电梯245部,呈现不断攀升态势。
文昌花园社区文康苑一次性加装了10部电梯、树人苑社区江凌花园电梯加装率将达90%、安平社区安装了12部电梯……在加装电梯工作中,一些社区走在了前列。近日,记者深入采访发现,电梯加装快的社区有一个共同点,他们往往也是基层治理的先进。
调查 小事也是大事
去年底,电梯的出现,让众恒紫园小区28栋2单元的居民开心不已。
考虑到该单元老人多,居民钟铃红与对门邻居周云主动请缨,组成“黄金搭档”,挑起了推动加装电梯工作的重担。他们先后用三个月时间,以一双“铁脚板”、一张“婆婆嘴”,成功让本栋楼80%以上的居民签字同意。
刚刚过去的一年,除了众恒紫园小区,邗江区双桥街道石桥社区东方百合园小区、广陵区曲江街道文昌花园社区鸿泰家园小区、江都区仙女镇南苑社区绿洲家园小区、仪征市真州镇鼓楼社区鼓楼西路98号小区、高邮市高邮镇武安社区佳和花园小区等全市26个社区、35个小区的部分居民也盼来了“老楼加梯”,实现了幸福生活“一键直达”。
市住建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扬州完成既有住宅加装电梯58部,主要集中在邗江(16部)、广陵(14部)、江都(15部)三个区域。自2018年以来,扬州既有住宅已累计加装电梯245部。
加装电梯,既是关键小事,也是民生大事。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说,2021年7月1日,我市修订的《关于开展扬州市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的指导意见》正式实施,调整了加装电梯征求意见范围比例,明确加装电梯不再必须征得全体业主同意。这一政策调整,打通了加装电梯的难点和堵点。今年,扬州再次创新实施既有住宅加装电梯代办模式,市区两级紧密联动,为居民提供图纸审查、工程报监、联合会审等全流程代办服务,确保加梯高效推进。
目前,第一批15部代办电梯已全面启动,第二批代办名单已征集储备。针对群众关心的加装电梯费用、加装流程、施工周期等共性问题,市住建局将进一步出台务实管用的举措,压降费用、压缩时间、压减流程。
观察 先行也是先进
在全市加装电梯工作中,有一批社区走在了前列。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加装电梯既快又多的社区,往往也是基层治理先进单位。先行也是先进,先行社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推动加装电梯蹄疾步稳。
昨天上午,家住文昌花园社区文康苑小区10栋1单元的杨素琴买菜回家,径直走进电梯。她说:“我家住在5楼,丈夫患有中风,腿脚不便,上下楼全靠我来背。现在好了,终于盼来了电梯。”2022年,社区将文康苑小区纳入广陵区三星级小区改造试点,把加装电梯作为基层治理——“适老化改造”的重要内容。
“意见不统一,是推进电梯加装的‘拦路虎’。”文昌花园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郑翔说,为了破解难题,社区成立了党建引领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协调小组,组织党员干部挨家挨户上门走访,多次召开矛盾协调会,文康苑小区一次性加装10部电梯,成为全市一次性加装电梯密度最高、数量最多的老旧小区。“加装电梯主要问题是‘一楼二楼难、经费筹措难、安装协调难’。解决问题,推动工作,党组织要发动、党员志愿者要主动、居民要带动、解决问题要生动、做事要让人感动。”郑翔总结出电梯加装“五动”经验。
截至目前,文昌花园社区累计加装电梯19部,在建2部、公示3部、申请6部,年底将实现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全面开花”。
树人苑社区石塔桥南新村24-2栋楼始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为了圆上居民的“电梯梦”,家住3单元的张杰主动请缨,在社区网格员协助下,挨家挨户签字确认,协助制定加装方案。电梯从开工到建成仅用了不到3个月,目前已进入试运行阶段。
“已投用16部电梯,15部在江凌花园。”树人苑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马莹说,从最初装一部电梯需要耗时一年,到现在三五个月就可顺利开工;从最开始单栋楼试点,向整个小区全楼栋批量化运作迈进,江凌花园电梯加装驶入“快车道”,年底前加装率预计将达90%。“每加装一部电梯,我们都会组建一个‘攻坚小组’,选择有意愿、有威望、有说服力的居民担任‘领头人’。”
面对加装电梯,6楼有顾虑,“攻坚小组”就从“孟母三迁”谈到“房屋升值”;1楼提意见,担心电梯太近影响采光,他们就联系隔壁单位,将围墙后移,拓展电梯加装空间……“加装电梯顺利推进,居民自治起了很大作用。”马莹说。
思考 偶然还是必然
文昌花园社区、树人苑社区,都是扬州基层治理的先进典型,其中,文昌花园社区先后获得“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社区”“全国和谐示范社区”等20多项国家级荣誉,树人苑社区是扬州市巾帼模范集体、扬州市“十佳社区”、扬州市五一巾帼标兵岗。加装电梯先行社区也是基层治理先进单位,偶然还是必然?
“当然不是偶然。基层治理不是空话,而是落在一件件实事中;基层治理水平提升,也需要在一件件实事中积累。”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周云表示,随着城市老龄化加快,老楼加梯作为一项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是老旧小区居民最为迫切的需求之一,社区治理水平高的,往往更有想法更有办法解决问题。“加装电梯考验基层治理能力,也是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练兵场。”
社区治理是基层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治理通过社区治理实现政策在“最后一公里”的落地。市委社会工作部在工作实践中也发现,加装电梯数量较多、加装工作较为顺利的社区往往治理水平比较高。最近召开的市委社会工作会议要求,聚焦夯实党建基础,突出抓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和基层政权建设,着力发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作用,着力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着力提升基层融合共治能力。“社会工作部作为市委职能部门,统筹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和基层政权建设。”市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市委“两新”工委书记张其龙说,“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不只是加装电梯,要做的还有很多。”
安平社区辖区共有7个老旧小区,为了圆上居民“电梯梦”,社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牵头成立了“四叶草加梯志愿队”,由网格员、党员、志愿者和受益居民组成,专门为居民代办加装电梯事宜。截至目前,已安装12部电梯,还有4部正在申请。“社区要为老百姓解决问题,治理水平高不高,就看解决难题的能力强不强。”安平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陈杰说,“老旧小区加装电梯难,难在施工、难在程序、难在居民认同、难在运营维护,这些工作考验的正是治理水平,我们工作更加热情一点、主动一点,加装难度就会小一点、民生幸福就会多一点。”
1月6日召开的全市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题座谈会要求,持续深化拓展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推动减负工作取得更大成效,让基层腾出更多精力抓发展惠民生。“基层减负了,我们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为群众做实事。”马莹说,“电梯加装涉及加装申请、经费筹措、方案审查、施工监管、工程验收、维护保养等一系列环节,最终落到人身上,千难万难,认真去做就不难。”
加装电梯是社区治理的一面镜子,加装电梯数量是评价社区治理水平的重要标准。在采访中,多个社区负责人表示,加装电梯有个“加”不能少,这就是党建引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