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6年,掐头去尾整整3年。
3年太短,我们或许改变不了历史,但我们至少可以改变身边的一些现实。
近30年,绍兴一直为这样的一种现实所困扰:经济的高度发展,是否必然要以环境为代价?支撑绍兴经济高度繁荣的,恰恰是污染程度最高的印染、化工等产业,应该如何破解这一对矛盾?
或许,我们可以称之为“绍兴悖论”。
绍兴市委、市政府并不想回避这一窘境,而是敢于直面现实,明确称其为“产业之痛、城市之痛”,并一直试图以“清水工程”为楔入点,先人一步,走上了艰难治水的征程。
早在2007年,绍兴就在全市开展了名为“清水工程(三年计划)”的治水大战,而连续三轮“清水工程”也使污染的趋势初步得到了抑制。
恰逢2013年底,省委、省政府作出了“五水共治”的重大战略部署。
这样的战略决策,让绍兴更有了方向。绍兴市委、市政府迅速整合资源,及时作出了推进“五水共治”重构绍兴产业、重建绍兴水城的战略决策,将“治水”与“产业转型”“城市建设”组合在一起,实行综合破题。
新一轮规模空前的治水大战自此全面打响……
3年的艰辛,3年的压力,3年的努力,终于在2015年,不仅绍兴市本级捧来了弥足珍贵的“大禹鼎”,辖下的新昌、诸暨、柯桥等县市区也同时捧得了“大禹鼎”,可谓旗开得胜!
曾经被“标签化”甚至“污名化”的绍兴水乡,终于迎来了多年来最亮丽的一个如花笑靥。
现在,信心倍增的绍兴再一次抖擞精神,以翻篇归零的姿态,为再夺“大禹鼎”而奋勇拼搏……
一号工程,攻坚克难
治水难,在绍兴治水更难。
别的不说,单是位居“浙江第一”的一串串数字,就足以让许多人心生惧意——6759条河道,总长10887公里;4000多座桥,大大小小数十个湖泊;总水域面积547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6.6%……
同样的数字,放在过去,无疑是作为一个水乡的荣光,而从2013年起,它已幻化成了压在众人头上的一块块“石头”。
治水先“治人”,治人先“治心”。唯有让所有的领导干部知难而进,迎难而上,方有大成。
因此从一开始,绍兴市就按照省委、省政府“决不把脏乱差、污泥浊水、违章建筑带入全面小康”的决策部署,将“五水共治”作为各级政府的“一号工程”和“一把手工程”,勠力同心,以最高标准、最快速度、最大力度、最实作风,全面加强源头治理、系统治理,全力打好“五水共治”攻坚战、持久战和巩固战。
2013年年底,绍兴建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市委副书记具体牵头负责的“五水共治”领导小组,并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任治水办主任,分管副秘书长任常务副主任,从市级相关部门和各区、县(市)抽调30余人,具体负责“五水共治”各项组织、协调、督查、考核、推进工作。
同时,推行各级领导干部“五水共治”专项述职制度,建立治水重点难点问题领导领办制度,落实任务书、责任制、时间表,实行挂图作战……
这是一股巨大的合力。有了市、县(区)、镇(乡)、村四级“一把手”的挂帅上阵,“四级河长制”的一贯到底,“一号工程”才真正落到了实处。
之后的3年,随着一个接一个大小战役的不断组织实施,“一号工程”的能级,也在不断彰显,并最终形成了“上下一条心、全市一盘棋”的治水氛围——
2015年,绍兴在全市组织实施了治污“六大硬仗”“十大攻坚”“清三河”达标创建、百日冲刺,以及曹娥江综合治理、浦阳江综合治理等重大战役行动……
2016年,又陆续在全市开展优化环境“八大行动”“千河清淤”专项行动、水环境综合整治百日执法大行动、工业园区专项整治行动、“清三河”反弹隐患排查拉网行动、全市入河排污(水)口标识专项行动等等……
在最近开展的入河排污(水)口标识专项行动中,全市共摸排河道6759条,入河排污(水)口39280个,其中需清理整治的入河排污(水)口2145个,做到了不留死角,不留盲区,为设置可识别、可定位、可举报的标识牌,打下了基础。目前已完成整治1167个。
文章链接:中国环保在线 http://www.hbzhan.com/news/detail/1126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