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

首页>地方频道>绍兴>民生

绍兴文史专家来"还原"

   历史上的“阳明故居”到底是啥模样?近日,笔者通过走访绍兴文理学院教授、绍兴市王阳明研究院秘书长张炎兴,原绍兴市政协文史委主任、绍兴市乡土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何信恩等学者和专家,请听他们来“还原”一下“阳明故居”。

  “阳明故居”的前世

  王阳明,原名王守仁,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

  “王阳明家一直是绍兴的望族,其祖上在绍兴住了千余年。王阳明虽出生在余姚,但王阳明在10岁时,其父王华‘常思山阴山水佳丽,又为先世故居,复自姚徙越城之光相坊居之。’这是《王阳阳全集》中最早记载其在绍兴居住处的描述。”张炎兴教授介绍说。

  张教授说,姚江王氏徙居越城以后的宅第建筑旧址共有三处:第一处是光相桥东侧上大路河北侧的一所建筑(现下大路越王桥旁“永和家园”一片),为王氏在越城的最早建筑,后改为“王文成祠”;第二处是西光相坊的3所“大台门”(现下大路中国黄酒博物馆一带),并排而立,形成群落,为海日公(王华)为三房子(即守仁、守俭、守文)系分居而建造;第三处就是上大路河南面王衙弄的伯府第建筑群。

  “而现在仅存的一间半王衙弄遗址——阳明故居,即为王阳明正德十六年(1521)十二月,平定宁王朱宸濠叛乱后,朝廷封诰其为”新建伯“并赐建伯府第,也就是说此伯府是在其父王华状元府的宅基上扩建而成的。遗憾的是伯府第曾因几次灾祸,其中1927年伯府大厅失火,1949年又一次失火,2011年再次失火,使整个大厅及东首数幢房屋烧毁,可谓是毁于一旦。”张炎兴教授不无惋惜地说。

  “伯府第”到底有多大?

  绍兴坊间有云:吕府十三厅,不如伯府一个厅。这里说的不是指“吕府”与“伯府”规模,而是指建筑用材档次。原绍兴市政协文史委主任、绍兴市乡土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何信恩研究认为,伯府大厅,均用楠木构筑,器宇轩昂,可容纳百余人,其造价相当于吕府的13个厅的价值。

  那王阳明的故居究竟有多大?根据史料佐证,当时伯府房子很多,有50间。但伯府仅占地16亩,伯府的建筑面积只有吕府的三分之一。

  “伯府的房子不是像吕府那么大,而是有许多小房子,为什么?因为王阳明的学生、门人众多,这是为众多学生和门人求学住宿考虑的,这是其一;其二,府第建得普通平常,这是王阳明的与众不同之处,显得平易近人。同时接纳的学子,也不追求‘高大上’,只要是追随‘心学’者都接受。”张炎兴教授说。

  “王阳明父子都诏封伯爵,是‘门人四方,桃李门墙’的杰出乡贤。但家风淳厚,勤俭持家,因此建筑府第,力求俭朴,不设台门,而设门墙,且门墙和门前牌坊均不高设,免使受业其门者有师道高尊,不可攀缘之感也。”何信恩说。

  在阳明伯府遗址前有一方清池名叫“王衙池”,但旧时曰“碧霞池”,此名也是王阳明给取的。张教授认为,“碧霞池”很有可能会更长。“伯府第”应该以观象台为中轴线,东西对称,也就是说“碧霞池”会朝西延伸,其长度在现存基础上延长一倍,即70~80米之间。因王阳明曾在“碧霞池”的天泉桥上,为弟子王畿、钱德洪解答疑惑(留下著名的“天泉证道”),以现在长36米、宽25米池上架桥,会显得局促。

  故居真迹尤为珍贵

  “王阳明年轻时,在宛委山结庐‘洞天’、了悟心性的‘阳明洞天’没了;在绍讲学的‘稽山书院’‘阳明书院’没了;西光相坊的三所‘大台门’没了;‘王文成祠’也没了……好在王阳明故居遗址旁还有一个三柱石砌门槛,这是伯府第的原物。石质青青,古朴如玉,至今保存完好。”张炎兴教授遗憾中带着欣慰。

  笔者去年上半年曾探访过阳明故居,在一间古色古香的民居门上,看到一块上书“绍兴市文物保护点 王阳明故居遗址1999年绍兴市文物局”字样的牌子。如今,门上的木牌不见了,只见门前立着“绍兴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

  王阳明当年的观象台尚存,这是王阳明生前所筑用来占卜星象、认证天体的长方形高台。高台南北宽10多米,东西长20米,形同假山,人称“王假山”,据说是“碧霞池”之土垒起来的,目前叫“月明园”。

  西小河靠近伯府之地,河道最宽处是伯府船只停靠之地,故称“伯府大埠头”。如今,古朴的埠头,修葺一新,清水绿树,吸引游客驻足摄影。

  “伯府第石门框、碧霞池、观象台、大埠头和船舫弄、假山弄、王衙弄及饮酒亭等,构成了王阳明故居的历史遗迹,最为珍贵和重要,也是研究王阳明最好的实物,我们将好好地加以保护。”故居所在地的北海街道和越城区旅游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8493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