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众期待的嘉兴高铁新城规划即将公示,接受全社会检阅。
从2018年8月开始酝酿,到规划出炉,历时一年零六个月的精雕细琢,十余支国内外顶尖规划团队的夙兴夜寐,如何统筹生活区和生产区?如何实现站城一体?如何合理布局建设空间和生态空间?如何实现生活空间宜居舒适、生态空间蓝天碧水?一水一石、一桥一路、一草一木、一转一折都流淌着匠心独运。
“建设现代化高铁新城!”2019年1月15日嘉兴两会上,市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的这个新名词,以及与之相关的阐述,点燃了一城人民的期待:“围绕打造对标国际、对接上海、对话虹桥的高铁新城,对嘉兴高铁南站周边50平方公里区域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布局,高标准完成高铁新城总体规划、控制性详规和城市设计。”“运用‘城站一体’开发模式,引进国际一流的城市投资商、运营商进行整体设计、连片开发,让一流建筑设计大师的作品在这里云集,建设一批高端楼宇、高端酒店、高端商圈,集聚一批金融、咨询、会展、采购等商务机构和跨国公司区域总部,配套一批国际社区、国际学校、国际医院,打造富有时代感、国际范的城市CBD‘黄金心脏’。”
21世纪第三个十年的帷幕拉开之际,嘉兴用高端格局、全球视野、国际标准谋求又一次风华绽放!
一座新城的腾飞,总与重大发展机遇和战略决策合拍前行。
高铁新城的催生,离不开大时代的宏阔背景——嘉兴正迎来两个百年未有之历史机遇。首先,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地处长三角核心区位的嘉兴走近国家战略的舞台中心。嘉兴如何抢抓机遇、赋能未来?其次,建党百年近在咫尺,嘉兴是红船起航地,中国共产党从这里诞生,从这里出征,从这里走向全国执政。嘉兴如何向更高处攀登,向更远处驰骋?这需要一个高能级的城市平台,展示高质量创新发展的气魄和决心。
这一份新鲜出炉的规划里,高铁新城的高标准、高品质到底体现在哪里?有没有满足你对未来新城所有的美好想象与期待?现有的布局呈现到底出于怎样的考虑?释放城市怎样的转型信号?
让我们一起走进规划诞生背后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这是一次凝聚世界顶尖规划团队智慧,用世界眼光和国际标准来高点定位的规划编制。
规划是政府指导、调控、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战地图,是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发动机。一个系统的、科学的、超前的、可操作的规划,是一个地方发展的最大前提。高铁新城的建设,是嘉兴提高站位、放大格局,加速落子布局长三角“大棋局”,用高能级平台主动对接上海和其他长三角城市,整体提升嘉兴现代化建设水平的关键举措。
高铁新城到底拿什么体现“高”字?
在市委书记张兵的眼里,这个“高”字就是“世界眼光、国际标准、江南特色、高点定位”,要努力把高铁新城打造成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区。
“要秉持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精心推进,努力让今天的规划经得起历史检验,不留遗憾。”市委副书记、市长毛宏芳带头用行动践行他一贯提倡的理念。不管多忙,他对规划编制中的重大问题都亲自把关定向,确保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实施到位。
两位主要领导对高铁新城的重视,从编制规划人员的工作日记中可窥一斑。2018年8月,他们到嘉兴履新才满月,工作可谓是千头万绪,但工作人员的日记里已经出现他们听取关于高铁新城汇报的身影。
眼界决定境界,格局决定结局。怎样对标国际?如何争创一流?2019年5月26日至29日,张兵率团访问日本东京湾区时,专门考察了东京站这座站产城一体综合枢纽,实地体验日本便捷的交通换乘体系、完善的商业配套和有序的车站管理,要求一定要借鉴国际经验,汇聚全球智慧,深化细化高铁新城规划。
2019年8月,张兵带领嘉兴党政代表团专程考察学习雄安新区规划。他希望跳出嘉兴思考嘉兴,借鉴“雄安标准”来规划嘉兴和建设嘉兴。他再三强调,一定要把雄安新区规划建设中的经验做法运用到嘉兴中心城市品质提升、高铁新城规划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中去,坚持创造历史、追求艺术的精神,让嘉兴更美更出彩。
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张兵主持召开了多次规划编制专题汇报会和研究审议规划编制的市委常委会,每一次,他都强调,嘉兴高铁新城的规划一定要有敢为天下先的魄力,敢与世界一流试比高的干劲与拼劲,交出一张经得起人民和历史检验的答卷!
