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

首页>地方频道>盐城>要闻

增进民生福祉 绘就幸福底色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

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我市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殷殷嘱托,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让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今年1至10月份,我市20件为民办实事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08.3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88%。

坚持人民至上

托起稳稳的幸福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共同富裕的源头活水。

就业帮扶行动是我市今年为民办实事重要项目之一,内容包括建设标准化“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帮扶困难群体就业、组织学生和失业青年就业见习等。

“中国移动招聘营业员3人”“陶陶美甲招聘美甲学员1人”“江苏晟华半导体有限公司招聘储备工程师1人”……

盐都区潘黄街道兆泉社区“家门口”就业服务站的电子屏上,一条条招聘信息不断滚动播放,招聘单位、人数、工种、薪资待遇、联系人等信息一目了然。

截至10月底,全市建成并投入运营“家门口”就业服务站20个,兜底帮扶“五类”重点困难群体就业3056人,提前完成“家门口”就业服务站省、市年度目标任务。

同时,我市大力实施“青年就业见习提质行动”,扎实推进就业见习工作,1至10月,累计组织4957名离校两年未就业全日制普通高校毕业生和16岁至24岁失业青年到岗见习,以实干实事为就业见习人员成长成才“铺路架桥”“保驾护航”。

在今年我市公布的20项为民办实事项目中,医保部门承担了“提升医疗保险保障水平”的重任,具体为推进生育保险联网结算和医保公共服务“视频办”。

目前,生育保险联网结算已在全市具备生育及计生手术资质的医疗机构全面铺开,参保人定点生育登记即可直接刷卡结算生育医疗费。截至10月底,153家医疗机构已经全部接入,结算10万余人次,支付9998.44万元。

11月6日,我市医保公共服务“视频办”正式上线,运用AI机器人智能客服技术,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特别是解决了手机使用不便、无法现场办理的特殊群体和中老年人的业务办理难题。

在首批上线事项中,包括城乡居民参保登记、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登记、参保人员参保信息查询及变更、家庭账户共济绑定与解绑,以及门诊慢特病待遇定点医疗机构变更等11项高频业务,以满足广大参保人员的迫切需求。

厚植为民情怀

幸福指数再加码

一项项民生暖政,一条条惠民举措,为百姓生活的幸福指数再加码。

11月15日,在建湖九龙口旅游度假区的淮念书房内,一场艺术作品展精彩亮相。舒适的环境让漫步其间、欣赏作品的市民张俊忘记了时间。他由衷地感叹:“这是很有特色的书房,配色清新、藏书丰富,可以触摸到‘诗和远方’。”

淮念书房是我市今年打造的15个全民阅读新空间之一。“作为一家人文书店,淮念书房不仅传承了当地深厚的文化底蕴,更融合时尚与科技元素,打造出一个独特的阅读空间。未来将定期举办人文艺术和书籍展览,让每一位到访的朋友与美不期而遇。”书房店长乔丽丽说。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话剧《雷雨》、昆剧《牡丹亭》、广陵琴派古琴艺术名家音乐会、口碑佳作《驴得水》……如今,越来越多的高质量文化作品闪耀在盐城的大剧院、小剧场。不必奔赴远方,在家门口就能品尝“文化大餐”。

高质量的文化供给,满足了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我市不断提升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能力,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青年路高架下的运河心公园,桥上往来的车辆呼啸而过,桥下一群人在球场上奔跑、传球、投篮,上演着赛场上的“速度与激情”。“我几乎每天都和朋友来这里打羽毛球,偶尔也打一下篮球。有宽阔的桥体遮挡,无论下雨还是烈日,大家都能从容锻炼。”市民袁宏宇说。

运河心公园充分利用青年路跨通榆河大桥下的闲置空间,打造了占地面积7000平方米的体育运动场所,包含羽毛球场1个、篮球场2个、足球场2个和部分停车位,不仅为周边群众提供运动、休闲的场所,同时也让桥下空间好用、好看、好管,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利用和共享。

我市着力解决群众“健身去哪儿”问题,建设体育综合体、足球场、体育公园、健身步道,同时充分利用城市边角地块,建设群众身边的健身场所。我市已建成体育场地30949个,其中,基础大项类的田径场地1021个,游泳场地220个,球类运动场地16020个,冰雪运动场地3个,体育健身场地8758个,全民健身步道2706条,人均体育场地面积4.73平方米,位居全省第一。

顺应百姓期盼

守护“朝夕”幸福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

我市顺应百姓期盼,回应百姓关切,补短板,增供给,提质量,不断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一老一幼”是大多数家庭的主要关切,关乎民生福祉。

为让老年人安享晚年、安心养老,我市连续三年将“盐年益寿”幸福养老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持续深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努力让老年人过上“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乐”的幸福晚年。

11月11日中午,在盐都区盐龙街道的高新嘉园“长者幸福食堂”,不少社区老人陆续来到这里享用午餐。干净整洁的环境、新鲜营养的菜品,让前来就餐的老人赞不绝口。

“这个食堂饭菜可口、价廉物美,这餐两荤一素只要七块钱。”社区居民施军说,“食堂还针对我们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制定每周营养食谱,提供特色餐饮,暖心又贴心,感谢政府对我们老人的关怀。”

“徐奶奶,今天身体感觉怎么样?”护理员柏翠香按照约好的时间,准时来到徐奶奶家,为她梳头、剪指甲、擦洗身体。七年前,徐奶奶中风,半边身体瘫痪,一直卧床。

今年6月,徐奶奶成为家庭照护床位受益者之一。每周,会有护理员到徐奶奶家中上门服务3次,一次一个半小时,一个月总共18小时,服务内容包括生活照护、身体护理、医疗护理等。除此以外,家中还增添了床边扶手、一键呼、智能床垫等适老化设备。

今年“‘盐年益寿’幸福养老工程”项目已建成城市街道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8家、幸福助餐小院100个、示范性长者幸福食堂100个、乡村互助养老睦邻点100个、家庭照护床位1000张,持续为10000名75周岁至79周岁中度、重度失能老人购买居家上门服务,不断提升老年群体幸福感。

温暖“一老”,让老人“老有颐养”,也要关爱“一幼”,让孩子“幼有善育”。

“暑假期间,实在没时间照看小孩,暑托班真是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在响水经济开发区,上班族林双选择将孩子送到灌江红爱心暑托班,“让孩子参加暑托班,假期不仅过得有意义,也让家长很放心。”

“爱心暑托班”已连续两年纳入我市民生实事项目。今年暑期,团市委在全市各乡镇(街道)开展“爱心暑托班”项目,共设置152个爱心暑托班班点。

“每个班点开班时间不少于28天,开展课业辅导、素质提升、安全守护、心理疏导等关爱服务活动,帮助中小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健康心态,以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团市委有关负责同志说。

“一老”连着“夕阳”,“一幼”连着“朝阳”,我市积极探索精细化服务新模式,用心用情用力关爱“一老一幼”,守护“朝夕”稳稳的幸福。

在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我市将继续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不断增进民生福祉,让城市更有温度、人民生活更有质感。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60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