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绍兴4月13日电 (通讯员 钱峰 记者 周智敏) 4月13日,记者在绍兴市水利局看到了一张特制的地图:在纵横交错的水系图上,各河道、湖泊和山塘水库,被标成了不同的颜色。“我们按照淤积深度60厘米以上、30至60厘米、30厘米以下三个类别,用不同的颜色和图层分别标绘,就有了这张地图。”该局河道站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绍兴市今年排定河湖清淤项目898个、清淤总量1574万立方米,“作战”任务十分繁重,必须“精确制导”,精准发力。为此,自去年下半年以来,绍兴市就组织各级治水办以及水利、建设、环保、交通运输等部门和单位,对全市河湖淤泥区块进行了系统调查、摸排,全面掌握了淤积的情况,制订了清淤方案。
记者看到,在这张特别的“作战”地图上,每一个项目都明确了河段起始点、河道长度、淤泥方量、计划开工及完工时间、责任单位、淤泥处置方式,并在新闻媒体上公示责任清单,接受社会监督。“按照完成一个、销号一个的要求,直至全面完成,全面销号。”河道办负责人告诉记者。至4月12日,绍兴市已完成清淤379万立方米。
为让淤泥处置也精准有效,绍兴市对各河道、湖泊的底泥成分进行分析,对全市重点工业企业和规模以上畜禽养殖场进行定点上图,并根据沿河分布情况,委托专业检测机构进行底泥采样。
在此基础上,绍兴市结合实际,对淤泥进行减量化处置、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柯桥区、绍兴市建成淤泥固化中心,年处理淤泥能力500万立方米,越城区(高新区)、上虞区也在加快开展固化中心建设的选址、招标等前期工作。对有害污泥,根据污染物成分及含量,固结后采用安全填埋、焚烧等方式处置,杜绝二次污染。对无污染的淤泥,则用于造田造地、还桑肥田。诸暨市探索出了肥田、通道绿化、培堤筑埂、土地复垦等多种方式,为250万立方米淤泥找到了好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