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

首页>地方频道>温州>社会

龙泉溪头村村民和台湾乡村设计师共同描摹美丽乡村

                                                                                                                                      王惠民伏案为溪头村做规划。

                                                                                                                      冬日里,八棵树公园落叶纷纷,锻炼的人却不少

                                                                                                           溪头村入口、八棵树公园旁的青瓷作坊,王惠民在做设计指导。

  浙江日报讯 龙泉宝溪乡溪头村里的八棵树公园,让一位台湾设计师尝试“从土里长出来”的乡村规划理念,让998名村民体会到“生活在一起”的相互依存感。八棵树公园只是个开始,它带起了小村的一场新农村建设,唤起了对家园的归属感和亲密感。

  八棵树位于龙泉宝溪乡溪头村村口,那里留下了村民们儿时在树下嬉闹的美好回忆,却疏于打理。

  四年前,台湾设计师王惠民看到八棵树,萌发了在浙南打造他心中“美丽乡村”的愿望。6个月后,八棵树公园闪亮登场,在台湾宜兰做了20年乡村规划设计的他,今年被聘为龙泉的美丽乡村建设顾问。

  浙江龙泉,台湾宜兰,相距433公里,因为乡村,拉近了距离。

  998名溪头村村民,52岁的王惠民,他们的生活本没有交集,因为八棵树,乡村的记忆清晰呈现。

  老地方的呼唤

  2008年,王惠民是上海一家台资设计公司的总执行,他还是台湾科技大学建筑系兼职教授、一级资深规划设计师。整天穿梭在城市的摩登大楼之间,王惠民心中却难忘为台湾宜兰上百个村做规划设计的快乐时光,他依然向往着悠悠牧歌的田园生活。

  也是在那一年,时任龙泉市长的梁忆南前往台湾宜兰,那里的美丽乡村,让他心动。回来后,梁忆南通过网络,把参与宜兰建设的设计师王惠民请到了龙泉。“我们要做从龙泉的土地里长出来的东西,而不是从别的地方搬过来。”王惠民至今都清晰地记得梁忆南对他说的这句话。

  “当时的宜兰就跟现在的龙泉一样,远离核心工业城市、自然风貌保存完好。”王惠民说,“从土里长出来”,这是他一直坚持的设计理念,如今的宜兰,各种特色村有上百个,每一个都有自己的味道,当地村民也从观光游中获得更多收益。

  不过,王惠民没想到的是,就在他已经坐上从龙泉回上海的长途车时,他和龙泉却又近了一步。就要上高速时,宝溪乡党委书记周义泉给他打了个电话,说要带他去溪头村。王惠民很惊讶,他还来不及想怎么回应周义泉的热情邀请,直觉已经告诉他,一定要去看看这个地处浙闽边界的小村庄。

  “当时我大吼一声,我要下车,司机整个被吓到了。”回忆起这个片段,王惠民笑得很开心。一个电话,王惠民听到的是一个村庄的诚恳,他感动于村民期盼村庄发展的热切心情,这让他有了无穷的动力。

  青山竹林环绕,一条依傍村庄的溪水,溪水汩汩向前流……王惠民说,他对溪头村一见钟情,路过的一景一物,不用刻意记住,却可以深深地印在脑中,并且迸发出无尽的创意。因为赶时间,王惠民只是在溪头村稍作停留,不过,他许诺一定要再来。

  王惠民自称做事情比较慢,如果答应为村做规划,他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浑身的力气——一个村的规划,需要慢拈细磨,至少用一年的时间扎进村里,现场考察、走访村民、驻村观察,而且还需在与村民的多次互动中反复修改方案。

  一个月后,他如约来到溪头。这次,他给自己下达了任务——要在最短的时间听到最全的故事,建立他和村庄的情感联系。他走访了村民,村支书吴美芬、村主任曾志华、老村长,他还把热心村民集中起来,向他们了解村情村史、倾听他们的需求。

  “留一些空间,给妇女们跳舞。村里的腰鼓队、军乐队平常也要有训练场地。”“早上起来要健身,晚饭后要散步”、“老人也需要发呆的地方”、“暑假里小孩喜欢到溪边玩”……村民们热烈地提议着,王惠民一一记下,听得很激动。

  讨论快结束时,他还不忘幽默了一把:“有没有人来谈恋爱?”一句话,村民都乐翻了。

  八棵树的记忆

  在溪头村村口,就能看见“八棵树公园”。临溪的公园里挺立着八棵古树,错落有致。树荫下,绿草茵茵,分布各种健身器材。依托八棵树,砌了一段波浪式鹅卵石石阶,将古树圈在一起。走下石阶,一个宽敞的大理石广场。广场四周,分布着凉亭、花坛、翠竹。

  “以前可不是这样哦。树那儿是农民的自留地,广场那块是一个竹制品厂,防洪堤原来是一处斜坡,发大水时,经常被淹。凉亭也是没有的。现在这么漂亮,多亏了王老师。”溪头村村支书吴美芬说。

