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5月19日举行的温州全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获悉,温州市电气、鞋业、服装、汽车零部件、泵阀等五大传统制造业支柱产业改造提升2021年工作方案已经出炉,成为五大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的“行动指南”。
对标先进锚定目标
实现产业规模提升
设定目标、树立标杆、明确方向,才能让改造提升行动更有着力点和针对性。
“实施电气产业‘补短板’‘锻长板’行动,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全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电气制造业集群。2021年,力争实现行业总产值1700亿元;低压电气产业全国市场占有率达65%。”这是温州市电气产业提出的目标。
鞋业的改造提升则将品牌化、时尚化、个性化作为主攻方向,重点发展中高端鞋类产品,努力建设成为国际鞋业的时尚设计中心、智能制造中心和展览贸易中心,推动“中国鞋都”向“世界鞋都”跨越发展。全年力争实现行业总产值770亿元,规上总产值350亿元。
智能控制、节能环保是泵阀产业的发展方向,重点发展高温高压、低温高压、大口径、耐腐蚀等领域的泵阀产品,形成龙头引领、配套完整、开放合作的提升模式,建设全国重要系统流程装备创新设计和制造基地。2021年,力争实现行业总产值超600亿元。
服装产业根据自身产业特点,明确发展方向是推广“制造业+服务业”“品牌+合伙人”等新型商业提升模式,加速线上线下全产业链打造,统筹推进服装产业批量化生产与个性化定制协同发展。
数字赋能生产管理
融入“双循环”新格局
翻阅五份工作方案,会看到“数字化”“集群化”“服务化”“国际化”等是五大产业改造提升的共性举措。
以数字化为例,汽车零部件产业提出加快数字化平台建设,加快建设“产业大脑”,推动数字化多元融合推进产业链治理。加快数字化转型,以工业互联网平台为基础,加快一大批企业在生产管理、供应链等领域深度数字化,实现“业务实践+生态整合”。
加快设计研发数字化是服装产业的一大任务。包括推进绿色纤维、高感性纤维、功能性纤维等新材料研发、数字化定制、智能装备、产品设计等工业设计产业,强化智能化数字技术,提升设计智能化水平;着力培育集智能制造技术服务、检测、应用解决方案为一体的平台和服务商等。
融入“双循环”也是温州市产业改造提升的一大举措。电气产业将引导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加强国际产能合作和跨境电商平台建设,拓展多元化出口市场,积极发挥正泰等光伏领域海外领军企业的产业配套带动作用,组建“出海”联盟,布局国际新能源市场、增强抗风险能力。同时,积极引导企业与国家电网、中国电建、葛洲坝集团等央企对接交流,挖掘中小企业参与国际国内大型电力项目投资空间。
鞋业则提出加强跨境电子商务境外注册和国际认证,推动在传统欧美市场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注册跨境电商主体自有商标。
打造平台完善配套
全产业链协同发展
强链、补链、延链,五大传统产业均开启了产业链协同创新发展的路径。
服装产业提出加快森马创业创新产业园建设,发挥森马服饰对温州市服装产业的带动作用。推进大象城面辅料中心建设,鼓励引导面辅料供应商入驻,进一步延伸完善服装产业链,推动产业主体集聚壮大。加强与全球时尚温商业务联络并积极促成回归,建立内外温商互动交流合作机制,通过品牌联营、生产合作、渠道共建、产业并购等多种交互,为温州人服装产业发展赋能。
汽车零部件产业,借助产业大脑梳理汽车零部件产业上下游环节,以新能源汽车电池、电机、新型动力系统等关键领域为重点,绘制产业链发展全景图,建立精准招商项目库,开展汽车零部件产业链重点项目的主题招商。针对高精度轴承、轻量化材料等产业短板,谋划招引一批强链补链延链项目,推进全产业链协同发展。
泵阀产业将规划建设泵阀高端铸锻造园区,建设以铸造为主、锻造为辅,兼具高压阀门精密锻造及卫生级精密铸造为特点的铸锻造产业园,解决长期以来上游高端铸锻件产品制约瓶颈和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同时,今年谋划打造“执行器”“阀座”“O型圈”“标准件”等泵阀基础配套产品智能制造产业园区,优化完善产业链结构体系。(记者 夏晶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