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看到,嘉兴又一次续写了“浙商回归又好又快”的壮丽诗篇。浙商归雁阵阵,在嘉兴的经济版图上熔铸出澎湃奔腾之势,攻城掠地,擎动一座城市发展的新动力。
总投资300亿元的浙江山水六旗国际度假区项目、总投资200亿元的福田汽车长三角产业基地项目、总投资约52亿元的梦东方梦幻嘉善项目、总投资36.5亿元的浙江桐德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全产业链项目……一批重大项目陆续开工,2017年嘉兴共计开工浙商回归项目339个,总投资1226.58亿元。今年四季度,嘉兴创新方式,以“1+9”形式,由各县(市、区)、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嘉兴港区按照全市统一部署,积极开展全市浙商回归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分活动,以百花齐放之势献礼第四届世界浙商大会。本次集中开工活动共有37个重大项目开工,总投资173.26亿元,产业涉及信息、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
2017年是党的十九大召开的胜利之年,是“十三五”的关键之年,亦是推动浙商回归扩量提质增效之年,对嘉兴尤其如此。在实现全省浙商回归考核“五连冠”的高起点之上,嘉兴不忘初心、砥砺进取,大力弘扬红船精神,坚定不移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以“强责任、扬优势、补短板、扩成效”为主线,合力推动浙商回归工作持续有序开展,掀起新的回归高潮。
在第四届世界浙商大会上,又将有来自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多个领域,总投资172.5亿元的6个重大浙商回归项目落户嘉兴。浙商回归,已经造就了这座城市腾飞的澎湃动能,掷出声声铿锵足音。
一种维度:
共创新局,为城市发展再赋能
作为有效投资的生力军,浙商回归引领的是高层次的回归,以创新为主导促进着城市新旧动能的转换,给养着城市发展的血脉,迸发出新的活力和张力,可以说在一个新的维度上重构当地的产业版图。乘着浙商回归的东风,嘉兴把招商引资作为扩总量、增活力的重要途径,打开了转型升级的新空间。
“从这几年的实践来看,浙商回归工作对嘉兴产业结构调整、新旧动能转换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功效。浙商回归已逐步成为嘉兴新兴产业培育的 孵化器 、产业集聚壮大的 吸金石 、产业动能转换的 发动机 。”嘉兴市合作交流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我们分区域开展全市浙商回归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目的也在于梳理和推进省重点建设项目,发挥其在聚焦发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作用。”
坐标西塘,嘉善电子信息产业园的一角,在富通集团嘉善光通信全产业链项目的施工现场,各功能楼宇已经雏形初显,勾画出该企业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通过创新实践“产业组织模式”“生产制造组织模式”和“市场(商务)模式”,将实现纵向整合光纤通信产业的上、中、下游产业链,横向联合产业链配套企业的目标。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约50亿元人民币,用以建设一家集光纤预制棒、光纤和光缆以及原辅配套材料一体化的全产业链智能制造工厂。
在海盐,谁曾想过,这里将拥有一个主题乐园集聚的中国版奥兰多?
为了达成“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海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这一发展目标,海盐县城投集团通过加大围垦区招商力度,引进了世界级的品牌主题乐园——六旗,在滨海区块建设了一个文旅特色鲜明、商业品质高端、生态环境优良的主题小镇,将其打造成为具有显著地标性质的面向全国的现代时尚旅游目的地。
位于桐乡市濮院镇高新技术工业园区、投资36.5亿元的浙江桐德光电科技有限公司项目正在火热开工中,只见高大敞亮的药用玻管生产车间, 新建了11条耐水药用玻管生产线,晶莹剔透的药用玻管恰似银条一般,以年产4万吨的生产能力滚滚而出……通过引进国内外先进设备,浙江桐德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建设的第6代微电子玻璃基板生产线,形成年产1100万m2的生产能力。该项目的成功引进和开工建设,意味着桐乡在先进制造业发展方面又迈出了重大一步。
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则重点推进国际商务区、先进制造业产业基地、智慧产业创新园三大平台建设,阿里巴巴集团菜鸟城项目、未来智能体验中心项目等重大项目纷纷落户。
随着这些“大高好”项目的落地,激活了嘉兴市各地的“一池春水”,逐渐形成了“引进一个、带动一批”的集聚效应,不仅补齐了现有产业链的短板,而且还进一步完善和提升了当地的产业格局。
嘉兴时刻铭记:今天的投资就是明天的经济总量,今天的投资结构就是明天的产业结构,今天的投资质量就是明天的经济竞争力。一个个浙商回归项目,让嘉兴市各个县市焕发新的生机,步入新的发展轨道,为城市转型升级注入了新的能量。
一种精度:
有效招商,筑就浙商回归高地
浙商回归是资本的理性回归。在嘉兴,大项目、好项目为何能纷至沓来?
