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骄傲,我是镇江人。”5月23日,在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第三十三届颁奖大会即将召开之际,茅以升女儿、北京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理事长茅玉麟回到家乡参会。
茅玉麟的行程安排得非常紧凑,但面对家乡媒体的邀请,她还是在满满当当的行程中,特意抽出时间接受了采访。一见面,她主动跟大家握手寒暄,在温馨的氛围中,茅玉麟侃侃而谈,为家乡的高质量发展鼓与呼。
“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与镇江有着很深的渊源,镇江是基金会的筹办单位之一。”茅玉麟娓娓道来,1992年,镇江为纪念家乡先贤茅以升先生,鼓励对家乡做出贡献的土木工程人才、优秀教师和优秀学生,特设了“茅以升家乡奖”。
1999年,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颁奖大会首次在镇江举行。时隔25年,如今,已到古稀之年的茅玉麟再次回到家乡参加颁奖大会,感慨良多。“决定再次回到镇江举办颁奖大会,一方面是因为这里是父亲的家乡,也是我的家乡。另一方面,茅以升纪念馆经过升级改造即将重新开馆,可以借此很好地宣传家乡。”
至2023年,“茅以升家乡奖”已经开评31届了,共有469位获奖者在科技教育和土木工程领域为家乡发展做出贡献。“所以,我们要把这个奖办得更好。”茅玉麟说,今年是《茅以升家乡奖评选奖励办法》新出台后的首次评选,内容有了很多变化,希望这个奖项能够更好地选拔出镇江的优秀人才,推动家乡发展。
对故土的眷恋,也一直是茅玉麟根植于内心的牵挂。去年5月20日,镇江市乡贤文化促进会正式成立,茅玉麟受邀担任乡贤文化促进会名誉会长。“镇江市委、市政府成立乡贤会,是非常英明的举措。”茅玉麟认为,镇江有很多人才在外发展,要用好乡贤人才资源,发挥乡贤优势,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借着本次大会,茅以升纪念馆也将正式开馆。这座升级改造后的新馆,倾注了茅玉麟很多心血,从父亲幼年的成长,到中年取得的成绩,再到晚年的社会活动,她都深度参与了整理和设计。
“父亲去世后,国家博物馆和父亲的母校都联系过我,但是我思前想后,父亲的遗物留在家乡是最合适的选择。”1991年,茅玉麟把父亲的822套遗物全部捐赠给家乡。
33年后,借着茅以升纪念馆的升级改造,这些物件被仔细整理成2000余件物品展出。“馆内有100多年前父亲写的作业和毕业证书,还有父亲生前经常使用的家具。尤其是那张藤椅,父亲在世时常常坐在上面思考工作,到了晚年,除了吃饭睡觉,他总是坐在上面。”回忆起父亲,茅玉麟几度哽咽落泪,其对父亲感情之深可见一斑,“希望通过这些实实在在的物件,弘扬和传承老一辈科学家的爱国、科学、奋斗、奉献精神。”
父亲去世后的30多年里,茅玉麟几乎年年回家乡,重走父亲走过的路、见证家乡新的变化。“过去几十年,作为见证人,我目睹了家乡可喜的发展变化,不仅有青山绿水,科技事业发展也得到很大提升,我感到很骄傲。”说到家乡发展,她的言语中充满了自豪。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镇江视察时,殷切寄语‘镇江很有前途’,这是对我们的鼓励和肯定。我觉得我的家乡镇江,前途是非常美好的。”这一刻,她无比笃定。(记者 朱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