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温州市人民检察院结束了对2个特大跨国通讯(网络)诈骗团伙的审查,42名犯罪嫌疑人被提起公诉,其中一人来自瑞安。
经检察机关审查查明,1号团伙2015年8月至12月期间的总诈骗金额为人民币7499200元。2016年3月至6月,共计骗得人民币2021383元;2号团伙在2016年3月至6月期间共计骗取人民币697932元;3号团伙的诈骗金额还在进一步的核实中。
今年6月份,经公安部、浙江省公安厅统一指挥,我国警方组织警力在柬埔寨境内成功破获特大跨境电信网络诈骗案件, 涉及3个特大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团伙,当时抓获犯罪嫌疑人39名,于6月24日押回境内,指定温州市公安局办理,并命名该案件为“6·25专案”。在公安部的统一指挥下,其余犯罪嫌疑人也被陆续抓获。目前,警方共抓获涉嫌冒充公检法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的115人(大陆89人,台湾26人),涉及案件135起,涉案金额达2000余万元。
入伙要专人介绍,作息调成北京时间
犯罪嫌疑人庄某,33岁,台湾人,他和弟弟在柬埔寨做2号团伙电信诈骗的话务员。“我在台湾认识了一个叫阿K的人,他说可以介绍我一个在柬埔寨打电话的工作,每个月有5000元底薪,还有提成。2014年底,我和弟弟就来柬埔寨了。”庄某称。
据市检察院该案件的经办检察官介绍,这些诈骗团伙有专门的“HR”(人力资源),专门负责猎头工作,加入该团伙的人都需熟人介绍才能入伙。
诈骗分子往往将话务行骗窝点称为“公司”,庄某所在“公司”设在柬埔寨某地一栋三层的别墅内。庄某说:“身上护照和手机都要被没收,住的地方门窗用黑布盖起来,平时不能出去,有专人一周出去一趟买点吃的和生活用品。”平时作息要根据北京时间来,庄某说:“每天早上北京时间8点上班,下午两三点下班。”
有专业剧本,扮演不同角色
在办案过程中,检察官发现大量的“剧本”。据犯罪嫌疑人交代,诈骗集团里的小伙伴都会有剧本,上面写着实施诈骗的详细骗术,不同角色不同阶段都有相应的“台词。
话务员按剧本的先后顺序依次出场,除一线话务员外,每个角色都有自己专属的名字和工号(或警号)。
检察官表示,这些剧本内容均为实施电信诈骗时要说的话和注意事项,每个角色根据剧本的要求和受害人沟通。“接通电话,先说什么后说什么,都有严格的步骤,在打电话的过程中,甚至还会提醒受害人注意手机充电,偶尔给受害人‘撒鸡汤’,让受害人对自己的公检法身份毫不怀疑。”
对于和受害人接电话中途可能发生的情况,剧本上也都有相应对策。这些人都是通过改号软件给受害人打电话,要是受害人不相信这是公安局来的电话,话务员就会建议受害人通过114来查询号码的真伪。不仅如此,每天晚上该团伙还会开会,由当天“业绩”好的人分享诈骗经验,交流心得体会。
据检察官透露,3个诈骗团伙中,还有人可以伪造逼真的最高检察院网站,叫受害人输入一串案件编号,之后受害人就能够看到含有其二代身份证伪造的假通缉令了,到这一步,受害人往往对骗子所设的整个圈套深信不疑,乖乖把钱转到对方的账户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