“做就做最好,争就争第一!”2018年下半年以来,响彻嘉禾大地的座右铭,激励了规划编制人员不断打破禁锢突破框框,尽量站在世界的维度审视一座城市该有什么样的保障,支撑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们要发挥想象的翅膀,跑在时间的前面。
借智国内外顶尖团队,善用专家学者的智慧把脉未来发展,高铁新城规划编制从一开始就立起高高的桅杆。
这个规划几乎凝聚了国内外一流“大咖”的智慧:建筑规划领域唯一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段进来了;新加坡通讯及新闻部,文化、社区及青年部领导带着新加坡企业联合体来了;在站城一体开发中为国际留下“涩谷样本”的日本企业也来了……在规划编制人员整理成册的150余项《高铁新城规划大事记》中,包括建筑学专家、专门负责城市空间研究的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时龄,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程泰宁等10多位院士都是他们上门求教的对象,先后接洽咨询了来自澳大利亚、马来西亚以及国内的上海城建院、浙江省规划院等单位,真正做到聚全球之智,汇各方之力。
高铁新城5平方公里的核心区设计,由段进院士领衔的团队亲自主持,同时邀请国内外优秀团队参与把脉;站城一体化的开发关系到轨道交通枢纽与周边街区的无缝对接,以及空间有效利用,请经验丰富的日本团队参与;综合交通则请上海城建院结合地下空间利用进行专项研究;与“站”休戚相关的“城”的开发怎么做到高端?业态布局是关键,嘉兴请来了新加坡规划咨询团队支招,以期让城市的业态开发与布局做到与市场有机对接;智慧城市建设,请来了中电科、海康威视;高铁新城的“站”涵盖了水陆空,交通特别复杂,有国铁、城际、市域轨道、有轨电车等,还有其他正常的公交、私家车等等,怎样实现地上地下一体化?所以也想请奥雅纳过来,一起参与规划包括日后的运营管理。总之,为构建城市亮点,塑造城市形象,突出城市特色,高铁新城的规划特别注重邀请国内外一流的规划大师担纲、领衔,编制规划和项目设计。
高铁新城的总体发展框架是怎样的?规划编制最终确定为“1+1+2+5+6”的发展框架,即一个活力中心区,一条南北中轴线,两片生态田园带,五条东西休闲廊,六大特色功能区。这是高铁新城的顶层设计,是编制高铁新城日后各级各类规划、形成规划体系的准则和指南,是指导高铁新城建设发展的基本依据。各种规划需要贯彻规划纲要提出的要求和理念,进行具体落实,确保把“每一寸土地规划得清清楚楚”。
这是一次不仅解决眼前的“苟且”,还全力为城市铺展“诗和远方”,为未来预留发展空间的规划编制。
一个好的城市规划,不仅呼应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当下的需求,还带着人民不断延展梦和远方。
对于嘉兴人民来说,对高铁新城的期待,是缘于当下嘉兴高铁站的“窘迫”带来的诸多不便。
“现在的高铁站无论规模,还是设施,以及周边环境的匹配,都跟当下的实际需求以及嘉兴的发展地位不匹配,随着红色旅游的兴起,以及建党百年的日益临近,到嘉兴追寻初心的人会越来越多,世界也越来越把关注的目标聚焦到这片一艘小船诞生一个大党的红色土地。高铁站能不能抓紧改造扩容?”这是很多代表委员的呼吁。
“嘉兴现在的高铁站的确很小,设计的承载客量是一天7000人次,但是2019年国庆,一天最高的客流量是25000人次,是设计承载量的3倍多,所以无论站内站外都拥堵不堪,给人的体验感很差。高铁站扩容,肯定是这一次规划编制要解决的一件大事。而且我们是把站的扩容与城的建设融为一体统筹考虑的,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目前规划当中,整个站场的建设进行了大幅扩容。规模从现在4台(站台)8线(线路)扩展到10台26线,预测可承载年到发量3000万,是目前的6倍甚至更多。”嘉兴市城市规划管理办公室主任洪波说。
