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1月15日讯 温州小男孩橙橙(化名)今年4岁,反应迟钝、说话不清,连“爸爸”这个词的发音也发不好。一开始,家人以为是他出生时因难产缺氧导致生长发育比其他小孩慢一点,后来送医院检查发现,他的脑部长着一个肿瘤,被确诊为“松果体肿瘤”。昨天,他被转到温医附一院住院部治疗。
据统计,今年以来,温医附一院放化疗科每月接待3000至4000名恶性肿瘤患者,较去年每月同期增长30%至40%。
昨天,该院放化疗科和温州医学会放化疗分会成立“肿瘤康复之家”,在治疗手段之外给患者及其家属免费提供多方面的支持。
有的肿瘤患者仅1岁多
温医附一院放化疗科主任医师谢聪颖说,恶性肿瘤患者呈现低龄化的趋势,今年已确诊10来例儿童患者,鼻咽癌患者最小的为9岁。她接诊的最年幼髓母细胞瘤患者仅1岁多。
谢医生说,患上脑肿瘤后,行动、情绪等方面的改变较大。像橙橙,其颅内的肿瘤直径为4厘米,压迫语言中枢,导致语言障碍。另外,橙橙现在暴躁的脾气也可能是受其影响所致,只有打镇静剂才能配合治疗。
儿童脑瘤多与遗传基因有关,难以预防,医生建议早发现、早治疗。
如今,儿童高发的脑瘤有:脑胶质瘤、脑转移瘤、室管膜瘤、髓母细胞瘤等。
恶性肿瘤有家族聚集性
30多岁的黄女士去年第一次到温医附一院就诊,被确诊为胃癌。经了解,黄女士的姑姑、母亲都患过乳腺癌和胃癌,爷爷则因食道癌过世。
谢医生说,胃肠癌、食道癌和乳腺癌等恶性肿瘤具有家族聚集性,即2代中有3人以上患有肿瘤。今年她接诊的四五个患者,其家族都有多成员的恶性肿瘤病史。
谢医生说,这可能和一个家族的基因和生活习性有关。家里有多个成员患过恶性肿瘤,建议该家庭成员勤做体检,早做相关病例的预防和治疗。例如,有胃癌和食道癌家族病史的家庭要注意饮食习惯,少吃火锅和腌制品、油炸等太咸太油的食物。
抗癌“妙方”是否靠谱?
据国家癌症中心和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今年发布的《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全国每年新发肿瘤病例约为312万例,平均每天确诊8550人。
目前,恶性肿瘤的病因仍不明确。网上有诸多疯传抗癌的“妙方”,如癌症患者一般都是酸性体质的人,多吃葡萄、茶叶、海带、柿子等碱性食物能预防癌症。
对此,谢医生说,这些“妙方”还没有经过大样本的临床研究证实,不一定科学。
据了解,“肿瘤康复之家”为肿瘤患者及其家属提供交流平台,将定期组织专家开展免费肿瘤科普知识讲座活动;组织抗癌成功的患者分享经验,与患者进行“一对一”的沟通;开设健康咨询门诊,协助申请慈善赠药及解答相关饮食、心理问题;定期发放抗癌相关资料,对肿瘤患者的治疗及康复进行指导;开通微信平台,对肿瘤患者咨询的有关问题进行整理回复;开通志愿者服务,帮助患者定期到医院复查预约挂号。
肿瘤患者及其家属可通过热线0577-88069371了解相关情况,加入“肿瘤康复之家”成为会员。
延伸阅读抗癌几大误区
“肿瘤康复之家”昨天举行讲座,指出市民在抗癌方面存在的几大误区:
误区一,补药会使肿瘤增大。
专家说,癌症治疗期间,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进补,而错误的进补会产生不良后果。例如,放疗后易致燥热阴虚,再食高丽参、鹿茸、核桃等热性药食,会使病情加重。
误区二,在西药治疗期间,不宜用中药。
专家说,中医疗法的一大特点就是降低西医疗法的副作用,减少西医疗法的并发症,增强患者体质,可同时治疗。
误区三,患者家属为减轻患者精神负担,特意隐瞒病情。
专家说,患者家属采取隐瞒的手段,会导致患者疑神疑鬼,加重其心理负担,不如明白告知患者,同时给予鼓励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