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

首页>地方频道>温州>社会

线路站点不固定 酷暑下雨无遮挡 社区小巴受冷遇

    浙江日报8月12日讯 下午2时,温州市区艳阳高照。司机潘陈清顶着烈日,驾驶着“敞篷式”社区小巴,绕行在几个小区之间。半个多小时里,车上始终空无一人。

  潘陈清驾驶的社区小巴,是一种白顶蓝底的环保电动车,与我们在景区见到的观光车相似,两排座位,限乘6人,票价3元。目前,在温州城区共有30多辆这样的车,在3条不同的线路之间运行。

  为了解决市民“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难题,今年4月底,温州市率先推出社区小巴。

  “推出前,我们做过市场调研。居民普遍反映,对这种环保便捷、招手即停、送行到家的交通方式,是很期待的。”温州市交通集团城东公交副总经理胡润说,但从目前运营的3个月来看,这种小巴士,实际乘坐率并不像预想中的那么高。

  潘师傅告诉记者,他开这种社区小巴将近一个月了,但是乘坐率不高,最多的一天有150人次,而最少的一天不足50人次。其他司机和他差不多,如果偷懒的话就更少了。“上午10时到下午3时,基本没什么人乘坐,就算是其他时段,小巴车上也是很少坐满客人。”

  胡润说,社区小巴仍处于亏本营运状态。“我们一辆小巴车运营一天的成本要600元左右,而实际上,每天的平均乘坐率约100人次,收入约300元。”

  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边是社区小巴呈现很高的空驶率;另一边市民却抱怨社区小巴车子太少,搭上基本要碰运气。

  “车辆太少了,等上一辆车,往往要10多分钟。”市民陈女士说,她有几次出门,试着坐社区小巴,但最终因为没等到车,还是选择坐了出租车,“这么热的天,在外面多待一分钟都受不了。”

  司机潘师傅表示,社区小巴是没有固定线路和站点的,市民招手上车,到目的地下车,所以要乘坐的市民难以知道社区小巴什么时间在什么地点经过,只能碰运气。“没有乘客的时候,我们只好开着小巴到处转悠,遇上一两个乘客就载他们一程。”

  更多的社区小巴驾驶员反映,由于车辆是全开放式的,受天气影响很大。“我们的车子属于冬冷夏热的,碰到刮风下雨,司机不好开,市民要碰上也不容易。”司机徐林平一边擦汗一边说,这么热的天,他们也想提高工作效率,为更多出行的居民服务。

  对于社区小巴“尝鲜”中面临的诸多问题,温州市交运集团已着手新一轮的调查研究。“下一步,我们将结合市民意见,以及我们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解决。”温州市交运集团一位姓朱的负责人说,“已有市民建议我们的司机,引入类似出租车的‘叫车软件’。还有,我们可能重新合理分配社区小巴的运营线路,并让更多的市民了解我们的社区小巴,真正达到服务居民出行的目的。”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6569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