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们聚集在一起加工石斛。徐齐摄
浙江在线01月07日讯 近日,首届浙江铁皮石斛文化节在乐清开幕。开幕式上,人们高谈阔论着石斛产业的未来,“平园村”始终是一个绕不开的字眼。
“大荆镇的平园村嘛,我们乐清远近闻名的石斛专业村!”一位乐清农林系统的干部介绍说,平园村所在的双峰办事处(原来的双峰乡)被誉为“中国铁皮石斛之乡”,其产业发源地就在平园村。据说,村里人人都会做枫斗、家家户户都在做枫斗,新中国第一家枫斗加工厂就开在那里。
一句话,让人很好奇:“石斛村”平园真有那么“牛”?
世代相袭的仙草情缘
会场上,记者见到了52岁的平园村人俞章满,做枫斗经纪人已有三十年。老俞除了总拎着一个公文包外,看上去很“农民范”。跟着他,我们来到平园村,这里四面环山,两条清澈的溪流交汇于此,风格各异的小洋楼在阳光下争奇斗艳。
“老俞,我们家的金钗石斛到货了,你来看看吧!”还没到家,老俞就被邻居项爱玲叫住了。俞章满拆开了一个大麻袋查看后说:“货不错,这八袋我都要了。”俞章满告诉记者,每袋金钗石斛重130斤,按市场价,八袋金钗石斛值16万元。“一个大点的订单十几万,在我们这行很平常了!”
平园村临近雁荡山。自明代起,平园村村民就深入雁荡山采挖野生铁皮石斛。上世纪60年代,平园村成立了平园枫斗加工厂,这是新中国第一个枫斗加工厂,老板和员工都是村民。俞章满家中就有人给当时的厂里加工石斛。“小时候最开心的,就是帮家里做些简单的加工活,一天赚个一两毛零花钱!”俞章满说:“石斛加工的一些简单工序,下至五六岁小孩,上至七八十岁老人,都能做!”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就有村民结伴前往云南、广西等地采挖收购铁皮石斛,由于野生铁皮石斛都生长在悬崖背阴处的缝隙中,需要系着绳索在峭壁中攀爬寻找。几十年来,平园村的村民因采挖铁皮石斛而客死他乡的就有十数人。
后来,俞章满发现,跑到外地采挖的村民越来越多,村里的铁皮石斛存量日益增多,转卖成了问题。一次,他无意中听说,广东汕头盛行食用铁皮石斛养生,便带上几麻袋铁皮石斛,辗转坐了三天三夜的车来到汕头。把铁皮石斛卖到当地药店后,俞章满净赚了几百元钱。那时候,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才几十元钱。从此,老俞开始了长达三十年的石斛经纪人生涯。在平园村,像老俞这样的专业石斛经纪人就有几十人。
平园村共有526户、1600名村民。平园村党支部书记吴呈万介绍,从事石斛产业的村民达九成,一些家庭的石斛情缘更是延续了好几代。
村民串起的石斛产业链
漫步到平园村的一间平房内,十多位村民正在进行石斛加工。冬日的暖阳下,村民们将石斛卷成螺旋状,放在烤炉上烘干,整间屋子弥漫着石斛特有的香味。
62岁的张魁云是老一辈的石斛经纪人。如今张魁云已经很少参与石斛经营,因为他的三个儿子张征、张达、张飞都创办了各自的铁皮枫斗企业。此处,正是三儿子张飞的企业在村内的集中加工点。“他在云南有200多亩石斛种植基地,成熟的石斛鲜条就从云南运到这里来加工。”张魁云说。
张魁云告诉记者,由于新鲜的石斛药材不便收藏和运输,历代国人都是这样对石斛进行加工:先将新鲜石斛去除泥沙杂质,剪成短段,放在炭盆上低温烘焙,待其软化并去除大部分水分后,趁热用手卷曲,呈螺旋状后再用稻草或牛皮纸捆绑定型,放在烘箱烤干,待收缩后重新换箍,反复数次,直至完全干燥。
45岁的张淑莲一边手法娴熟地给石斛穿上牛皮纸“衣服”,一边告诉记者,她从外村嫁到平园村后已经做了二十多年的石斛加工,单纯给别人做加工一年可赚个四五万,行情好的时候,大部分村民也自己掏钱购买石斛鲜条,加工好再卖出去,以期多赚一些。
在平园村,已经形成了相当成熟的石斛加工产业链:首先,一些村民走出去,到云南、广东、广西、贵州等地大规模种植石斛,异域种植面积已达9000多亩;而另一些村民则组成石斛采购大军驻扎于云南、广东、广西、贵州各省收购当地种植的石斛,并向平园村源源不断地发送石斛鲜条;鲜条运到平园村后,村内企业或个人组织对石斛鲜条进行粗加工;最后,由像俞章满这样的经纪人将加工好的铁皮石斛买下,并销往全国各地的药厂、医药公司,通常作为药用原材料使用。这样,一个种植、采购、加工、销售的产业链就在平园村串了起来。
一个村的石斛未来
此外,村民中还有人提供各种配套服务。村民周纪分和儿子一起买了两辆5吨位的小卡车,每日往返于温州机场和村里,将异地运来的石斛运进村,同时把加工好的石斛再运出去;电工出身的村民张亨克应用电学知识将传统炭炉改造成电炭炉,替代了传统炭炉;还有人专门为大家提供石斛定型用的牛皮纸;顺丰、圆通等7家快递公司每天至少上村一趟,提供上村取件服务……
人人似乎都和石斛有关联,不过村民们还是口口相传着一个名字——“雁吹雪”。它的名气不仅在平园响当当,也是目前乐清市唯一实现了对石斛产品深加工的企业。在董事长张征的办公室,以雁荡山岩石为造型的铁皮石斛酒、用铁皮石斛研制的纳米粉、冲剂、颗粒、胶囊……让人眼花缭乱。张征说,2013年4月,雁吹雪公司成功收购了杭州一家药品和保健品生产企业;11月起,“雁吹雪”牌铁皮枫斗晶、丸剂等深加工产品正式上市;同时,张征在云南昆明发起组建了云南极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石斛酒。
从组培苗繁育、种植、粗加工、深加工、销售,“雁吹雪”几乎占全了整条铁皮石斛产业链。“这一行的竞争,最终就是全产业链的竞争、质量上的竞争。”张征认真地说。
张征翻开自己的手机,里面有他在云南4000多亩石斛种植基地的图片。铁皮石斛被绑在一棵棵树上,完全模仿野生石斛长在悬崖石缝中的特征,实现了仿野生种植。“我们种的石斛不施肥,不打药,无论风霜雨雪、严寒酷暑,基本不加人为干涉,尽量让石斛在自然状态下生长。”经浙江省医学科学院连年跟踪检测,“雁吹雪”种植的铁皮石斛达到野生水平,农残为零。因品质优越,公司先后成为同仁堂等国内多家知名药厂和医药连锁企业的石斛供应商。
“平园人祖祖辈辈对石斛有很深的感情,深度开发石斛,提升行业的层次,也是我们年轻一代的使命。”临别时,张征认真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