为什么是10台26线?规划编制人员说,主要是根据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嘉兴核心区位优势进一步凸显即将带来的交通环境变化作出的判断。随着南通—苏州—宁波高铁的建设,嘉兴对外连接有七个方向:虹桥不用说了;即将开建的沪乍杭铁路到达上海东站,直通浦东,这是一条客货两用的线路,我们预留了把客运支线拉进嘉兴高铁南站的空间;通往松江的有沪嘉城际;规划中还有一条连接杭州、苏州、宁波的城际线;还有一个往湖州方向走,实现湖嘉一体化的,也预留。七个方向让嘉兴在长三角版图上从原来‘Z’字形的中心变为‘8’字形的中心,整个交通区位实现了质的飞越,从一个途经站成为一个枢纽中心。10台26线就是为“8”字形的枢纽中心可能带来的交通格局变化做好准备的!同时为站城一体的城市建设做好支撑。
交通格局的变化将怎样牵动嘉兴在高质量的发展征途上快马加鞭?我们拭目以待!
一个好的规划,不仅要仰望星空,还要脚踏实地,接受各界的严苛检验。因此,高铁新城规划从起步编制初始,就建立了多层次、全覆盖的规划评议咨询论证机制。除了请国内外的设计大师,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参与高铁新城的规划编制和评审论证,还充分发挥民主协商机制,关键的节点及时征求人大、政协意见,采纳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建言,让一些重大问题都有论述研究,力求方案最优。
城市形象既是一个地方的脸面,也是城市管理者内心的外化。整个规划的过程,每一次变动和修正,都由市委举棋定向,都是在市委主导下开展的调查研究和思想碰撞,确保规划在一次次汲取国内外先进经验中日臻完善。
这是高铁新城规划从2018年8月一步一个脚印走来的轨迹:
2018年9月2日,第一次提出站城一体理念。
2019年1月3日,高铁新城规划第一稿形成,规划企及的目光主要包括北站房的改造、东西向站城一体综合体的建设。
2019年5月6日,提出U字形空间结构,高铁新城规划调整形态布局,强化南北向城市中轴,秦湖周边在第一轮中的高强度开发被否定。规划进入大修改。
2019年6月18日,第三轮高铁新城方案出炉,延续站城一体设计理念,打造站城一体综合体,通过U字形的空间格局,将沿海盐塘的中央公园湿地景观与秦湖相连,塑造具有现代江南韵味的特色高铁片区。
2019年7月1日,因为嘉兴机场的限高问题,原来接近500米高的地标建筑需要大幅降低,高铁新城的空间美感必须随着建筑高度的调整而重新布局。进入第四轮方案调整的高铁新城规划开始以都市水院作为组织空间的核心要素,打造活力高铁中心。核心地标建筑位于都市水院西侧,西侧为低密度的创新绿苑相邻,两者相互映衬,形成具有标志性的空间界面。
2019年8月20日,提出天圆地方、高空云街的概念;高铁新城核心CBD取天圆地方的自然观念,地面整理现状水系,打造方形“都市水院”,水院上方通过空中连廊串联水院周边高层建筑,形成“高空云街”。
2019年10月10日晚,正式确定祥云方案。高铁新城核心CBD头顶祥云,西侧建设“中低层、小尺度、组团化”的创新绿苑,引入国内外顶级创新企业,使高铁创新中心兼具都市繁华田园悠闲。
2019年11月22日,分管规划的副市长沈晓红带着负责核心区设计的东南大学团队,在老干部读书会上介绍高铁新城规划,听取老干部意见建议。
城市规划既要讲美学,也要讲哲学。每一个小布局的调整,往往都牵一发动全身。“一定要保持耐心,追求精品!”500多个日日夜夜,仅市领导参加各种论证会、咨询会、专题研究会等就有115次之多,平均每三天就有一次关于“高铁新城”规划的头脑风暴。“怎么胸怀长远,稳扎稳打?怎么久久为功,锲而不舍?政府作为规划的实施方,市长毛宏芳对高铁新城倾注的心血,让我们感佩。”参加高铁新城规划编制的黄佳海说,“这一年多来,为了高铁新城规划,我们是白加黑、五加二,那种脑力与体力胶着的累是无以言喻的。但是看到市长那么投入、那么忘我,为嘉兴高铁新城建设倾注那么多的心血时,我们又感觉,自己的这点累算什么?”
