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已经翻过,2017年已经到来。1月18日记者从市五气共治办了解到,过去一年我市空气质量总体进一步改善,而一系列治气新举措也将在新的一年不断推出。
综合施策促使
空气质量整体改善
2016年,嘉兴市区环境空气质量优级天数72天,良好天数200天,累计优良率为74.3%,同比提高9.9个百分点,而PM2.5浓度则同比下降17个百分点。其中,嘉善县、平湖市、海宁市、桐乡市、海盐县优良率分别为77.5%、80.6%、80.9%、81.3%、81.6%。距离全年75%优良率的目标,市区差3天,各县市均达标。市治气办表示,空气整体改善是综合施策的结果。
全市“五气共治”重点工作上,完成7家燃煤电厂、16台锅炉烟气超低排放(燃气机组排放标准)改造。拆除或停用10蒸吨/小时及以下燃煤锅炉39台;完成10~65蒸吨/小时炉(窑)特别排放限值改造75台。完成65蒸吨/小时以上工业锅炉废气清洁排放技术改造1台,10~65蒸吨/小时工业企业燃煤锅炉废气清洁排放技术改造37台,水泥制造企业粉磨站(塑料线)废气清洁排放技术改造7个(条),玻璃行业废气清洁排放改造生产线4条,完成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要求。全面完成表面涂装、包装印刷行业73家企业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治理,完成50%合成革、橡胶和塑料制品、木业、化纤、制鞋行业36家企业的VOCs污染治理。10蒸吨/小时及以下高污染燃煤锅炉,已完成淘汰改造2101台,完成任务数的108.8%。
在黄标车淘汰上,去年6月底嘉兴市已全部完成省定黄标车淘汰任务数。市政府要求去年淘汰黄标车1796辆,截至12月底,已完成1760辆,完成市任务数的98%。其中平湖市、海宁市、桐乡市、港区已全部完成,其余各县(市、区)完成率都在95%以上。
今年:对73个镇(街道)开展PM2.5和PM10监测考核排名通报
2017年全市“五气共治”工作将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进一步提升勇当标尖的生态环境竞争力,为彰显更加优美靓丽的水乡典范奠定坚实基础。
目标任务显示,市区PM2.5年均浓度和空气优良率确保达到省定目标,在外部输入污染不加剧的前提下,力争PM2.5年均浓度继续下降,空气优良率达到75%以上。各县(市)力争PM2.5年均浓度和空气优良率稳中趋好。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力争各项治气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为达到上述目标任务,今年我市将构建以“治气网格长”为核心的治气责任制。探索建立网格化治气体系,推行镇(街道)“治气网格长”制度,在部分区域废气污染问题突出的重点网格实行由市领导领衔联系的市、县、镇三级网格长制度。
与此同时,简化治气考核指标和评分办法,对各项年度重点工作的考核做到可量化、可核查。对73个镇(街道)开展PM2.5和PM10监测,实行考核和排名通报制度。开展以“分级管控”为导向的大气污染应急预案修订。市、县(市、区)联动开展应急预案修订工作,将重大活动环境空气质量保障纳入应急预案,落实县(市、区)政府和工业企业、建筑工地等污染源的应急主体责任。打造以“科学治气”为目标的智慧大气管理系统等等。
具体来讲,就是要深化六项专项行动,即深化能源结构调整、防治机动车污染、治理工业污染、调整产业布局与结构、整治城市扬尘和烟尘、控制农村废气污染六大治气专项行动。全面完成热电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全面完成万吨耗煤企业燃煤锅(窑)炉治理,全面淘汰10蒸吨/小时及以下燃煤锅炉,全面完成玻璃生产线、水泥生产线的废气清洁排放改造。严格控制原煤消费总量,全市原煤消费总量较2012年实现负增长。加大老旧车淘汰力度,确保完成国家下达的淘汰老旧车任务。
与此同时,以“群众闻不到臭气异味”为标准,抓好南湖区大桥工业区、平湖市独山港区、海宁市高新技术产业园、秀洲区油车港镇和嘉善县天凝镇、桐乡市经济开发区、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北部工业园区、嘉兴港区化工园区和海盐经济开发区等全市7个重点废气排放区域的整治。落实7个重点区域管委会(镇、街道)和企业的“治气双主体责任”,摸清企业底数,实施“三项治理”,制定整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