那是因为嘉兴紧紧围绕“招引方式”做好文章,以一种精度不断提升、淬炼招商能力,打好招商组合拳,整合现有招商力量,加强专业招商队伍建设,注重以商引商、点对点招商、产业链招商和智慧型招商,切实提高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成功率。
精细招商,方能有的放矢。以重特大产业项目为引领,嘉兴主动出击,精准对接,选择有投资意向的大企业、大集团进行重点联系、推介和跟踪,积极寻求双方共同的战略点和合作契机,争取重特大产业龙头项目落户,努力做到“引进一个企业、做强一个产业、形成一个集群”。落户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福田汽车零部件制造基地,将建成集智能工厂、智能生产和智能物流为一体的现代化汽车制造基地,带动嘉兴市整个汽车产业链的发展和延伸。同时发挥与沪杭同城的优势,将上海作为浙商回归的重要阵地,大力开展点对点招商,努力在当地实力客商、优质项目和优秀人才中形成声势、扩大影响,实现接轨上海与浙商回归的有机融合、互促共进。如成功科技(嘉兴)有限公司项目正是看中南湖区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创业环境,从上海迁入嘉兴科技城。在平湖临沪产业园创新建设的浙商回归产业基地,目前已有31个浙商回归项目落户,总投资41亿元。
同时加强产业链招商,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开展有针对性招商,寻找和弥补当地产业链的薄弱环节,打造产业集群优势。紧扣当前国际新兴产业发展和产业转移趋势,把新兴产业的投资动向与嘉兴的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科技储备、产业基础等比较优势结合起来,聚焦八大万亿产业和传统特色优势产业,对主攻方向、招商项目进行深入研究,大力开展建链、补链、强链,形成梯度推进、滚动实施的招引格局,将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这“两只手”的力量更好地有机结合起来,以唤来浙商的理性回归,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海宁市通过引进年产值超百亿元的晶科能源项目,带动总投资51亿元、核心区占地面积1500亩的“阳光小镇”迅速崛起;嘉善县引进了富士康电子、富通光纤、凯嘉电脑等重大项目形成了嘉善电子信息产业园;秀洲区引进了麒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打造拥有年产400万张床产能的100亿元产值的智能家居小镇,进一步壮大智能家居产业。
招商引资已经步入“产业环境主导”阶段,而特色小镇就是浙商回归大有作为的新天地,浙商回归所带来的新产业也将成为特色小镇持续发展的关键支撑。通过结合特色小镇建设,嘉兴开辟出了一条特色产业招商模式,如根据嘉善的巧克力甜蜜小镇的产业规划定位,加大特色产业招引力度,不断引进新技术、融入新功能,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产城融合发展。
一座城市的回归引力,不仅仅在于政府的主动作为,还在于回归平台的搭建,让“嘉兴”能够时刻以美好的姿态活跃在浙商们的视线里,不断传达深情款款的感召之情。依托支持浙商创业创新各类主题活动,已成功举办两届浙(禾)商大会、加快推进全面接轨上海示范区建设大会、浙江(嘉兴)商会“嘉兴行”等重大活动,大力开展项目招引,促成签约一批浙商回归重大项目。同时,还广泛依托“世界浙商大会”“浙洽会”“天下浙商家乡行”等有影响力的平台,积极开展浙商回归项目对接,扩大办会效果,提升招引实效。
招引项目,关键还要看落地、看产出。在今年重点开展的“1425”行动计划中,嘉兴市筛选100个省外重点浙商或招引项目开展针对性盯引,筛选40个已签约重点项目全力推进开工,筛选20个已开工建设重大项目,加快投产进度,全年集中举办5次主题招商活动,着力引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尤其是在15亿元以上特别重大项目和3亿元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上有更大突破。