2019年10月10日晚上8点多,市长毛宏芳桌子上那碗面热气一点点消散、面条一点点变坨的画面,让洪波直言“难忘”。“那一天,市长很忙,省领导来嘉兴调研,下午全市对口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暨工作推进会,还有主题教育的会议,我们只能约到晚上7点,在他办公室与东南大学的段进院士就高铁新城地标建筑开视频会。那天可能其他会议内容很多,一直到了晚上7点30分,市长才来。他让办公室工作人员给他准备了一碗面条当晚餐。我们心想,市长肯定是先垫一下肚子,让我们先讨论。结果他连面条也来不及吃就先开了会。一直到敲定地标建筑上的祥云方案,市长才开心地吃起了面条。我心想:如果方案没有敲定,大概他连这碗面条也吃得不欢。心中若是对嘉兴这片土地没有高度负责的情怀,又怎会做到这样呢?”
是的,“诗和远方”的铺展,需要有人用责任和担当回应人们对一座城市的期盼!
这是一次集嘉兴精华之大成,用最嘉兴的IP展现最典范江南的规划编制。
将来的高铁新城,不仅着眼于解决嘉兴城市当下的功能短板,还要向世界展示红船起航地“走在前列”的雄心和壮志。“长三角创新共享先行区、国际化站城一体活力区、高品质现代江南宜居区和新时代智慧低碳样板区。”这是规划中的高铁新城定位。抽象的文字背后,让我们随着编制规划人员的讲解,畅游未来的高铁新城吧!
下了火车,“三站一码头”可以满足你的多样化的转乘需求。“三站”是指磁悬浮站、高铁站和沪嘉城际站。沪杭磁悬浮的开通虽然还在畅想阶段,但规划就得为每一个可能实现的梦想预留空间。
一码头就是指水上码头。在站城一体区的黄金宝地不远处,设置了水上码头。以后外地前来瞻仰南湖红船的游客,下车之后可以打的、坐公交、乘有轨电车到南湖,也可以步行400米左右到水上码头,通过水上巴士直接到南湖。高铁新城到南湖,直接距离是在8公里左右,水上巴士的线路大约是15公里。沿线景观有运河风光,有小桥流水人家,能让你充分领略新时代的田园牧歌、复兴升级版的农耕文明、世界级的诗画江南。
如果你不想出站,那你可以选择到“城”里逛逛,因为未来的站城一体综合体本身就是网红打卡地。水庭院,这是核心区的第一张名片。它就相当于新加坡樟宜机场的“星耀樟宜”、法国的里尔欧洲站、日本的涩谷站,就在核心区寸土寸金的地方,按照中国庭院的格局,设计了一方200米×200米的水庭院,是一座集站场设施、景观花园、购物休闲、酒店餐饮等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建筑。水是江南水乡嘉兴的特色,庭院又是颇具中国风的建筑文化载体。水面的设计,赋予了灯光秀和特色演出功能;水岸沿线,是一个开放式的滨水广场和两条江南水街,规划中的业态是体验式商业,兼具观光、休闲、娱乐等功能,年轻群体还能找到心仪的轻奢产品;水院四周的二层长廊,是一块可以提供观景、文化展览、创新交流的空间,徜徉在这里,既能领略江南的旖旎风光,又能感知扑面而来的现代气息,那是一种时尚的、通透的、愉悦的幸福生活味道。
站在水庭院,你举目张望处,是高铁新城的第二张名片——活力云街。水庭院周边总共有7幢建筑,将来矗立而起的是嘉兴的城市地标。7幢建筑分三个组合排列,东侧3幢是一个组合,上面祥云环绕,西侧4幢是每2幢一个组合。活力云街的建筑之间有玻璃栈道连结,游客置身其中,有一种新加坡滨海湾金沙空中花园的美感。
为了让途经嘉兴的旅客,能在高铁新城多一点逗留时间,高铁新城借鉴了新加坡樟宜机场的做法,将站场运营设施与休闲体验巧妙地结合起来,在让顾客有家的感觉的同时,还将植入高端科技,最大程度方便顾客。比如旅客进站后就可完成行李托运,让其甩掉大包小包后可以闲庭信步,怡然自得。
