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

首页>地方频道>南京>要闻

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间牵线搭桥

近日,在东南大学技术转移中心高级技术经理人吕先旭的助力下,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王进科教授团队“铁死亡抗癌疗法”项目获国家专利,投入千万元科研经费进入人体实验阶段。在南京,类似吕先旭这样的技术经理人共有2251人,约占江苏省技术经理人培养总人数的1/5

技术经理人是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产业化过程中,从事成果挖掘、培育、孵化、熟化、评价、推广、交易并提供金融、法律、知识产权等相关服务的专业人员。为技术供需双方进行有效对接的他们,被称为“科技红娘”。

在南京获得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江苏)基地技术经理人(原技术经纪人)认证的2251名技术经理人中,初级技术经理人1560名,占比69.3%;中级技术经理人667名,占比29.63%;高级技术经理人24名,占比1.07%。行业主要集中在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智能电网、农业等领域。技术经理人所属单位中,高校占比最高,为38.65%;民营企业及社会中介机构次之,占比34.83%;科研机构等事业单位占比15.64%;另有10.88%的岗位在国企、行政机关。南京已实现全市主要高校技术转移中心全覆盖。数据显示,2024年,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达1075亿元。

打造高水平的技术经理人队伍,既是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主动探索,也是提升技术转移和转化质效、让科技成果转化之路更加通畅的必然要求。我市持续深化技术转移人才培养体系,去年出台的《南京市构建贯通式科技成果转化体系的实施意见》中明确,实施成果转化人才培养专项计划,联合在宁高校共建卓越工程师学院,支持在宁高校设立技术转移研究院,推进设立技术经纪专业职称序列,支持技术经理人申报人才计划。

同时,我市通过开展科转沙龙、科创公开课、定制化培训、大讲堂、专业领域论坛以及关注上升通道等举措,共建技术转移人才培养生态圈,提升城市科技成果转化效能,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高地。

中新智业江苏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大宇曾获评江苏省十大优秀技术经理人,经他牵线搭桥的一项创新型技术,如今每年可实现数千万元产值。“作为科技工作者,我们希望能把学校的研究成果尽可能落地到社会上,推动科技成果快速转化和产业化,为南京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陈大宇表示。

深耕科技成果转化领域十余年,吕先旭毫不吝啬地分享了个人经验。他认为,技术经理人必须深度学习各领域前沿知识,“其实我的专业是计算机,对接医学、电气、能源与环境等方面的成果时,我会在接触老师之前做很多准备工作。这也是我觉得技术转移这项工作虽然充满了挑战、但是非常有魅力的地方,因为我可以在不断转化的过程当中学习到很多前沿知识。”

据了解,今年我市将实施“五项行动”,持续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其中,通过实施成果转化通链行动,持续激发产业科技创新转化活力。具体将加强专业化培训,加快培育壮大既懂科技和产业,又懂招商和市场的技术经理人队伍,形成“研在学科、转在平台、落在产业”的产学研融通发展新模式。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768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