如此多措并举,嘉兴已经构筑起浙商回归的新格局,把引资与引进人才、引进先进技术和现代管理经验相结合,全力推动了产业、总部、资本、人才科技等要素的全面回归。
一种温度:
幸福回“嘉”,优化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浙商是浙商回归的主体,也是浙商回归的落脚点和出发点。只有加强后期服务,浙商才能真正留下来,项目才能真正落地。因此,嘉兴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以“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为新信念,做好简政放权的“减法”,做强监管的“加法”和优化服务的“乘法”,以一种温度多元构建起“尊商重商亲商安商富商”的营商格局。
随着全国“放管服”改革的不断深化,以“最多跑一次”为改革契机,嘉兴各地有关部门进一步发扬热情周到的“店小二”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建立健全市、县联动的浙商服务体系,建好“浙商之家”平台,打造服务浙商的“政务超市”,让浙商幸福回“嘉”不成为一句简单的口号。并且,深化投资项目模拟制、代办制、联审制“三制联动”,实现审批流程和审批效率再优化,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腿、企业少跑路甚至不跑路。
“最多跑一次”,在嘉兴跑出了加速度,不断刷新了浙商回归的落地速度。
譬如,总投资7.2亿元的海宁火星人智能集成灶产业园项目,从项目技术改造备案到土地购买、交付、三通一平、三证办理再到建筑施工,总用时3个月,构筑“火星人”产业园项目“快速路”。
据了解,为了让更多的“金凤凰”落在嘉兴这棵“梧桐树”上, 从2012年开始,嘉兴就把浙商回归政策作为“一类政策”,突出“一条龙服务”,同时要求“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市、县两级党政“一把手”,不仅坐镇指挥,还亲自率团招商、亲自盯引项目、亲自协调问题,大大调动了各级领导干部抓浙商回归的干劲。
“全面推进 最多跑一次 改革,以改革的实际成效,提升群众、企业的真实获得感和满意度。” 嘉兴市合作交流办相关负责人如是说,“只有跑出服务加速度,才能真正留住浙商。”
9月,浙江泰亿能源有限公司热电联产项目正式开工。针对项目电力、热力生产有别于其他工业项目以及跨区域管网建设的特殊性,海宁市、镇两级积极开展提前介入、靠前指导、主动对接的服务工作,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和前期推进工作中的问题,协调推进项目建设进度,助力项目如期实施。
以今年省浙商回归“5213行动计划”为主要载体,嘉兴进一步加快推进浙商回归项目谋划盯引、落地开工、建成投产。港区引进的“国千”人才项目——博瑞德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水环境处理项目,将建成一座总规模为4.98万立方米/天的工业集中区污水处理厂,是列入“5213行动计划”的重点项目之一。为确保该项目的顺利推进,港区成立了专门的对接小组,形成项目周报制度,对项目各项推进、服务工作作出具体部署,要求相关职能部门通力协作、主动对接、协调解决。
服务重在细节。今年嘉兴还出台了《中共嘉兴市委、嘉兴市人民政府关于打造最优人才生态、促进人才优先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6个方面共计30条举措,优惠政策近100个,首次制定嘉兴市人才分层分类目录,对人才认定提出了具体标准。嘉兴不断把服务做深做细,还主动上门为浙商提供更多优质服务、增值服务,帮助解决项目投资、子女就学、生活安居等方面遇到的实际困难,营造一流营商环境,让回归浙商有更多更好的获得感。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嘉兴携手“回嘉”的浙商们,立于全省前列,领跑回归加速度,共同演绎出这座城市跨越式发展的时代强音,成为越来越多浙商的心之所向和梦之所栖。