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26日,在温州市文博会上,瓯剧艺术研究院将经典瓯剧人物形象开发成Q版造型,植入手机壳、书签、收纳袋、靠垫等,吸引了许多年轻人目光。
时代变迁,传统戏曲从独领风骚退缩至边隅穷落,观众锐减、市场萎缩是不得不面对的窘境。温州素有“南戏故里”之称,中国戏曲始于南戏,而温州是南戏的发源地,有较为完整的瓯剧、越剧和昆曲的戏曲艺术体系。如今,智能手机的出现让温州戏曲迎来新的春天。 在温州南戏博物馆,来不及卸妆的瓯剧演员刘佳佳将演出照片导入电脑进行编辑,及时发布到温州市瓯剧艺术研究院的微信公众号。
很快,在城市另一端,温州医科大学大三学生章莹莹就欣赏到了演出照片。靠着微信公众号,演员和票友彼此拉近了距离。 在温州传统戏曲的演出现场,票友们高举手机拍摄和录制演出场景,再发送到微信群、朋友圈共享,已成为常态。通过时下最热门的社交软件和视频软件,让这些传统戏曲也有了时尚感,吸引了更多年轻票友。温州小鹿轻聆文化创意公司打造的“文化驿站”有一万多名粉丝,其中不少是00后。他们用手机打开“文化驿站”就能欣赏到南戏曲目的台前幕后,以解曲终人散的惆怅。 去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明确提及,要发挥互联网在戏曲传承、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鼓励通过新媒体普及和宣传戏曲。 智能手机的出现,为传统戏曲带来更多的内在动力。
由于传统剧团多是各地巡演,演员的交际圈相对闭塞,社交软件的出现拓展了他们的视野,与亲人的交流也更频繁,年轻人也更愿意进入这个群体。在温州各戏曲演出后台,每当一曲方歇,穿着古装的演员们拿着时尚手机把玩的“穿越”场景已经司空见惯。 柳暗花明又一村。传统戏曲与时尚手机碰撞出的“新”戏正在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