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绍兴人有许多骂人话,其中“伯嚭”、“刘氏”等几个词比较特殊,值得拿出来说道说道。
某些场合,当有人夸夸其谈吹得天花乱坠时,一般会有人站出来说上一句“偌作伯嚭个,好哉拉”,于是那人便闷声不响,一边去了。
伯嚭,原是吴越争锋时吴国的太宰(掌管王家内外事务,很有权势,易受宠信),但他身为国之重臣,却好大喜功,贪财好色,忌功嫉能,内残忠臣,外通敌国。在收受越国重宝、重金加美女的贿赂(越王句践第一次就精选内宫美女八名、白璧二十双、黄金千镒)后,甘愿做越国的内应,屡次在重要关头为敌国说话,为越国在“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励精图治中东山再起,赢得了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不时在吴王夫差面前进谗言,陷害忠良,最终借吴王之手把越王句践灭吴的最大障碍伍子胥给逼死了。可笑的是,越王句践进入姑苏城,百官称贺,伯嚭也在朝列中。他自以为以前曾于句践有周全之功,因此面露得意之色,向句践拜贺。句践却下令诛杀伯嚭,罪名是“不忠于其君,而外受重赂,与己比周(与越国勾结)也”。
伯嚭的一生是个笑话。或许当年越国的官兵士民,在高层把关于“伯嚭”的谍战始末解密以后,对这个帮助本国的敌国小丑充满了蔑视。因此,许多年来人们将花言巧语、夸夸其谈、好说假话骗取私利的人叫做“伯嚭”。
“刘氏”,是专骂女人的狠话。一般绍兴人把人前人后挑是贩非,口无遮拦讲人家“破(音,怕)话”,自己却淫荡不羁的女人骂为“刘氏”。往往是事出有因,骂者掌握了对方一定底细,能一剑封喉。被骂者羞愧难当,落荒而逃。因此,杀伤力不是一般的大。
其实,刘氏原为目连戏中的女角。目连的父亲是一位乐善好施之人,但是目连的母亲却不信佛,不但饮酒吃荤,变着花样吃牛吃羊,让动物们死前受尽折磨。还打骂僧人、道人,甚至还砸毁佛堂、焚毁佛经,作恶多端,被阎王打入地狱。随着目连戏在绍兴城乡的广泛上演,“刘氏”就成了坏女人的代名词。不过,代代相传,口口相传,“刘氏”的含义也增加了不少。
像这样的骂人话还有不少。
“武十回”,人们把恣意调情、丑态百出者称“武十回”。这事出自《水浒》,因《水浒》中讲“武松”的书有“十回”,而这十回书对西门庆与潘金莲调情之事大加渲染,后来大家就把男男女女搞得乱七八糟、丑态百出叫“武十回”。
“花户”或“老花户”,好色之徒称“花户”,年老的好色之徒称“老花户”。“花户”,其实是古时世代为娼的人家。家族中有人犯了重罪,则革除其户籍,家属(妻女)沦为娼妓;或者一般人家的女子,因动乱或贫苦无告,为生计所迫流入娼门,这些人家称为“乐户”。乐户只能从事歌妓、舞娘等,工作于歌舞坊中(也就是古代的妓院),或者依门待客,供客人玩乐,卖艺又卖身,不能从事其他职业,世代相传,永世不得翻身。估计当时“乐户”是官方称谓,“花户”是民间称谓,在绍兴人看来用“花户”来指称那些好色徒更形象更贴切。
“堕贫”(其实是“堕民”人读扁)。关于堕民,大家比较清楚,明清时绍兴城里有三埭街是堕民集中居住的地方。“塌眼堕贫嫂,看见样样要”,因堕民的职业贬损到堕民的人格,口气中明显带有蔑视,这样的词汇当然迟早要退出绍兴方言。
中国历史上,有人为国为民尽忠尽责、救苦救难而流芳百世,丹心照汗青;也有人卖国求荣、奸诈阴险、无恶不作而遗臭万年,留下千古骂名。人们在纪念忠臣英雄的同时,也没有忘记对奸臣、败类、无耻之徒的唾骂。让秦桧永远跪在岳飞墓前是一种方式,舞台上一次次出丑任人讨伐的严嵩之流(或许还要在鼻梁上涂一块白粉)是又一种方式。而我们绍兴人对这类人物的惩罚有自己的方法,就是把他们的名字作詈骂之语,既表达了对这类人物的痛恨,又警示了社会教育了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