如果因为某一个细节,让你对嘉兴这座城市有了怦然心动的感觉,你想进一步了解高铁新城、了解嘉兴,那么,你还可以跳出新城看新城。规划中约50%的蓝绿空间占比,300米见水,500米见园的布局,你完全可以感受到一座城市坚守生态价值取向的诚意;一核一轴、两心两环、九射十湖的生态格局,从另一个层面上讲是嘉兴坚持绿色发展的生动答卷。
嘉兴是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永久举办地,理当成为以互联网为核心的创新发展先导区。在这里,你能触摸得到物联网、云计算、光网络、移动互联网等当下最先进的技术手段在实际生活生产中的运用,能领略各种“互联网+”或“+互联网”的创新风潮。如果你对无人驾驶有兴趣,规划中无人驾驶示范段能给你提供一展身手的机会;如果你想看看地下纵横交错的管线如何通过互联网实现智慧管理,那么先行先试的高铁新城综合管廊智慧管理可以为你提供经验;城市能源节能管理如何在新时代闯出新路径?或许,高铁新城会是你学习的样板!总之,高铁新城的规划,十分强调新时代绿色低碳的理念融合运用。“勤善和美、勇猛精进”的嘉兴人,将会通过高铁新城的每一个细节,传递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大发展理念。
这是一次锤炼本土团队本领,让他们在不断叩问初心中强化使命担当的规划编制。
一个优秀的城市规划工作者,心里必须住着一座理想的城市,因为他们现时完成的每一份规划,将来都会变成这座城市的肌肉和骨骼,进而左右着城市的发展。
当看到经过500多个日日夜夜精研细磨的高铁新城规划接受公示时,嘉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林海感慨良多:“感谢市委、市政府的高要求,通过这次规划编制,我和我的团队都经历了一次涅槃重生。这是一段倍觉压力、又倍感荣幸的时光。”
林海说,作为一个身处地级市的规划团队,在一年多时间里,能跟国内外顶级建筑规划专家切磋交流,每一次交流都像走进一座思想的宝库,获益匪浅。
怎么看城市的发展?怎么给自己设定标杆?怎么让自己画的每一张图少留遗憾?参与高铁新城规划编制的工作人员都表示:“经历了这一次,自己的眼界变高了,自我要求更严了,当然,对嘉兴未来的展望也开始用勇立潮头的目光来打量了。”
世界有多大,不在于外界,而在于内心。脚下的路有多长,关键在于思想有多远。正是嘉兴市决策者们的雄心壮志,赋予了这一群身处地级市的规划人员眺望世界、媲美世界的底气。
规划编制工作人员翟鑫说,城市规划不是一道填空题,而是一道选择题。放什么?不放什么?其实都是一种“取”与“舍”的选择。它的背后牵涉到五种关系的处理:全域与新城、筑城与留白、兴城与兴业、聚势与赋能、速度与质量。在本轮高铁新城的规划中,有一个“战略留白区”,嘉兴市领导们的这种定夺取舍,让他很是佩服。
战略留白,意味着高铁新城会有一部分土地保留原生态,不会被出让,如果政府想靠卖地来充盈口袋、缓解缺钱“近忧”,那是断然不会作出这样决定的。因为卖地的收入太容易让人冲动,让人太难以割舍了。
嘉兴为什么会做这样的“舍弃”?这就表明我们的领导对于那些当下还没有想好干什么,还没想清楚做什么才是最好的对历史负责的事,不急于求成,不急功近利。他们相信,未来定有人能做得更好!
老子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那一块战略留白区,就是嘉兴决策者向世界无声而有力的宣誓:高铁新城的开发宁缺毋滥,定然把高质量高品位放在首位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