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关心残疾人事业,将残疾人工作纳入市委、市政府工作全局,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总体布局。我市残疾人工作围绕“十二五”规划目标、政府责任书和年度工作重点,以满足残疾人基本需求、提升残疾人生活品质为目标,完善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健全残疾人权益保障制度,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十二五”规划圆满收官,年度目标任务顺利并超额完成。
2011年以来,先后被中共浙江省委、省政府授予“伦敦残奥会工作先进集体”;荣获“2011-2014年全国残疾人体育先进单位”“全省市级残联工作目标考核进步奖”“全省残联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取得“2009-2012年温州市群众体育先进单位”“法律援助先进集体”“四小车”整治工作先进集体、温州市优秀志愿服务先进集体等荣誉。
回眸“十二五” 优化保障服务
近年来,贫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纳入市为民办实事项目,全市6310户有需求的残疾人家庭享受无障碍设施改造和配送无障碍器具。全市电视手语节目和广播专题报道实现全覆盖,市县两级图书馆全部设有盲人阅览室或阅览专座,通过开展手语培训、赠送手机爱心电话卡等活动,实现残疾人信息交流无障碍。
加快“保障体系、服务体系”建设,随着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面的不断扩大,27562名残疾人纳入基本生活保障工程。为20904名贫困且生活不能自理的重度残疾人提供托(安)养服务,累计投入3.12亿元;为3143户农村残疾人家庭实施安居宜居工程,3642名残疾人受益危(旧)房改造,累计投入3287万元。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助残扶贫工程建设,各级各部门对口扶残帮困13993名低收入残疾人,脱贫3912名,基本消除人均低于4600元贫困线。
拓展康复网络
以专业康复机构为骨干、社区为基础、家庭为依托,全面发挥各级医疗机构、残疾人福利机构、特教学校的作用,建立健全专业化与社会化相结合的残疾人康复服务网络。2013年,实现11个县(市、区)“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县”全覆盖。
“十二五”期间,免费为37559人次残疾人提供助明、助听、助行服务,全市累计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15047人次,肢体残疾人康复(包括小儿麻痹症矫治、肢体康复训练及安装假肢)3302人次,残疾人辅助器具配备供应11892件,为2171名0~6周岁残疾儿童提供抢救性康复救助和训练服务,为 83名0~6周岁残疾儿童实施人工耳蜗手术。
全市11个县(市、区)及经开区开展社区康复工作,累计建立社区康复点779个,81%的社区和乡镇开展康复服务,83%的社区配备康复协调员,残疾人能够就近得到基本康复训练和服务。
提升教育就业
2013年,温州市残疾人联合会指导鹿城区率先出台《残疾人庇护产品专产专营和政府优先采购实施方案》,被国家残联原文转发推广,推动党政机关带头安置残疾人工作取得突破。
积极完善以集中就业、按比例就业为主,自谋职业、工疗庇护、网络就业为辅的残疾人就业新模式,全市劳动年龄段有劳动能力和就业需求的残疾人就业率达77%。全市现有残疾人基地135个,直接安置残疾人954人,辐射周边残疾人2456人。
目前,全市特教学校(班)发展到18所(个),基本形成以随班就读和特教班为主体、以特殊学校为骨干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格局,“十二五”期间为14100人提供职业技能、实用技术培训。
助残事业社会化 期待人人来参与
俗话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温州市残疾人联合会近日对省内一些社会化助残经验进行了系统梳理,努力构筑“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残疾人工作组织网络。市民朋友们如果有好的意见或建议,请多献“金点子”,这也是参与社会公益的一种形式。温州市残疾人联合会联系电话:88366327。
杭州市:借船出海 杭州市借阿里巴巴集团这艘电子商务大船,开展残疾人网上创业就业培训,开辟残疾人居家就业新途径。截至目前,扶持160 多位残疾人网上开店创业就业,率先在全国打造一支154 名残疾人的“云客服”队伍。
衢州市:专职委员 衢州市推行以乡镇(街道)残联和村(社区)残协残疾人专职委员为重点的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的做法,目前全市104 个乡镇(街道)全部配备了残疾人专职委员,1744个行政村配备残疾人专职委员1477名。
海宁市:一户一表 海宁市将残疾人的基本情况,连同扶持保障政策制作成一张表格,每户残疾人家庭都对应“一张表”。明确该残疾人本人及家庭可享受哪些政策,让残疾人足不出户就全面、详细地掌握了自己可以享受的优惠福利保障。
展望“十三五” 全面推进小康进程
建立市残工委成员单位联络员工作制度,举办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划专题座谈会,发挥残联主席团和政府残工委成员的作用。科学编制温州市残疾人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改善残疾人状况和小康实现程度,在残疾人权益、基本民生保障、社会保险、康复服务和无障碍环境等方面实现新突破。
提升康复服务质量
加快建设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建立健全覆盖全市的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全面开展医疗康复、教育康复、功能训练、辅助器具适配、残疾预防等康复服务,努力实现“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规范残疾人服务设施管理,完善重度残疾人集中托养、居家安养、中轻度精神智力残疾人庇护、自闭症康复等标准化服务。
全面实施补贴制度
全面实施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为3.5万名符合条件的困难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为1.5万名符合条件的重度残疾人发放护理补贴;促进残疾人就业增收,提高城乡残疾人家庭收入占社会平均的比例。
建立残疾儿童基本康复免费制度,推进扩大基本医疗保险支付项目等工作;完善出生缺陷监测和残疾儿童监测信息共享机制及跟踪康复服务,全面提升残疾预防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