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之一,公祭大禹陵是弘扬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和宣传展示绍兴形象的重要窗口。2005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指示要办好公祭大禹陵活动,指出公祭大禹陵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绍兴市按照“政府引导、企业承办、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运营机制,市财政每年安排经费支持公祭大禹陵典礼活动。
一是增进海内外绍籍乡贤的归属感。绍兴市每年都广泛邀请大禹后裔、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等知名乡亲乡贤参加公祭大禹陵活动,有效实现了“三个增进”。一是增进了乡亲乡情。通过公祭活动强化海内外乡贤的认祖归宗意识,组织他们参与“大禹精神微宣讲竞赛”,参加“绍兴书法主题体验游”“海外华裔及港澳地区青少年寻根之旅夏令营”,观看动漫电影《少年师爷》、越剧《鉴水吟》等活动,加深海内外乡贤对家乡的认识、认知和认同,增强乡亲、乡情和乡愁。二是增进了文化交流。公祭期间广泛开展文化传承、文化创意、文化旅游、书法交流等系列活动,让海内外乡贤全面深入地感受“跟着课本游绍兴”“老绍兴、醉江南”等一批家乡优秀文化品牌内涵,通过他们架起对外合作交流的桥梁纽带,并促成我市与新西兰陶波市、加拿大高贵林市等建立友好交流关系,推动绍兴莲花落、绍兴书法艺术走进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等国家,有力地推介绍兴文化品牌、促进文化建设。三是增进了联络联谊。通过祭禹搭建起绍籍海内外各社团组织联络联谊大平台,支持绍籍海外华侨华人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建立40余个绍兴同乡会(商会),先后举办“越乡情-中国梦”海外绍兴侨团侨领家乡行专题研习班、“千名侨商进百区”等系列活动。五年来共接待来绍考察访问的海外侨胞、港澳同胞、海外高层次人才、留学生等7100多人次,20余批次出访团组在境外开展涉侨活动,举行侨界联谊活动117次、共4300余人次,有效提升了海外绍籍乡贤对祖国和家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二是凝聚越商助推发展的向心力。越商是推动绍兴发展的领头雁,通过组织越商代表公祭大禹陵,并在公祭期间召开越商大会,有力促进了越商“三个提升”:一是提升了理念格局。把树立越商典型与弘扬大禹精神结合起来,通过表彰越商回归先进单位、先进商会和优秀企业,组织大禹文化研讨会、传唱大禹纪念歌等方式,激励广大越商勇于担当、科学务实、无私奉献、严于律己;以大禹精神铸就越商之魂,激励广大越商创业创新、开拓进取。二是提升了回归热情。实施“越商领头雁”工程,通过组织考察市内各开发区和优秀民营企业、邀请参加企业家创业创新论坛、分行业举办项目对接活动等,激发广大越商回乡创业投资的干劲与热情。近三年来,全市实体经济回归引进项目689个、实到资金658.8亿元,有力助推了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持续发展。三是提升了桑梓情怀。通过成立海外联谊会爱心基金等形式,引导广大越商心系家乡、热心公益,积极投身家乡各项建设事业。如绍兴旅港同乡会先后兴办项目100多个,累计捐赠款物近4亿元;越商宋卫平捐款1亿港币,资助建设嵊州市越剧艺术学校;在绍侨眷侨商联合捐资930万元,助推家乡“五水共治”;旅港乡贤车越乔捐资200万元港币资助家乡养老教育事业;陈元钜等9位海外乡贤被省政府授予“爱乡楷模”称号。
三是实施奏响统一战线“五水共治”大合唱。绍兴古有大禹治水,后有马臻治鉴湖、刘文复治浦阳江,素有治水、亲水的传统。通过组织参与公祭大禹陵,激励统战成员主动投身治水,唱响“三个好声音”,争当“五水共治”主力军。一是唱响非公企业参与“河长制”好声音。发挥各类行业商会、异地商会、基层商会等平台作用,引导非公企业积极认领河道,踊跃出资出力,实现从“五水共治”旁观者向参与者、管理者、责任人转变。目前,全市企业共认领“河长”河道321条,商会专项捐款累计3.4亿元,企业志愿者参加义务劳动10.6万人次,21人获省“五水共治”先进企业家称号,非公企业参与“河长制”成为我市治水实践中一道亮丽的风景。二是唱响新生代企业家“科技治水”好声音。依托市、县两级新生代企业家联谊会,组织发动新生代企业家利用航拍巡河、运用膜技术等治水,积极参与打造精准护河示范点,并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牢固树立和时刻践行绿色发展意识、生态统领理念,在“五水共治”“剿灭劣V类水”行动中,彰显新生代企业家的担当与风采。三是唱响党外代表人士“同心治水”好声音。组织开展献计献策、调研协商等专题活动,先后提出合理化建议300余条、形成调研报告100余篇,充分发挥治水智囊团作用;依托党派网站、微信群等平台,开展知识竞赛、专题报告等活动,广泛宣传推介“五水共治”政策法规、举措方法等,充分发挥治水宣传员作用;建立党外代表人士“河长制”管理制度,成立监督检查团,开展专项监督检查2000余场次,参与人员近万人,充分发挥治水监督员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