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碧波荡,水清两岸绿。美丽河湖是城乡空间生态保护的重点,也是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名片。自2018年开展美丽河湖建设以来,温州市共建设美丽河湖77条,共计473.64公里,其中省级美丽河湖37条。
解锁“生态密码”
为每条河湖问诊把脉
湖水清澈,岸边草木林立,鲜花繁茂,正值春意盎然之际,江心屿内湖之一的共青湖成了游客休闲打卡的好去处。
作为在建美丽河湖项目,眼下,共青湖正在进行清淤及水生态修复工程。这是共青湖建成以来的第一次清淤,此次施工将对共青湖原闸门进行改造,安装局部砂砾净水系统、水生植物生态治水处理及沿岸修整提升,同时对共青湖进行生态补水。
共青湖湖泊面积0.11平方公里。目前,已累计完成总清淤工程量约40%,整体工程预计将在9月底完成。工程建设的同时,共青湖还将结合省级美丽河湖创建标准,将水文化内涵充分融入到江心屿景区中。
共青湖项目正是我市近年来美丽河湖建设的一个缩影。过去一年,温州市成功建成12条省级美丽河湖,超额20%完成任务;完成治理中小河流20.40公里,超额36%;创建水美乡镇14个,超额16%。一个个超额任务完成的背后,离不开社会各界对于美丽河湖建设工作的大力推动。
“我们坚持高质量推进具有江南美丽水乡韵味的美丽河湖建设,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提升人居环境提供有力的水利保障。”市水利局相关处室负责人介绍,为了凝聚多方力量共同参与美丽河湖建设,他们成立了工作专班和三重管理的工作机制,在抽调局内精干力量同时,积极组织水利建设、环境治理、市政园林、水文化等专家到各项目现场进行指导与服务,为每条河湖问诊把脉,切实提升美丽河湖建设质量。
据悉,2022年,市水利局将继续把美丽河湖建设作为一项中心工作,计划建设11条省级美丽河湖,创建水美乡镇15个,治理中小河流26公里。“十四五”期间,我市计划新建加固江河干堤50公里,综合治理98公里中小河流,此外,还将推进平阳县幸福河湖试点县建设。一幅水清景美、人水和谐、具有诗画江南韵味的美丽河湖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推动“点水成金”
水文化赋能河湖内涵
在老百姓看来,塘河的变化是非常大的。过去的塘河畔,没有路,不通水电,除了流水潺潺,再无其他;而现在,沉寂了数十年的塘河畔,伫立着青灯市集、塘河民办博物馆群、南白象水文化博物馆等,蕴涵着勃勃生机。而这些变化,正是源于美丽河湖建设中对于水文化的挖掘,使得河湖也能“点水成金”。
近年来,瓯海区紧紧围绕“城市塘河、生态塘河、景观塘河、文化塘河”,充分挖掘、传承塘河沿线的自然禀赋和历史资源,同时结合“水上台阁”“塘河水市”“青灯市集”“南戏故里”等项目,努力打造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塘河文化展示圈”,深入刻画“诗画山水·温润之州”的独特风韵,彰显文气、集聚商气、提升人气。2021年4月举办的青灯市集就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37.9万人次流量,交易总额突破8300万元,真正实现了以文赋水、以水富民。
瓯海塘河美丽河湖建设的成功,表明了河流不仅能调节生态,还有着传承文化、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温州将美丽河湖创建与乡村振兴等部署相结合,积极谋划美丽河湖综合提升和中小流域治理项目,以河流为纽带优化交通、城乡等布局,积极打造乐水产业带,带动河湖周边发展转型。
建设美丽河湖不仅仅是单一的工程推进,更需要结合温州地域风貌、历史记忆、文化脉络、产业特色等,打造出“一城一江一风光、一镇一河一风情、一村一溪一风景”的温州特色水上碧道体系。今后,市水利局将充分发挥各地基础优势,根据河网水系特征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因地制宜推进美丽河湖水上碧道建设,串珠成链,连片成网,建成一批都市型、城镇型、乡村型不同类型的美丽河湖风景线、滨水产业发展带、安居乐业幸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