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幼保健机构开设婴幼儿养育照护特色门诊、托育园建立“社区婴幼儿照护驿站”、基层医院专业医生开展养育照护课堂……自今年6月全省首创“育共体”婴幼儿照护服务模式以来,温州“育共体”签约单位达263家,在探索“医疗、托育、社区、家庭”一体化共育服务中,迸发出诸多创新做法。
近半年时间,温州以发展医育结合为宗旨,逐步建立“妇幼医疗保健部门以技术输出扶持托育机构高质量发展、托育机构辐射周边社区家庭提供优质养育照护”的托育养育服务体,助推托育服务从“有”到“优”发展。12月14日,温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和温州市健康妇幼指导中心邀请温州8名代表委员、专家学者组成“观察团”,走进瑞安与平阳,近距离感受医育结合带来的新变化。
走进现场:
解锁带娃新模式
育儿信息千千万,到底该听谁的?困扰新手爸妈的烦心事,在瑞安市妇幼保健院或许能得到解答。柔软的沙发,安静独立的空间,医院开设出全市首个养育照护多学科联合门诊,为有精细育儿需求,对门诊服务有高质量需求的家庭提供专家指导。
“以循证医学的视角,按照基础儿童保健学、儿童喂养指导、儿童行为发育评估与指导、家长养育与喂养行为指导,并结合儿童保健科的特色专科,形成多学科MDT特色门诊。” 瑞安市妇幼保健院副院长柯汝淑介绍,该院近年来秉持“医育结合”发展理念,在“医育+慧养”“医育+国医”“医育+智护”上深耕发展,特色门诊一经开设,就受到广大家长好评。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在诗歌的韵律中,平阳心禾托育园的娃娃们围坐在一起,跟着老师摇头晃脑吟诵古诗,等待开饭,另一头,保育员正在为他们盛上营养丰富的午餐。
据心禾托育园负责人方思梦介绍,今年4月,他们与平阳县妇幼保健院签约成为首批平阳“育共体”单位,“像孩子们的午餐,都是在专业指导下,根据营养结构精心配比。”同时托育园设立幼儿照护服务驿站,免费为周边社区的婴幼儿家庭提供临时托管服务,定期开展家长育儿沙龙、亲子活动等活动,全方位营造科学养育婴幼儿的良好氛围。
绘本墙、摇摇马、宽敞柔软的儿童活动室、“马卡龙”色彩的温馨布置……步入位于昆阳镇卫生院的昆阳镇“医、防、护”儿童健康管理中心,仿佛进入儿童乐园,让人眼前一亮。该中心成为平阳“育共体”首家合作单位后,定期开展养育照护小组活动、父母课堂、营养膳食厨房、体能训练等活动。“我们都是每周五定闹钟抢课的,很多人想上。”当地居民陈女士说,她报名参加的营养膳食厨房,可以免费跟着儿保科医生学到很多专业的辅食制作知识,“孩子吃得好才能长得健康嘛。”
共话发展:
期待“盆景”变“风景”
“温州能拿到国家级试点,可以说我们做了非常实在的工作。”在温州市共同富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温州科技职业学院经贸管理学院院长陈国胜看来,这些优秀的做法要让更多人享受到,如何进一步推进“育共体”工作,难点在“共”,要把目前获得的经验,通过组织框架,实体化运作,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路径模式,让“盆景”变“风景”。
温州市政协委员、农工党温州市委会参政议政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任药师曹高忠建议,希望能进一步深化“医育融合”,相关部门可结合实际需求,对从业人员开展针对性的岗前、岗中培训,并建立相应考核制度,从而逐步提高从业人员养育照护服务的能力,守住在托婴幼儿安全和健康的底线。
作为少数民族市政协委员,古丽民族工作室负责人巴哈尔古丽·吐尔地,从外来人员信息不对称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她建议加大普惠推广,让更多的新温州人也能在“温馨善育”中获益。
“我们既要普惠,又要解决托育园的生存问题。”温州市托育行业协会秘书长高培的一席话道出了托育机构的心声,医育联盟如何更好地“联”,才能最大程度地惠及百姓,又能提高托育机构的“造血”能力,是今后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如何惠及更多孩子和家庭,温州大学教授宋占美提出了“医防护育,数智共享”八个字。在“医防护”的基础上,深化“育”的概念,将“育共体”面向绝大多数正常健康儿童的,“为他们提供膳食、中医,还要有发展促进、教育支持、习惯养成等,将托育做到主干路线上。”
先行先试:
以共育助善育
建立“育共体”模式以来,温州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及机构服务能力提升,推进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打造医疗防护一体化场景、延伸社区托育服务触角,实现公共服务优质共享、协作机构互惠共赢发展。
一方面倡导现代科学育儿理念和传统中医防病健体意识,另一方面打造数字养育应用。
推动妇幼保健机构与托育机构建立“医育联盟”,在托育机构派驻“健康顾问”、开通就医“绿色通道”,提供持续性医疗健康与养育素养支持;基层医疗机构与托育机构“医育签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托育机构定制特色“托育服务包”,托育机构协助基层机构开展养育照护家庭活动;托育机构和照护驿站合建“共育驿站”,以社区提供托育服务场地设施、托育机构公益入驻运营的合作发展方式,实现照护驿站提质育儿服务、托育机构建立专业口碑的双方增益效应。
下一步,“育共体”还将进一步升级服务,计划建成育共体合作单位500家,“医、防、护”儿童健康管理中心30家。托育机构保育人员可“点单”至妇幼保健机构专业技能培训进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托育机构定制特色“托育服务包”;为家庭养育开发数字托育养育服务场景等,温州将持续擦亮“温馨善育”金名片。(温州新闻 记者 李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