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亳州市体育运动学校、亳州市文化馆联手,借助亳州市文化馆“人人有艺”公益活动平台,开设体育项目类公益培训课程,通过体育赋能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用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实施意见》,增强青少年体质,丰富未成年人的体育文化生活。
体育项目公益化
首期公益培训课程从4月21日开始授课,共开设跆拳道、拳击、武术套路、快乐体操、击剑、激光射击6个项目,上课时间设置在周六周日,共计12周12个课时。
据了解,本次公益课采用网上预约报名方式,预热期间即得到家长的广泛好评,课程一经上线,便一“抢”而空。家长表示体育运动可以增强青少年体质,为其成长注入健康活力,有效预防“小胖墩”现象。
市体校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是我市首次把体育课程纳入公益课程里,授课教师均是市体校专业教练员,旨在通过培训,充分发挥体校资源优势,让更多的未成年人掌握体育技能,参与体育运动的同时,进一步扩大我市青少年竞技体育招生选材面,为体育强市建设注入新活力。下一步市体校将进一步依托学校阵地和场馆,开放场地,持续办好体育类公益培训,丰富我市青少年体育文化生活。
体教融合结硕果
亳州市体育运动学校于2019年7月3日由亳州市机构编制委员会正式批复设立,2020年10月建成投用,现开设田径、击剑、体操、拳击、激光射击、武术套路、跆拳道、足球8个训练项目,拥有教练员14名,在校学员300余人。
亳州市体育运动学校紧邻亳州市第三十一中和亳州市第一小学,在场地、器材、教育教学、业余训练等方面与市三十一中、市第一小学共建共享、资源互补。亳州市体育运动学校坚持体教共融、学训并重、勤学苦练、拼搏争先的理念,以选拔、培训、输送优秀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为主。在深入发展“体教融合”方面不断创新机制,被《中国体育报》多次报道。
2023年亳州市体育运动学校坚持“打开大门办体校”,通过开展特色体育课体验,让学校学生在专业训练馆里上体育课,深入推进“体教融合”。此举再次受到《中国体育报》的报道,同时报道信息也得到了国家体育总局的转载以及《新体育》等媒体的宣传报道。2021年荣获“全国体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2023年被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司授予国家体育后备人才基地。
创新发展显成效
近年来,亳州市体育运动学校在运营管理中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形成了“亳州模式”和“亳州经验”。
创新融合模式,体教互融强强联合。该校与亳州市第三十一中、亳州市第一小学签订联合办学协议,将亳州市体育运动学校教学纳入亳州市第三十一中、亳州市第一小学九年制义务教育序列,让“体教融合”真正落到实处;创新用人模式,破除壁垒催生激情。体校教练员没有编制,通过公开向社会采购服务,教练员采用“能者上,庸者下”方式进行上岗,破除教练员“铁饭碗”思想,提升教练员带队激情。创新训练模式,合理布局提升训练水平。亳州市体育运动学校将全市青少年运动员纳入大体校范畴,充分整合资源,合理布局,设置校外训练点,形成以体校为龙头,县区为主干、训练单位为支撑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在建校时间不长、训练时间有限的情况下,亳州市体育运动学校在安徽省级各项赛事中取得了优异成绩。
体教融合未有穷期,竞技体育未来可期。下一步,亳州市体育运动学校将继续深入探索体教融合“亳州模式”,进一步丰富做法、探索经验,推进长足发展,实现竞技体育、教育教学双促进、双丰收。(刘景侠 张龙龙 孙梦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