  吴美芬口中的“王老师”就是王惠民,在她和村民们眼里,王惠民像一个能画龙点睛的画家,有飘逸的头发、和善的笑容、温柔的语调,最神奇的是,行走在乡间,他有一双发现乡村美的眼睛,还有一双装饰乡村美的大手。

  在王惠民眼里,溪头村村民才是创作灵感的源泉。第一次到村里的时候,他就对村口八棵大树感到好奇,村民告诉他,这里原本有十棵百年古树,有“十树坛”之称,后来被雷劈掉一棵,被大水冲走一棵,还剩八棵。王惠民记得那天,村民围着他说了很久,60岁上下的村民,都有儿时在树下嬉闹的美好回忆,很怀念。

  再回到溪头时,王惠民带来了专门为村公园设计的“八棵树的记忆”。他将设计做成3D模型,请村民来看,并提修改建议,“尽可能让他们知道细节,只有看过细节才能激发他们的想象。他们是溪头的主人,最清楚自己的需要。我不能决定的问题,问他们、跟他们讨论,总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王惠民第四次到溪头村时,设计方案得到村民一致通过。前期设计历时两个月。

  “这个公园,我们自己来做可不可以?”做了设计方案,王惠民还有其他想法。

  “当然可以啊!”村民们回答得掷地有声。

  王惠民随即拿出一张纸,上面列好了施工过程需要用到的工种和人数。很快,泥水匠、木匠等各工种的工头从村民中选出,每个队也选好了队员,一场美丽乡村的建设就这样拉开了序幕,自己动手建公园,溪头村村民的热情被最大限度地激发了——

  地下的鹅卵石是女大学生村官叶莉,用两个星期的时间组织村里妇女收集齐几万颗石头后铺成的;凉亭上12个马腿,其中10个是村民自愿捐的;广场四周的苗木也是村民自发组织捐钱购买……如今,走在八棵树公园,每一个小景,村民们都有深情的回忆。

  历时6个月,2010年2月,八棵树公园闪亮登场。那时正值春节,许多外出打工青年,回到村里惊诧村口怎么有这么漂亮的公园。他们在公园门口合影,邀请朋友过来玩,像王惠民说的,“还有人来谈恋爱”。

  村民的集体乡恋

  在溪头村,这只是一个开始。八棵树公园之后,村中心又建了一座水上公园。水上公园,主体是一个老鼠、蚊子成堆的茭白塘改成的池塘,引山上的溪水注入,清澈见底,四周布满了造型各异的大石头。池塘上小桥飞驾,塘里橘红的、白的、黑的鲤鱼快活地游来游去。

  “八棵树修好后,我们就想村中心能不能再建一个公园。有一天,村支书来收清洁费,我们几个妇女就说出了这个想法。没想到真有了。”49岁的陈美翠,说起家门口的公园,乐得合不拢嘴。

  “水上公园从选址、设计到施工,全是村民自己做的。王老师做顾问,提建议。最近村里又在做活水进村工程。通过渠道,将水上公园的溪水,引到村民屋前屋后,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养鲤鱼。村里一条清代老街也在着手修复中。”吴美芬说。

  一个公园、另一个公园、活水进村、修复老街、村庄整体规划……溪头村民的美丽乡村热情愈发高涨,公园从土里长出来,装载着全村上千人的爱,这是王惠民最骄傲的地方。

  王惠民觉得,只有让看过公园的人,产生“回家把自家院子布置漂亮”的念头,这才是一个好的设计师。“一旦将设计过程、细节完全摊开,村民会学样。他们最了解村庄的历史和精神,完全有可能建一个漂亮的乡村。在宜兰,我们就是这么做的。其实,很多村庄都是看了我们做的案例,回去自己做,也做的很好。”王惠民说。

  “不用大拆大建,原来平凡的村庄,一下子就变得有灵气和生动起来。今年溪头村还被推荐申报国家级生态村呢。”宝溪乡党委书记周义泉很高兴,面目一新的溪头村,还被上海春天艺术沙龙有限公司看中。未来,公司将开发10栋全竹建筑,用作咖啡、酒吧等,吸引高端游客。

  对于王惠民和溪头村村民来说,从自己动手设计、建造公园开始,到美化整个村庄,美丽乡村有了别样的意义。以前,村民觉得“美丽乡村”是与城镇无异的新房子和水泥硬化路面,王惠民觉得很难沟通;如今,村民会对村里的历史故事、旧物件、古建筑格外感兴趣,他们和王惠民有了很多共同语言。

  “石头墙、白灰的大宅院,很多村宅不是一次盖成的,而是历经几代人、一百多年不断形成的,农村房子像手工艺品。与此相反,城市房子就像流水线上的粗制产品,毫无美感。农村也需要改变,但绝不是做城镇的翻版。所以,不管是新农村还是美丽乡村,首先需要改变的,恐怕是我们欣赏农村的眼光。”王惠民说。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6683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