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

首页>地方频道>温州>社会

叶建华:我只想让家人过得好点

  浙江在线11月28日讯 温州乐清柳市镇长虹村,与著名的中国电器城相距不过两三百米的一间小屋。当我敲开房门,一个有些发福的老人站在眼前,他两边眼角有几道向下的深皱十分醒目,除了皮肤松弛的缘故,这在爱笑者脸上比较常见。

  “您是目录大王叶建华吗?”我问。他有些羞涩地笑了,皱纹从鼻尖向四周荡漾开去。他将我让进屋。

  “好多年前的事了。”这句话轻得仿佛一声叹息。

  叶建华坐下来,将目光投向窗口。太阳透过铁锈斑斑的窗框射进一条金色光带,落在地上的五金零件、全自动设备和一台散架的木头相机上。光带中烟尘流转,缥缈如雾,带着钢铁和机油的味道,徐徐下落。

  叶建华,1949年生于乐清柳市前街村。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为柳市五金设备拍摄、整理产品目录,卖给各地供销人员,发家致富。1982年,与乐清其他七位个体经营者一起,被以投机倒把的罪名判刑,史称“温州八大王”。1984年,八大王获平反,从此以温州为代表的个体经营模式迅速向全国推广。

  这一事件在改革开放35年历史中有里程碑意义。有经济学家说,温州模式正是从关押八大王的监牢里走出来的。

  30年前,做了本柳市电器产品目录

  家里十元一张的钞票用麻袋装

  1980年前后,柳市出现了很多个体作坊,生产什么的都有。供销员全国各地跑销售。但工厂能做什么,客户需要什么,没有产品目录,太不方便。叶建华就帮这些作坊的产品拍照,用拼音字母编号,加上说明,再写上是哪家作坊生产的,集结成册印刷。

  后来,偷偷从国营、集体企业里将产品弄出来拍照,也编进这本目录里。

  因此,这本《电器产品样本》实际成了乐清电器产品大全,又因为它上面还注明了产品生产厂家,因此后来有经济学家认为,这是“阿里巴巴”的草根版。

  我问叶建华,哪里来这样的灵感?他说,为了生活。合法的国营工厂、大集体都没他的份,只好偷偷做了个相机(镜头上海买的)拍照片糊口。

  1972年,经人介绍,当年23岁的他和22岁的永嘉姑娘周品莲结婚,第二年生下大儿子。1976年、1979年陆续有了两个女儿。生活压力更大,逼得他去找更多的钱。

  “为了生活,我没办法呀,我就是想把生活过好点。”这几乎是叶建华的口头禅,这似乎也能为温州人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作一个注脚。

  那两年,随着叶建华的目录供不应求,全家人的日子确实好了起来。当时赚了多少钱?老叶两口子总是说记不清楚了。不过,他的大女婿告诉我,十元一张的钞票,当时是用麻袋装的。

  【私营经济】

  1980年12月11日,主卖纽扣的温州小贩章华妹没有想到,她成了一位历史性的人物。这一天,章华妹,她从温州鼓楼工商所领回的营业执照,成为新中国第一份私人工商执照,编号为“10101”。

  上世纪80年代初的温州乃至全中国,长期的经济桎梏和单调被打破,各种小商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因为改革,私营经济开始萌芽并茁壮成长。

  1982年被抓,罪名:投机倒把

  3岁女儿拉着他衣角哭:“爸爸,回家”

  好日子没持续多久。1982年,全国打击经济领域犯罪的政策出台,温州被认为是重灾区。很快,工作组派了下来。

  那年夏天一个晚上,正给大儿子洗脚的叶建华被带走,说是去谈话,很快被关进一个废弃仓库。当时那里办了个学习班,关了十几个人,都是所谓的投机倒把分子。

  一日三餐都是周品莲给送去,有一天,两岁的小女儿闹腾着非要去看爸爸,当妈的只好带着去了。没想到,小家伙拉着爸爸的衣摆嚷嚷“爸爸回家,爸爸回家。”

  叶建华至今不会忘记那个场景:妻子在仓库门外拉孩子走,孩子赖在门边吵着要拖爸爸回家。

  女儿那么小,比他的膝盖高不了多少。当爹的心乱如麻,但看看门口站着的工作组人员,不敢挪步。最后是妻子连拉带抱将女儿带走。

  学习班关了42天,叶建华被关进看守所。原本觉得自己劳动致富没什么问题,但手铐铐上的那一刻,他一下懵了。

  看守所屋子,只有一个豆腐干大小的窗口,里面黑咕隆咚。叶建华进去的那一刻,看到了十几个黑暗中白得耀眼的秃头。

  想到当时投机倒把严重要被枪毙,叶建华睡不着也吃不下。不过,想想家人,他告诉自己身体不能垮,一点点将粗砺的虾皮屑拌粥咽下去。

  看守所住了30多天,叶建华等人铐上手铐,在柳市小学公开宣判。

  周品莲至今说不清公审那天是怎么走过去的,她说当时整个人都软了,脚底跌跌绊绊,也没听清楚判了多久。

  “判三年,缓三年。”一个同去的亲戚告诉她。

  那几个月,妻子周品莲从100斤瘦到了70多斤。她说,这体重至今没有长回来。

  【温州模式】

  1984年4月23日,苍南县龙港镇设立。嗣后,进行探索农民集资建设小城镇改革试点,建成中国第一座农民城。5月4日,温州正式获批全国首批14个沿海港口开放城市之一。

