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

首页>地方频道>绍兴>文化

绍兴人古砖里面“淘”文化

   古砖收藏,在几年以前还是一项冷门,并不被大众所熟知,但近两年,古砖因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其市场价格也悄悄升温。在绍兴,古玩界渐渐形成了一个收藏古砖的群体,家住市区迪荡新城的沈同就是其中一员。

  前不久,记者采访了长期潜心研究古砖的沈同。在他的自行车棚里,有三个不锈钢焊接的大架子,上面整齐排列着各种各样的古砖,犹如图书馆里的书柜。一方方古砖犹如一本本厚重的历史书,记载着各个朝代的变迁,诉说着不同时期的有趣故事。

  沈先生希望寻找有识之士或者单位,共同建立一个古砖博物馆,将古砖文化展现给更多的人,服务于社会。

  淘砖之路充满艰辛和快乐

  为淘这些古砖,沈同几乎跑遍了大江南北。2005年在山西太原一古玩城,沈同发现了一方“海内皆臣”的西汉大方砖,实在是爱不释手。精明的古玩商说这是稀罕之物,镇店之宝,不卖的,意在抬高价格。没办法,沈同只好在古玩城旁边的小旅店住下,第二天又和这位古玩商软磨硬泡,可是对方就是不松口,成交无望,他只好返回绍兴,但是心里还是念念不忘这方好砖,一直和那位古玩商保持着联系。一次,沈先生和这位古玩商的聊天中获悉他爱喝酒,于是带上50年陈的绍兴老酒风尘仆仆再次赶往太原。如此的痴迷和执着终于打动了古玩商,他终于松口,虽然开价高得有些出乎意料,但沈同还是毫不犹豫地买下了这块西汉砖。

  八年前,沈同和几位砖友一起前往画像砖的故乡——四川重庆,听当地的收藏者说,早年有一方东汉伏羲女娲砖,此砖长一米,重约15公斤,画像再现了《山海经》中记载的兄妹结成夫妻,诞生人类的典故。此砖是孤品,被重庆大学一90高龄的老教授所收藏。

  沈同在当地砖友的陪同下,来到重庆大学,但老教授年事已高,正在住院。当晚一行人提着水果赶往医院看望老教授,老教授在病床上出题考起了沈同,他一一作答后,老教授很满意,对沈同说看来你们确实是研究古砖文化的,有一定功底。接着他们聊起了各自收藏的艰辛与喜乐,那一晚大家聊得很投缘。老教授告诉沈同,这方古砖还是他在解放前收藏的,如果真的喜欢,等他不在世了可以转让给沈同。两年后,老教授去世,沈同如愿得到了此砖。

  每一方古砖都藏着不同的故事

  沈同收藏的一方东汉时期的收租砖,生动地反映了四川当地农户向地主交粮的场面,砖头右侧是收租的后院,还拴着一匹马,院子里正在过秤粮食,一农夫挑着粮食吃力地走向收租点,三个彪形大汉逼着农户去交租,大汉还手拿棍子,威逼一瘦小的农户,整个画面清晰生动,刻画出东汉时期的社会场景。

  还有一方很有意思的古砖,上面的铭文为“生则异室,死则同穴”,沈同说,此砖为太康八年(公元288年)的墓砖,距今有1700多年历史。经古砖研究学者鉴定,这上面八个字就是一篇小的祭文,或许主人生前夫妻关系不佳,似同路人,但主人接近暮年突然反省,死后要和原配同穴安葬。此砖真实反映了晋人的生死观和爱情观。

  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为东晋年号,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就是这一年诞生的,今天市场上拍出1.2亿天价的《兰亭序》多为唐代书法家的临摹之作。然而,几年前一块永和九年砖在绍兴古玩市场上出现,马上吸引了沈同的目光,经专家考证,其铭文“晋永和九年,癸丑岁”是东晋时代的书法真迹。

  沈先生还收藏有凤凰三年的三方砖,一直非常珍视,凤凰是三国吴末帝孙皓的年号,凤凰三年即公元274年,距今有1700多年,其中一方砖文字中首次出现会稽山阴地名,许多书法家见到此砖的拓片都极为惊喜,称它的铭文书法起到为书法史证史、补史的作用。

  鲁迅先生也喜欢收藏古砖

  收藏古砖的过程,也是学习和研究的过程。沈先生不但了解了历史、书法等知识,还搜集到许多名人和乡贤的奇闻逸事。他说,鲁迅先生也喜欢收藏古砖。

  在鲁迅先生位于北京阜成门宫门口的旧居内,在北窗东壁下的书桌右角,放着一方砖砚,砖砚上下均镶有紫檀木板,上面刻有“大同十一年”字样,另两边刻有纹饰。按纪年可知,该砚用砖系南朝梁武帝大同十一年之物,距今已有1400多年,鲁迅曾亲自将砖文和纹饰拓出,他的日记中写道:“拓大同砖二份”,后收入他所编写的杂文中,并在目录中注:“已制为砚,商契衡持来,盖剡中物。”文中所指的商契衡是鲁迅在绍兴府中学堂任教时的学生,后在北京大学读书,与鲁迅关系密切,在鲁迅文集中多次提及此砖为商契衡所赠。

  前几年嵊州又出现了大同十一年的砖,沈同多方打听,托朋友购买此砖无果,一次在上海古玩市场的早市上见到半方残砖,如获至宝,回来请人雕成和鲁迅先生收藏的那方同尺寸、同形状的砖砚,搁在书桌上把玩,沾沾自喜。

  编写的《历朝古甓》成为美院教学参考书

  古砖涵盖西汉、东汉、三国、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各朝代,内容十分丰富,有的印有纪年,如晋永和九年,有的印有文字,如“会稽山阴建”,有的印着生动的画像,如“收租砖”,这些文字砖为中国书法的演变研究提供了佐证,画像砖则为美术史研究提供了实物资料。

  汉晋古砖上的文字五花八门,特别是古砖上的篆书就有四五种,有的是连大学里专门研究古文字的教授都无法辨认的“天书”,有时为了破解古砖上的一个字,沈同得去图书馆查阅大量的资料,请教有关的文字专家,画像砖的图案要请教美术学院的专家,才能理清脉络。通过几年的努力,沈同将自己收藏的古砖编写成书,取名《历朝古甓》。该书有图片、拓片和文字,可谓图文并茂。时任绍兴市委书记的钱建民欣然提笔写下书名“历朝古甓”,绍兴市副市长冯建荣为此书写前言:会稽砖甓在中国砖甓史上独树一帜,有着无与伦比的地位,为中华文明的前进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历朝古甓》面世后,受到了读者的追捧,福建、湖北、新疆等地的书法学院、美术学院的老师、学生纷纷前来订购,把它作为教学参考用书,有的还受书中内容的启发,写出研究古代书法演变的论文,一些古砖爱好者更是把此书作为工具书,指导自己的古砖收藏。购书的订单纷至沓来,书卖断了档。有的砖友将定价为68元的《历朝古甓》拿到孔夫子书网上去拍卖,结果拍到400元,真是洛阳纸贵。

  目前,应广大砖友要求,沈先生正在积极筹备再版工作,再版的《历朝古甓》将增添新的内容。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1684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