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量子城市大模型助力触达更精准 不用拼手速走进商铺直接立减
上海消费券发放新模式来了
抢消费券拼的是手速或运气,有没有不用抢也能定点享受的消费券?
1月25日,上海消费券发放新模式在五角场合生汇商场率先试点。消费者不用抢券,到店购买即可直接立减,优惠活动将持续一个月。
消费券精准触达,破解传统发放痛点,靠的是上海一款全新数字大模型。上海市规划资源局建设工程管理处处长杨晰峰介绍,这是上海量子城市时空智能创新建设的首个落地场景,未来将在全市其他商场、商业空间推广使用,激发深层消费潜力。
手机支付直接“减”
春节假期之前的最后一个休息日,合生汇商场来了不少置办年货的市民。徐女士在热门面包店“趁热集合”选中不少爆款产品,支付时发现原价166.8元直接满减20元。在VQ鲜榨果汁店买上一杯25元饮料,也能享受随机满减优惠。
这些优惠,其实都来自银行投放的消费券。记者在商场看到,不少店铺门口摆放了“数字时空一券通”活动标识。据了解,优惠活动由中国银联和交通银行合作,消费者使用交通银行App、买单吧App、云闪付App或手机闪付进行支付,就能享受满减优惠。
比如,使用云闪付App在正餐类商户消费满150元可减20元,零售类商户满200元可减20元,其他类商户满10元随机减1元至3元。
那和传统的消费券投放有什么区别?简单来说,银行投入一笔营销资金,为该银行用户提供消费券等福利,过去需要用户登录App领取消费券,再拿着消费券去购物。有了“数字时空一券通”之后,用户无需领券抢券,在门店付款的同时,就能享受到消费券。
发券用券更精准
目前合生汇商场400多家商户中,大约200家参加“数字时空一券通”活动。中国银联数字化转型中心副总经理闵勇介绍,这些商铺是基于上海量子城市建设大模型筛选出来的。
为什么要对商户进行筛选?
过去,银行发放消费券主要存在几大痛点。一是很多市民抢券但不去消费的情况,导致消费券闲置。二是投机商参与抢券,让真正想要消费的人只能加价去购买券,造成资源浪费。三是消费券的投放方由于跟踪不到消费券的具体使用路径,很难进行后期的使用分析、优化调整。
“结合量子城市建设的大模型,就能够破除这些痛点,有针对性地触达我们想要触达的人群。”闵勇说。
依托上海量子城市建设,中国银联打造“申银智联”消费空间孪生平台。市规划资源部门通过实地扫描,结合商场运营方提供的商户信息,绘制出一个虚拟商场,在虚拟商场中,所有商户的方位和业态都有明确标注。
有了这些空间信息,消费券的投放方可以根据自身诉求,精准选择需要投放的业态。比如,此次“数字时空一券通”活动受益的近200家商户,都是集中在和市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消费频次较高的便民领域。如果消费频次高,那么消费券的使用效率也会高。
此外,因为空间信息来自官方权威渠道,所以中国银联在大模型中可以直接看到准确的商户信息,不需要额外去复核商户信息是否准确。
在“申银智联”消费空间孪生平台,可以看到合生汇商场400多间商铺的信息:具体分布在哪,是餐饮、香水、奶茶还是汽车销售门店,每家门店的消费券使用情况……信息在大模型中一览无遗。
链接
量子城市应用还有那些场景
量子城市首批先导应用场景共有6项,其他5项分别是——
“三资通兑”,即三维地籍调查登记场景。以强化空间资源确权、流通和使用,挖掘和赋能城市空间新价值为目标。首期以陆家嘴存量商务楼宇提升为试点。
“匠心营城”,即城市与建筑设计验证场景。以优化审批流程,提高方案设计与审批效能为目标。项目首期以黄浦区、徐汇区为试点。
“燃基智网”,即市政燃气安全管理场景。以实时掌握燃气管线空间位置及安全动态为目标。首期以主城核心区域为试点。
“甲屋商事”,即商务楼宇监测场景。以推动商务楼宇高质量发展为目标。首期以小陆家嘴商务单元为试点。
“掌上通宝”,即15分钟社区生活圈场景。首期以曹杨新村街道为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