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生物医药及大健康产业呈现出创新突围、蓬勃发展的态势,为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积蓄了强劲动能。数据显示,2024年,我市生物医药及大健康产业共有规上企业77家,实现开票销售227.8亿元,同比增长3.3%,占全部规上工业总量的6.04%。
优化产业生态,配制产业发展“良方妙药”
产业要发展,政策是保障。2024年8月,《淮安市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实施方案》出台,提出到2030年形成一批具有竞争力的“353”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即建成3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打造5个五百亿级产业集群、培育3个百亿级产业集群。生物医药及大健康产业集群是我市重点打造的5个五百亿级产业集群之一。
此外,2024年8月,全国生物医药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淮安召开。同年9月,由江苏护理职业学院、江苏天士力帝益药业有限公司牵头,依托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的淮宿产教联合体入选江苏省2024年市(县)域产教联合体培育单位,成为入选单位中唯一聚焦生物技术与新医药产业发展的联合体。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生物医药及大健康产业发展,不断发挥行业指导和企业、学校双主体作用,融合全国生物医药行业最优质资源,构建生物医药行业人才高质量发展新生态,为生物医药行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注入新动力,开启我市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在载体建设方面,我市现有2个生物医药相关园区,分别是清江浦区的淮安生物医药产业园和淮安工业园区。淮安生物医药产业园目前已入驻正大清江制药、天士力帝益药业等生物医药企业、医疗器械生产企业8家,年开票销售收入占全市医药产业的75%以上,拥有国家级博士科研工作站、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等近20个省级以上创新平台。淮安工业园区已通过省级化工园区认定,目前已有威凌生化、润安制药等5家化学药原料生产企业,成为我市化学药生产所需原料的主要供应园区。
据统计,2024年,我市生物医药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为27家,实现开票31.4亿元,同比增长3.86%;医疗器械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为13家,实现开票9.7亿元,同比增长11.3%;生物健康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为37家,实现应税开票186.7亿元,同比增长2.87%。
壮大市场主体,推动产业发展“增肌健体”
作为我市生物医药及大健康产业的头部企业之一,江苏天士力帝益药业有限公司深耕制药领域多年,紧跟行业发展趋势,通过积极招引高精尖人才、深化产学研合作,大力推进“智改数转”,探索研制创新药,不断更新新设备、新产线、新工艺,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该企业2024年销售额8.5亿元,同比增长14%,有力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除了培优塑强优质企业,我市还强化项目支撑促动。2025年,我市重大项目清单中有32个生物医药及大健康产业项目,计划总投资268.58亿元,截至2024年底完成投资85.75亿元,2025年计划投资78.8亿元,预计全年竣工投产21个项目。其中,百亿元项目有江苏修正制药有限公司生物医药产业园项目,总投资106亿元,累计完成投资33亿元,今年计划投资21亿元,全面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50亿元、税收6亿元。
2024年,我市生物医药及大健康产业实现开票超亿元企业23家,共开票205.8亿元,同比增长3.25%;超5亿元企业7家,共开票177.6亿元,同比增长0.8%;超10亿元企业4家,共开票153.6亿元,同比增长1.7%。
坚持创新引领,畅通产业发展“血液循环”
江苏正大清江制药有限公司在口服固体制剂领域有着丰富的研发、生产及销售经验,尤其在骨科和儿科抗感染等细分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江苏正大清江制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成介绍,近年来,正大清江制药先后在淮安、南京设立研发中心,建立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江苏省骨科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七大创新平台,并与中国医科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科研院所高校合作,构建了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被认定为第一批“江苏省重点企业研发机构”。
在一系列创新要素的驱动下,正大清江制药在药物新晶型、合成路线、制剂工艺、检测方法、杂质控制等方面,形成了丰富的技术积累和发明专利布局。目前,企业拥有有效专利及专利申请共计63件。2024年,企业总营业收入突破12亿元,高新技术、专利产品销售额占比超85%。
江苏正大清江制药有限公司的发展历程,充分印证了科技创新的澎湃动力。生物医药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科技创新的渴求更为强烈。着眼于创新这一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我市不断发力,充分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通过校企合作、人才引进等方式,构建生物医药及大健康产业从研发、中试到产业化的完整、高效科技创新体系。
据统计,我市生物医药及大健康产业集群内累计创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26家,获评淮安市创新型中小企业48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2家,累计创成省级智能工厂2家、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5家。绿色化方面,累计创成国家级绿色工厂3家、省级绿色工厂4家、市级绿色标杆企业8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