  上世纪80年代中期,经济发展的温州模式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所谓温州模式,是指以家庭工业和专业化市场的方式发展非农产业,从而形成小商品、大市场的发展格局。小商品是指生产规模、技术含量和运输成本都较低的商品;大市场是指温州人在全国建立的市场网络。

  1985年5月12日,《解放日报》头版头条刊登《温州三十三万人从事家庭工业》的报道,“温州模式”首次见诸报端,并得到认可。

  1984年获平反,1985年就开了公司

  20多年前,他就把儿子送到国外练胆子

  1984年,中央下达了保护私营经济的一号文件,八大王案平反。

  温州著名企业家南存辉曾说过,自己这一代企业家是踩在“八大王”的肩膀上发展起来的。如果1984年“八大王”没有平反,他们也不敢再办企业。

  不过,叶建华发现,做目录已经没有多少利润了。因为他被抓,很多人知道做这个挣钱,都来抢口饭吃。

  既然私营经济可以公开搞了,他名正言顺地开起了照相馆,还打起了其他领域的主意。这时,一个朋友找到他,说想借助他摄影的本事,一起开家广告公司。广告公司在当时可是稀罕事儿,叶建华来了兴趣。不过,做了半年,因实在没什么人想做广告,没有客户,公司开不下去了。

  这边广告公司刚关门,那边妹夫又来找他,说要合作开家汽车修理厂,这在当时也很罕见,两人一拍即合。可是,那年月汽车实在太少,生意冷清,一年后公司关张。

  上世纪90年代初,国内出现一股出国潮,后来还就此出了一部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温州人历来就有行商天下的传统,叶建华不甘人后,决定让已成年的大儿子出去开开眼界。

  温州有不少商人在海外打拼,叶建华让儿子到意大利的亲友那里打工,又让他到美国当餐馆服务员、当缝纫工。一直过了6年,儿子才回国。

  叶建华说,让儿子出国,一是想让他找找国外的机会,闯荡一番;二是也是为了叫他开开眼界,磨砺性情。

  1993年,他自己开了一家螺丝厂,现在儿子是他最好的合作者。

  他的两个女儿,一个进入邮电系统,一个在银行工作。

  【温州精神】

  1987年9月16日,国务院批准温州市为全国首批13个农村改革试验区之一。9月21日,《温州市利率改革试行方案》实施,温州市成为全国首个进行利率改革的试点城市。

  1988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国务院研究室派员来温调查,认为“温州模式”不是资本主义。

  1992年10月13日,温州市首次总结、概括了“温州精神”为:“自主改革、自担风险、自求发展、自强不息”。

  2005年起跟风炒楼,赚过,也被套过

  如今自学机械自动化,自己设计设备

  1989年2月15日,北京首次公开出售商品房,揭开了住房商品化的大幕。

  2000年左右,经过二三十年的财富积累,温州民间积累了雄厚的资本。他们选择了房子。先是促使温州市区房价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继而在上海、杭州、北京、青岛、重庆、沈阳等地楼市砸下几百亿资金,所过之处房价无不暴涨。有人统计,温州市区及乐清、永嘉等县约有8万人在炒房。

  这其中自然不能少了叶建华。

  大女婿说,老两口不仅在温州本地买卖房子,还去杭州、昆明等地买房子。2005年买进,隔两年卖出,一倍的利润还是有的。他记得有一套房子买来是4500元每平米,卖掉是10000多元每平米,“不过他这个人很低调,这个不肯说的。”

  柳市镇一位与叶建华相熟的工作人员也说,老叶置下了很多房子,但自己住的还是20年前的老房。

  不过一问到房子,叶建华立刻表示自己是小打小闹,跟风而已,没赚多少钱,反倒是现在被套牢了。

  2005年以来,中国制造业人力成本不断提高,民营企业利润渐降。

  叶建华开始鼓捣机械,搞技术创新。他自己买来机械自动化、程序编辑等书籍,在家里看。2009年,还考出了助理工程师的证书。

  2007年,他把螺丝厂的六台大机器,改造成全自动的,本来两个工人伺候一台机器,现在一个人伺候一台就够了,这可就省下了一大笔薪水。

  现在,他又推出了新产品——一台可以自动安装打火机的机器。

  只见他将机器一开动,底下一个轮盘带着大零件转动起来,上面一个机械臂,像小鸡啄米一样将一个个小零件安到大零件上。

  叶建华说,他自制的设备已试验了一段时间,没有问题,他想复制一批,然后去宁波开一个工厂。

  我告诉他,这几年我省一直力推技术创新,以此带动产业转型升级,他又走到了前头。

  “没办法呀,人力成本越来越高,本地工人招不到,外地工人也快请不起了。不搞自动化,我靠什么吃饭啊?”叶建华两手一摊,眼角的笑纹顿时明晰起来。

  这个60多岁的温州人,远远没有老。

  【温州金改】

  2002年12月20日,经浙江省委、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温州市成为全国唯一的金融改革综合试验区,金融改革全面启动,温州再次走到全国的前面。

  到2012年3月28日,国务院第197次常务会议批准设立浙江省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

  8月8日,温州金融改革广场开业。这里将打造成为温州建立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和培育地方区域性资本市场的综合性平台。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8165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