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花木街道黑松路S18地块土地储备和三八河两侧绿化项目同步启动征收签约,至此浦东中心城区12个街道范围内的“城中村”点位完成拔点改造。
从新区“两旧一村”改造推进指挥部获悉,截至去年年底,“城中村”改造累计受益居民1.5万户,不成套改造累计已完成1105户。北蔡中界杨桥、六里新村、向东新村、高桥西浜头等一批重点点位完成征收拔点,连续打出“漂亮仗”,完成年度改造目标,其中中心城区街道范围“城中村”点位实现清零,颇受关注的唐镇小湾村“城中村”改造也已启动签约,再次刷出引领区新速度。新区整体推进情况位居全市前列,“两旧一村”改造已驶入快车道。
自我加压,浦东中心城区完成拔点
“两旧一村”改造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重要论述、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的重要举措,浦东新区高度重视,成立了一体推进的指挥体系,紧扣上海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和浦东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目标,全力推进“两旧一村”改造。当前,浦东新区已完成中心城区成片和零星二级旧里以下房屋的改造任务,“两旧一村”改造重点是“城中村”改造和旧住房成套改造,改造量约占全市总量的25%。
按照去年4月23日市委书记陈吉宁调研浦东提出的要求,新区提出较全市提前4年完成改造任务的总体目标:即到2023年完成浦东中心城区街道范围内“城中村”改造;到2025年完成不成套小梁薄板职工住宅改造,完成中环线内“城中村”改造;到2028年完成“两旧一村”改造。
居住在洋泾街道大陆家宅的成先生已年过七旬,是这里的“老土地”了。他说,此处原先是当时的川沙县洋泾乡公社新生大队第三生产队。“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这里就开始陆续动迁,眼下我们这些人家已经是最后一批了。”去年10月,得知征收工作启动后,虽然对这片土地感情颇深,但他明白,“两旧一村”改造和百姓福祉、城市发展紧密相关。在征收工作中,他一直积极配合,并成为首批签约户之一。
对于像大陆家宅这样的零星点位,经过全面梳理排查,在街道范围内点位共有7个,涉及居民共计260余户,均为长期未解决的历史遗留问题。在区“两旧一村”改造推进指挥部统筹下,区建交委指导相关街道加快推进项目启动,区生态局、规资局等实施主体加快立项,落实资金、房源等要素匹配。先后完成了花木街道龙王庙、浦兴路街道李家宅、金杨新村街道金浜村等点位的100%征收清盘,约260户百姓喜迁新居。特别是去年10月30日,洋泾街道大陆家宅地块征收清盘,解决了近20年的历史遗留问题,实现了洋泾街道范围内,也是内环内“城中村”的点位清零。去年12月12日,浦兴路街道19-19绿化地块签约期当天清盘,实现了浦兴路街道“城中村”点位清零。随着花木街道黑松陆S18地块的启动签约,新区“两旧一村”改造实现第一阶段中心城区街道范围“城中村”点位实现清零的目标。
党建引领,创出“两旧一村”改造新路径
“两旧一村”改造工作,一头牵着浦东发展,一头牵着居民利益。为贯彻落实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绘好城市治理“工笔画”,让每一名群众都能感受到城市发展的新变化、新成效,新区在改造实践中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和基层治理新思路、新方法、新经验。北蔡镇中界杨桥“城中村”改造的党建引领“三字诀”,南码头街道六里新村不成套房屋改造的一根党建“绣花针”、精织征收“双面绣”的“1336”工作法,创新举措、特色亮点有效推动“两旧一村”改造工作全面提升,取得实效,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新区持续加强“两旧一村”改造顶层设计,创新制度供给保障改造实施,去年6月浦东新区区委发布《关于全面加强党建引领,持之以恒推进浦东新区“两旧一村”改造的实施意见》,去年9月新区政府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浦东新区“两旧一村”改造工作的实施办法》,另有5项制度规定和机制措施先后发布,持续丰富与新区实际相适应的改造制度体系内涵,形成党建引领下的“1+1+N”的配套制度体系。
在具体操作层面上,新区结合实际,持续探索和创新。在充分收集六里新村、向东新村民意、分析实施改造可行性基础上,在全市首创采取公租房项目征收对不成套职工住宅实施改造,既从根本上、一次性解决群众居住问题,更对区域人才安居提供长远支撑。唐镇小湾村将规划新增超产业用地与张江、金桥副中心联动发展,首次实现了以产业发展为主导的“城中村”开发模式,进一步发挥产业驱动集聚效应。
目前,新区“两旧一村”改造推进指挥部、新区建交委及相关部门和相关镇,正在按照《上海市城市更新行动方案(2023-2025年)》要求,提前谋划、靠前安排,全力向总体目标冲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