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住着真是好,就在我家附近,子女不在身边我也不怕没人照顾。”89岁的温州老人余阿婆说,自从住进了鹿城区芳园社区元墅托老服务中心,比起请保姆划算,还有专业的服务,实在是让她舒心。
余阿婆说的芳园社区元墅托老服务中心,是温州市民政局今年要在全市探索开展的社区养老园。社区养老园主要为社区中有一定困难的老年人提供专业养老服务。
“社区养老园解决了居家养老模式中护理人员不够专业的难题。”温州市社会养老服务指导中心主任陈娅莉说,社区养老园满足了老年人在家门口养老的愿望,也能给照顾老人的亲属提供“喘息服务”。
目前,温州市已建成20家社区养老园。
家门口就能享受专业服务
目前,主要是两种养老模式:机构养老和居家养老。而在温州,愿意去机构养老的老年人并不多,居家养老却面临专业服务水平低等问题。
此前,温州民政部门针对全市老年人群体进行了一项调差,调查结果显示,90%以上的老人倾向于居家养老。
为解决居家养老模式中护理人员不够专业的难题,温州市开始探索“社区养老园”概念,并下发通知,在全是开展探索社区养老园建设。
社区养老园是依托社区关系网络,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实现社区、居家、机构养老融为一体的新型养老服务机构,其建设应在居家养老服务功能齐备的基础上,增加为老年人就近提供短期、集中、专业照护服务。
芳园社区元墅托老服务中心是温州市首个社区养老园示范点,从今年5月开始运营。
“来住过的老人都说好,离家方便,又有护理员提供专业的服务。”芳园社区元墅托老服务中心主任谢夏燕说,养老园里有12张床位,目前住了6个老人。养老园里有3名护理员,3张护理床位,9张普通床位。
余阿婆在这里住了3个月,因为子女不在身边无人照顾,又不想去离家太远的养老机构,就选择住进养老园。“因为不需要特殊护理,每个月算上餐费,需要支付2400元,这比我请保姆要划算得多。”
“社区养老园结合了机构养老和居家养老各自的优势,满足了老年人在家门口养老的愿望。”陈娅莉说,把养老园搬进社区,是为了让老年人能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享受机构照料、上门照护、居家护理等一站式综合型的专业养老服务。
利用闲置办公楼建社区养老园
社区养老园的重点服务对象,是社区内失能老人、高龄独居老人等生活自理有一定困难的老年人,以及其他有养老需求的老年人。
在社区养老园的场地选择上,民政部门鼓励将城镇中废弃的厂房、医院等,事业单位改制后腾出的办公用房,乡镇区划调整后的办公楼,以及转型中的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举办的培训中心、疗养院及其他具有教育培训或疗养休养功能的各类机构等各种闲置、存量设施,整合改造为社区养老园。
在功能打造上,要求社区养老园同时具备“机构托老”和“上门照护”服务功能,包含生活照护、康复护理和医疗卫生等多方面的专业养老服务项目。简单来说,针对选择居家养老的老人,社区养老园也可以提供上门助餐、助浴、助洁、助医等服务,以解决居家护理人员专业短板的问题。
在建设主体方面,鼓励以“政府+社会”的建设思路,允许各类主体参与养老园建设,明确社区养老园以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社区(村)出资建设为主,也可由社会力量(包括社会组织、企业或个人)投资举办。获得养老机构许可证的养老园还可享受养老机构和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相关建设补贴、运营补贴和其他政策扶持。
全市铺开建设社区养老园
社区养老园就像一个小型的养老机构,床位规模一般控制在10至49张。
与普通养老机构有所不同的是,社区养老园的机构照料服务旨在解决临时有入住养老机构需要的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即老年人入住社区养老园的时间,原则上不超过3个月。当然,各地可根据老年人实际需求调整入住期限。
“我们的设想是为有临时需求的老人提供住宿,比如说出院后需要康复护理的,子女没办法及时照顾等情况。当然,遇到情况特殊的我们可以放宽时间。”陈娅莉说,社区养老园的建设,主要还是为了将服务延伸至居家养老,让居家养老更加专业化,让更多老人享受到上门看护、助浴等专业的服务。
目前,温州市已建成20家社区养老园。到2020年,各乡镇(街道)都要力争建成一家以上社区养老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