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幅画的题目是——‘凤凰山前凤凰窝·其乐融融’,画的是少有所学、老有所乐的乡村生活新景象,凤凰代表的就是美好与祥和……”8月16日上午,在绍兴市柯桥区钱清街道老年学校农民画教室,53岁的学员毛华琴正向参观人员展示自己的画作,一脸自豪。
当天,浙江省老年教育资源整合试点工作推进会在柯桥区举行。走现场,听介绍,与学员教师对话交流……老年教育资源整合的“绍兴模式”引发与会人员浓厚兴趣和热烈关注。
组建老年教育联盟
今年以来,绍兴市认真贯彻落实浙江省委省政府关于“浙里康养”各项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优质普惠共享为目标,扎实推进老年教育资源整合取得初步成效。
在市、县两级组建成立老年教育联盟,由指导委员会牵头抓总,统筹推进绍兴市老年教育资源整合,构建党委领导、政府统筹、部门协作、社会参与、普惠共享的老年教育工作大格局。作为绍兴市2个浙江省首批老年教育资源整合试点单位之一,柯桥区于今年5月20日在浙江省率先成立县级老年教育联盟,除了柯桥区老年大学,还将7家涉老单位也作为首批成员单位,最大限度做到资源共享。
依托教育部门镇(街)成人文化技校(社区学院)、组织部门基层党群服务中心、宣传部门村(社)文化礼堂、民政部门居家养老中心等场所,采取“合作、统筹、共用”等方式,在乡镇设立老年学校,在村(社)设立老年学堂,便于老年人就近入学,致力打通老年教育“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柯桥全区有区级老年大学1所,镇(街道)老年学校16所、村(社区)老年学堂341个,实现老年教育“三级网络”全覆盖。
同时,建立常态运行机制,实行统一协商、统一办学体系、统一办学标准、统一报名通道、统一统计口径等“五统一”“五贯通”举措,开创了在联盟指导委员会统筹下的老年教育多跨协同发展新模式。
打造老年教育共同体
整合资源,目的在用,难点也在用。绍兴市始终把用好资源作为关键一环,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效果导向,持续优化老年教育资源供给。
柯桥区坚持共建共享,着力拓宽整合的广度。首先,是共享课堂。推行老年课堂、学校课堂和文化讲堂资源共建共享,让“文化养老”“文化共富”在基层落地生根,实现“一堂共享”。同时,聚焦“有阵地、有活动、有品牌、有特色”的优质教育办学目标,实行“一校一品”工程。
其次,是共享师资。落实“一师双职”制度,明确由成校校长任老年学校校长,成校教辅人员任班主任,村(社)党委书记任老年学堂负责人。鼓励在职优秀中小学教师到老年大学任教并取酬,选聘培训机构老师和能人巧匠兼职,开设形式多样的专业课程,不断充实“师资课程库”。
“作为镇级老年学校,我们自己没有专职教师,但又不缺优秀教师。”对于教学资源整合带来的好处,钱清街道老年学校负责人徐文华深有感触。他介绍,来校上课的教师,除了柯桥区老年大学调派外,很大部分就来自联盟成员单位和社会各类机构及组织,在老年教育联盟的一体统筹下,真正实现了资源汇聚整合。
老有所学老有所为
为推进试点落实、推动老年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柯桥区将老年教育发展纳入“十四五”规划,将发展老年教育写入区政府工作报告。同时柯桥区财政保障老年教育办学经费每年稳步增长,目前该区每年学员生均经费达到400元。各镇(街)对辖区内分校提供教学设施和硬件设备经费支持,村(社)将大学学费纳入老年人福利政策。
体制机制的创新和财力物力的保障,让柯桥区老年教育工作更好推动了“文化养老”“幸福养老”目标的实现,每年吸纳近2万老年人入学。从曾经的叉车手,到现在画出一幅幅好作品的农民画学员,毛华琴自称“以前都不敢想”,“是学校和老师给了我这个平台和机会,现在我的作品已经走进了浙江省美展和全国美展。”
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还要老有所为。按照省市部署,该区组织引导老年大学学员开展党建引领美丽共富、文明引领文化润富、人才引领创新筑富、关爱引领温暖享富、数智引领改革促富等“银耀助力共富”五大行动,培育壮大“银耀纺都·惠风畅”老年志愿服务团队和老党员工作室,累计组建志愿者队伍24支,设立老党员品牌工作室30多个,在助力共同富裕、维护社会稳定、参与基层治理和关心教育下一代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