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活长三角

首页>乐活长三角>旅游快报

茅山风景区办好民生实事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建便民池、道路修缮、河塘清淤、改造文化广场……今年以来,句容茅山风景区聚焦群众需求,以民生小事点亮群众幸福之光,通过一件件民生实事项目,将一张张民生“需求清单”落到实处、落到细处。

茅山景区新打造的弘景广场如今是游客拍照打卡的景点,但原来附近群众会在老广场内的池塘里洗衣服、洗拖把,改造成景观池塘后生活用水就不太方便了。

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了解到群众诉求后,茅山风景区坚持便民原则,结合景点打造建设要求,建设3座便民池,分层设计兼顾节水与防滑。除了建好三格池,还有不少“小巧思”:贴上“便民服务池”标识,每个用水池标注使用符号,考虑到清洗池在室外,后期还将增加顶棚,遮阳遮雨,通过贴心举措让群众真切感受到温暖与美好。“本来以为打造了景观池,就没办法用水了,现在水池就在家门口,太贴心了,真是安全又方便。”茅山居民王大姐洗着拖把笑着说。

在苏南抗战胜利纪念碑广场,工作人员巡查发现,多处地砖因车辆长期碾压出现开裂,不仅影响附近商家货运车辆通行,雨天积水易引发行人摔倒。排查情况后,茅山新四军纪念馆迅速启动“微改造”工程,修复区域约300平方米。路面“小修补”,托起民生“大幸福”。看着平整如新的地面,附近超市老板感慨:“以前新能源车送货得绕路,现在能直接开到门口,省心多了,也安全多了。”

李塔村对原先小广场升级改造,通过场地硬化、增加健身器材、维修休闲亭、安装路灯等,为村民打造全新的文化广场,为群众幸福“加码”。李塔村党委书记朱明生介绍:“这是村里第5个文体健身广场,此次小广场升级改造,解决了文体活动场所不足的问题,让附近村民休闲锻炼更加方便。”如今,李塔自然村新改造的文体健身广场成了村民们的“打卡点”。

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满足群众生产生活需求,绘就乡村幸福底色。玉晨村对老二茅路升级改造,工程包含对张巷自然村和上袁自然村的入户路面黑化,后期还将在道路两侧修建防撞栏及路灯等交通附属设施,让村民出行更便利、更安全。后河村组织人工、机械对杨家山自然村的大麦塘和泥塘自然村的东边塘河塘清淤整治,清淤后方便村民灌溉农田和生活取水。夏林村后南庄法治文化长廊正在建设,新建南窑公共停车场约250平方米已经完成。

服务于心,便民于行。茅山风景区将持续聚焦民生实事,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将民生领域的“关键小事”办成百姓心头的“暖心大事”,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记者 胡建伟 通讯员 孙建 陈瑶)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921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