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鄞州区咸祥镇渔业公园内的尾水治理示范点。
丰收时节,鱼游虾跃。这两天,鄞州瞻岐椿霖水产养殖场的工人正忙着将养殖池塘中的水清空,将南美白对虾一网打尽。清塘后的养殖尾水经过“藻贝植”模式处理后,不仅实现了“碧水塘前,白鹭翩翩飞翔”的美景,还能为养殖户带来一笔额外可观的收入。
宁波是水产养殖大市。2023年宁波水产养殖总面积4.43万公顷,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尾水若直接排放,极易导致局部水体富营养化,尾水治理是养殖业绿色发展绕不开的功课。
全域铺展“三池两坝”
水产养殖尾水中的污染物主要是养殖动物的新陈代谢物、残余饵料等。曾经,清塘后的尾水被直排入海,直接导致水产养殖池塘周边海域的富营养化污染,赤潮频发。
“每到清塘的季节,大家都把养殖尾水往海里排。”宁海一市镇一名水产养殖户回忆。
转变始于2018年。为落实中央和省委生态环保督察重点反馈问题的整改举措,《宁波市水产养殖尾水治理方案(2018-2022)》提出,到2022年底,全市30亩以上规模养殖场实现尾水治理全覆盖,养殖尾水全域零直排。方案吹响了宁波阻击养殖尾水污染的号角,“三池两坝”建设开始在全市推广。
余姚养殖户魏金孟的“三池两坝”尾水处理池就是在那时建立起来的。他的120亩淡水养殖场内,有7.5亩的区域被分割成三个区块,依次为沉淀池、曝气池、净化池,每个区块之间隔着一道由砖块石子砌成、内填充陶料的过滤坝。
尾水从养殖塘抽到沉淀池,沉淀淤泥等杂物后再经过滤坝流向曝气池增氧,最后流到净化池,依靠种植的生物浮岛等,完成水质生态净化。
魏金孟算过一笔账,这个7.5亩的尾水处理池建设总共花了13万元,政府按建设标准的80%给予财政补贴,这意味着,他自己只花了不到3万元。
据统计,全市渔业主管部门先后安排7500万元补助资金用于养殖尾水治理工程建设,截至2022年8月底,全市30亩以上规模养殖场已全部实现尾水处理后排放。
此后,宁波又相继出台了《宁波市水产养殖尾水处理设施运维长效管理指导意见》《关于加强规模以下养殖尾水治理工作的通知》等加强和深化养殖尾水管理的文件,明确属地和养殖主体对水产养殖尾水排放的责任,建立起一套尾水设施运维情况的长效管理制度。
“藻贝植”模式推广
水产养殖,一头连着水系生态,一头连着养殖户的生计。“三池两坝”设施处理尾水固然有效,装置的运维成本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除了每年亩均4000元的塘租成本外,还需要将曝气池气泵的电费、过滤坝上陶粒的耗材费等计算进去。”宁波贝贝乐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负责人邬时会说。
如何在保证养殖效益的前提下将养殖尾水用好、用活,成为摆在宁波渔业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艰巨的任务。
“早在多年前,宁波的水产养殖户就有在尾水处理池中养殖藻类贝类的先例,我们就在思考能不能把这项技术优化、推广。”2022年,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水产技术推广科高级工程师王扬才着手研究养殖尾水的“藻贝植”处理模式。
所谓“藻贝植”处理模式,就是在海水养殖“三池两坝”设施基础上,利用现有曝气池培育藻类和贝类,贝类一边食用藻类一边净化水质,最后再通过净化池里的海马齿等水生植物进一步吸收养殖尾水中的富营养物,不仅净化了养殖尾水,而且养殖户可以通过贝类增加收入。
“如今,2600亩围塘产生的养殖尾水经过163亩的‘藻贝植’处理池净化,水质更好了,产出的海瓜子、蛏子等贝苗一年可带来逾百万元的经济效益。”邬时会是第一批应用该技术的养殖户,在他眼中,“藻贝植”处理模式劳动强度小,培育的贝苗采收方便、质量好,是一把破解水产养殖增值密码的“金钥匙”。
除了经济效益,“藻贝植”模式带来的生态效益不可小觑。“尾水处理后,可减少水中80%以上的氮元素排放和60%以上的磷元素排放,进一步保护了水系生态。”王扬才介绍。
据悉,宁波已制定并发布“藻贝植”处理技术的地方标准,该项技术受到业界高度关注,入选了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2024年度渔业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六大渔业新技术之一。
目前,全市已有逾3000亩养殖场的尾水使用“藻贝植”模式处理,建设贝类培育设施8万余平方米,相关尾水治理示范点每年可处理养殖尾水1233万吨,让养殖户增收4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