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

首页>地方频道>温州>要闻

前三季度温州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三连跳” 五大新兴产业出大力

  浙江在线10月31日讯(记者 谢甜泉 周琳子)10月25日,温州前三季度经济发展成绩单出炉,地区生产总值6230.2亿元,同比增长7.2%,经济运行呈现稳中求进、持续向好态势。

  相比GDP增速相对平稳的态势,温州工业一路上扬。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从今年一季度的6%,提高到半年度的8.7%,前三季度达9.4%,实现“三连跳”。

  9.4%,增速高不高?其增长的原因是什么?记者为此采访了相关部门和专家,一探温州工业发展新信号。

  工业经济积极向好

  相比杭州数字经济独领风骚,宁波单项冠军遥遥领先,很多人对温州民营经济发展模式,还停留在规模不大、产业结构不够先进、新能源等新兴产业逐步成型的印象中。而数据的表现,似乎有所不同。

  前三季度,温州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9.4%,比全省高出3.9个百分点,比全国高出5.4个百分点。

  这个增速,一定程度上与大环境息息相关。比如,前三季度,全国的新能源汽车、光伏电池、多晶硅,分别同比增长26.7%、63.2%、84.0%。温州与之相配套的电气、汽车零部件、泵阀等传统支柱产业获得市场红利,规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14.6%、11.4%、10.5%。

  永嘉一家泵阀企业负责人介绍,企业为多晶硅、锂电池等新能源产品研发了专用阀门,这些新产品今年已为企业带来约30%的产值增量。

  多数情况下,市场的井喷是可遇不可求的,但只靠运气,难以撑起增速的“三连跳”。

  早在去年底,温州不少电气、泵阀等企业就在国内外跑市场。今年前三季度,企业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6.3%,大规模的技术改造提升,为企业练好内功、静候发力创造条件。

  有关专家表示,9.4%的增速反映了温州产业结构经过不断优化,逐步适应市场发展环境。值得一提的是,更多的温州企业实现了降成本增收益,今年1月至8月,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32.9%,列全省第一;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较上年同期高1.2个百分点。

  经济数据分析专家认为,9.4%,反映了温州工业积极向好发展的态势。

  新动能增长迅速

  今年以来,温州工业经济运行最大的亮点是新动能逐渐“挑大梁”。数字经济、智能装备、生命健康、新能源、新材料等五大新兴产业增加值,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其中,规上新能源产业增加值增速12.3%,利润贡献率占比近三成,这与温州重点布局的“核风光水蓄氢储”全链条新能源产业密切相关。

  近两年,温州陆续签约了深远海海上风电、正泰新能源海岸带渔光互补示范基地、高纯电解镍、光储一体化生产等一批新能源产业项目,计划总投资超4200亿元。同时,温州引导电气、汽车零部件、泵阀等传统产业向新能源转型,这些新产生的动能为温州的工业经济增长作出贡献。

  在瑞安,不少汽车零部件企业通过智能化技改与工艺创新,为宝马、比亚迪、欧拉等品牌的新能源汽车供应产品。乐清电气以“两新两联”,加速向数字化、物联网转型,发展新能源充电桩等配套产品。

  这些新能源产品的持续发力,助力乐清、瑞安两个工业大县的规上工业增加值迅速扭转了低位增长的态势,今年9月增速分别同比增长18.6%、12.5%。

  山区县也没有落下,通过抢抓市场机遇,招引大好高项目向本地优势传统产业和高成长性产业倾斜。落户平阳的大凯太阳能光热发电真空集热管等省重大产业项目,以及永嘉的高参数特种波纹管阀门及蒸汽系统AI智能制造基地等增资扩产项目,都为山区县发展夯实后劲。

  无论是产品的升级,或是项目的引入,都需要要素保障。今年温州创新“数据得地”机制,将有限的土地资源尽可能地向优质企业、高质量项目倾斜。目前全市共有82家企业列入“数据得地”年度供地计划,已完成71家企业供地,供地1734.3亩。

  订单纷至沓来的背后,离不开政府的牵线搭桥。今年以来,温州开展两大万亿产业百场活动,已接续举办鞋、服装、锂电池等130场产业链对接活动,对接国内订单192.3亿元、国际订单9165万美元。不久前举办的今年全国规模最大的2023中国(温州)国际泵阀展览会,现场成交额超1.8亿元,意向订单总额超6.5亿元。

  稳中求进稳进提质

  要想保持竞争力,就要帮助企业进一步向价值链的中高端迈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投资高附加值、技术密集型的制造业,这是温州工业经济进阶的必经之路。

  前三季度,温州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7.2%,其中,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9.9%。

  温州工业经济的恢复势必会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企业经营状况改善,就业机会增加,由此提高居民收入,拉动消费增长,这是温州经济恢复稳定增长的关键。

  当然,数据增幅的“暖”,不足以完全驱散部分个体的“冷”。比如有的企业订单增加,却在市场上遭遇行业价格战,利润反而不如以往;有的企业上半年生产火热,下半年订单遇冷。

  冷静看数据,面临的挑战依然不小。比如温州GDP虽高于全省0.9个百分点,却仅居全省第五。

  压力如何转化为动力?温州将持续强化服务促生产,用好“六位一体”服务体系,开展“优环境、入万企、破难题”专项行动,及时调研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同时,做好“补短拉长”,引育更多牵引性项目和引领性人才,发挥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拉动效应,做大做强做优“一港五谷”,促进科技创新提效、产业集群提能、企业主体提质,不断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稳中求进、稳进提质,温州工业经济底气更足、势头更劲、实力更强。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705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