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开启,杭州下沙大学城的许多大学生陆续离校,回家过年。小徐是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一名大三学生,上周四回到温州老家。本想回家后看看书,为考研做准备,结果家里成了游乐园,自己成了6岁妹妹的“小保姆”。
管饭、洗澡、辅导功课、打扫卫生,白天的每一分钟,小徐都是围着妹妹转。作为和妹妹相差13岁的姐姐,自己还没有走出校园,却要学着照顾幼小的妹妹,相处不到三天,两人一起泪奔了。
2016年1月1日,全面二孩政策正式实施,浙江省卫计委目前掌握的数据是,2016年出生人口数55万左右,比2015年要增加13万。
于是,越来越多的家庭迎来了第二个孩子。“全面二孩”政策后,那些处在生育末班车的高龄妈妈们跃跃欲试,高龄孕产妇数量激增,因此很多人也迎来了比自己小十多岁的弟弟妹妹。现实总是骨感的,大部分人与弟弟妹妹的相处不像想象中那么美好。
昨天,记者采访发现,这并非个例,很多大学生都存在这样的情况。如何与小十多岁的弟弟妹妹相处,显然成了很多大学生的一道寒假作业。
烧饭陪玩辅导功课
大学生寒假回家成了“保姆”
“本来我想下周再回老家的,但父母都是银行职员,年底是最忙的时候,妹妹已经放假了,在家没人照看,于是只好我提早回来陪她。”
小徐说,别看妹妹年纪小,却是个实打实的调皮鬼,“不但要时刻陪着她玩,还要给她做好吃的,只要做得不顺她的心,她就嚎啕大哭,刺耳得要命,简直让人崩溃。”
第一天回到家,妹妹就拉着小徐开始玩过家家的游戏,把厨房所有的食材全部搬到客厅,番茄、黄瓜、青菜、油、盐、红糖等。
看妹妹玩得开心,小徐也就没在意,拿着书在客厅边上的小书房里看起来。过了二十分钟,等小徐出来看妹妹时,整个客厅变了样。
“番茄被捏得不成样子,油、糖散了一地,更糟糕的是妈妈的洗面奶被她从卫生间挤到客厅,连电视机柜上都被挤满,好好的洗面奶就这样没了,心疼啊。”小徐见状非常生气,责备了妹妹两句,“她就哇哇大哭起来,我真是又心疼又气愤,也忍不住哭了起来。”
琳琳和小徐是同学,她的妹妹已经读小学一年级,原以为会懂事些,但相处不到三天,两人已经面红耳赤很多次。
琳琳要给妹妹做午餐和辅导功课。而吃饭是妹妹最不听话的时候,特别慢,喜欢一边吃一边玩,有时候需要喂,有时候甚至把吃过的全吐在地板上。
“你再吐,自己捡起来,不然我就打你屁屁。”琳琳忍不住吼了妹妹一声,妹妹立刻大哭起来,怎么哄都没用。
琳琳抓狂了,打电话向妈妈求助,妈妈却说妹妹有点小脾气,当姐姐让她一下就好了。
佳佳是浙江传媒学院英语专业的学生,她有一个比她小20岁的妹妹。她和妹妹感情很好,照顾起来倒是没有这么多麻烦,但是她遇到了另外一个棘手的问题。佳佳说,每次出门旅游,大家都会误认为她是妹妹的妈妈,把妈妈误认为是外婆,“每次别人这么说,我和妹妹会异口同声地说:‘是妈妈,好么’。”
一个班35人
5个人和弟妹差距大于10岁
琳琳无处倾诉,只有拿起手机在微信朋友圈里吐槽,立马引来上百条评论。
有同学“教唆”:“二孩这么淘气都是爹妈宠出来的,要好好教训。”琳琳说,舍不得。
有朋友感慨:“还好我爸妈没有要二孩,这样少了很多麻烦,不会有那么多烦心事。”
还有不少老师建议:“两个孩子相差十多岁,说不上让和不让,更多的是给予关爱,相处时应该制定好规则,特别是对于年纪小的弟弟妹妹,做到了,给予奖励,做不到,要处罚,但这个处罚不能以打骂的形式,这样能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你别以为这只是个案,记者昨天采访发现,这已经成了大学的一个普遍现象。
中国计量大学知识产权专业的姚老师告诉记者,他带的一个班中有35名学生,大约有6名学生家里有兄弟姐妹,5名学生有一个比自己小10多岁的弟弟妹妹,还有1名是他有一个比自己大11岁的姐姐。
“有弟弟妹妹的学生相较于独生子女会更懂事些,大多都是班级的班委和学生会干事。”姚老师说。
在姚老师班上,有个学生叫冰冰。之前父母常常开玩笑说要给她生个弟弟,她还嘲笑父母一大把年纪了,怎么可能再生一个孩子。没想到,2013年,妈妈真的给她生了一个弟弟。一开始多了个弟弟时,冰冰心里不是滋味,觉得自己不再是家庭的中心。但随着弟弟长大,她和弟弟感情越来越好,冰冰说,正是因为年龄相差得大,她才能体会到这种“母爱”的感情。
姚老师告诉记者,在二孩家庭,一个孩子读大学,一个孩子才读幼儿园的现象会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